现代交换原理思考与练习题问题详解 下载本文

文档

8. 数字多频信号如何通过数字交换网实现发送和接收的?

将多频信号以8KHz频率采样,然后进行量化和编码,得到各采样点幅值的PCM码,放进ROM中存放。当需要使用某一频率数字化多频信号时,信号音发生器连接在交换网的入线上,通过入线某些固定时隙,经交换网络分别向用户发送。 数字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数字多频信号,用数字滤波器和数字逻辑电路来实现。接收器一般接于交换网络的出线上,即下行母线上。

第四章

1. 呼叫处理过程从一个状态转移至另一个状态包括哪三种处理及其处理的内容?

1. 输入处理:

各种扫描程序都属于输入处理,如用户扫描、局间MFC信号扫描、中继占用扫描等。扫描过程发现外部事件,采集的数据是接续的依据。

2. 内部处理:

如数字分析、路由选择、通路选择等均属于内部处理。其共同特点是要通过查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与判断。

3. 输出处理:

完成话路设备驱动,如接通或释放交换网中通路 ,启动或释放某话路设备中的继电器或改变控制电位等功能。

2. 试简述用户摘机、挂机识别原理,画出其示意图。

文档

3.试说明位间隔识别周期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T位的下限应大于最长的脉冲断开时间最大值,否则会把脉冲的断当成位间

隔。 同理,T位的下限应大于最长的脉冲续时间,由于我国脉冲号码的断时间≥续的时间,故只需考虑前者。

脉冲断最大 = 1/8×3/(3+1) = 0.09375s = 93.75ms

每两个号码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以便识别两个脉冲串。其最小的间隔时间一般在300ms以上。 T位的上限应小于最小的间隔时间的一半,即小于150ms。 t断最大﹤ T﹤1/2×最小间隔时间

故T位应大于93.75ms,按时钟中断周期的整数倍取定为96ms或100ms。

最后可得: 96ms﹤ T ﹤150ms。

4. 试简述用户脉冲拨号位间隔识别原理,画出相应示意图。

识别原理:位间隔出现特点是前96ms扫描有脉冲电平变化,而本次96ms扫描没有脉冲电平变化,且用户线前次扫描结果为1。

文档

5. 试简述双音多频号码软件收号识别原理,画出相应示意图。

软件扫描的任务是定期从收号器读取输出端的数字。数字脉冲的持续时间约40ms,每个数字之间间隔最小可达100ms左右。状态端SP在数字脉冲来临时变高电平,脉冲过后恢复为低电平。数字扫描程序按约16或20ms周期扫描SP位,如连续两次读得SP为高电平,说明新的数字已到。若(这⊕前)∧前非 = 1,表示可读取输出端的数字信号。

6. 交换机的程序一般分为几种类型的级别?各采取什么方式激活? 交换机的程序一般可分为故障级、时钟级和基本级

1. 故障级程序是机器发生故障时由中断服务程序激活执行; 2. 时钟级程序是由时间表按进程调度执行;

文档

3. 基本级程序是由队列激活执行。

7. 设某程控交换机需要6种时钟级程序,它们的执行周期分别为: A程序:8ms D程序:96ms B程序:16ms E程序:96ms C程序:16ms F程序:100ms

现假设处理机字长为8 位,要求设计只用一个时间表来控制这些时钟级程序执行管理:

(1) 从能适应全部时钟级程序的周期出发,规定出该机采用的时钟中断周期。

(2) 设计出上述程序的全部启动控制表格。

(1)答:因为从所要执行的程序看,最大周期为100ms,其最大公约数为4,故时钟中断周期为4ms。

(2)答:因为最大周期为100ms,故时间表有24个单元,即24行。

文档

第五章

1. 什么是数据通信?画出数据通信简单的结构形式。

数据通信:在终端以编码方式表示信息,用脉冲形式在信道上传送的通信称数据通信。

2. 分组交换有哪两种传输方式?它们各自的特点如何?

数据报方式:这种类似报文交换方式,传输效率较高,但分组时延较大,对网络适应性强,某交换机出现故障,可以另选路径。特点:数据分组传输时延较大,分组的传输时延和传输路径有关,所以分组时延的差别较大;对网络故障的适应性强,一旦某个经由的分组交换机出现故障可以另外选择传输路径。

虚电路方式:两终端在开始传输之前,要通过网络建立逻辑上连接,每分组头指明的是虚电路标识号,分组按路径顺序通过,终端不需对分组重新排序。其特点是:通信具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呼叫释放三个阶段,对数量大的通信传输效率高。

3. 说明逻辑信道号的含义以及它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