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国大陆与台湾电影发展现状及差异原因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简析中国大陆与台湾电影发展现状及差异原因

作者:叶雯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3期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逐渐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对娱乐、大众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中国电影产业遇到一个发展的新契机。2008年台湾电影复苏。随着两岸电影的合作加强但成绩不甚理想这一现状,本文就大陆电影和台湾电影现状差异以及原因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陆电影;台湾电影;现状;差异 一、大陆电影现状 (一)电影产业呈繁荣景象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逐渐开放,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大片的引进造成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冲击。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娱乐、大众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提升,中国电影迎来发展最繁荣的一个阶段。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和规定以推动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发展。而电影作为文化产业最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自2002年中国实行电影改革,政府相关部门都出台大量的政策、文件和规定为中国电影事业发展营造相对良好的环境,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做了关于电影事业的报告,鼓励电影人多做好的电影,从而促使了2006年大量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比如《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便对电影资金增加和减少税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其次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在电影特效中的运用,给了观众新鲜的视觉刺激和享受,也相应降低电影发行成本。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投资商、制片人,是电影行业吸金能力迅速增长。这种种原因使得大陆电影产业在近些年呈现繁荣景象。就2012年来看,中国共生产各类电影893部,相比2011年791部的电影产量增加了12.8%。就产量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印度的“电影大国”。2012年中国总票房170.73亿,相比2011年131.5的票房成绩增加了30.18%。此外,在影院建设方面,去年上半年中国平均每天新增银幕2块,全年银幕总数已经过万。在新建影院和新增影厅中,90%的影院都已具备数字放映条件。 (二)影片质量遇瓶颈

即使电影产业成一片繁荣景象,也无法显示中国电影内容没有什么实质性寓意这一事实。一部电影的票房过亿其实已经不是难事。中国是电影大国,却不能称之为电影强国。商业电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技术限制没有好莱坞大片的视觉冲击力,大部分文艺电影拍不出真正触动人心的情节。即使好看的文艺电影一般都得不到票房的有力支撑而早早下线,比如《浮城谜事》《我们天上见》。中国对商业电影的定义还过于狭隘,只是限制在大投资,用大明星炮制出大场面,制作粗糙,急于赚钱而忽视了内在而使内涵显得极度空虚。自从80,90年代《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活着》《黄土地》等叫好叫座的电影之后,中国电影鲜有与观众引起共鸣的好电影。最讨巧的“商业大片”莫过于对历史的改编。中国导演借着祖宗留下来的浑厚的历史这优越的环境,把中国所传承下来的文化信手拈来,使用大阵势,大投资,集结大批人马,用上现代人得意的电脑特效,前期做足宣传工作,用“斥巨资”“宏伟史片”等字眼来吸引眼球,等观众满怀希望地掏腰包进电影院,渴望领受历史带给人的思考和中华人的身份认同,才抱怨所谓史片不过只是叫嚣的纯粹的商业电影。

而中国的导演在自我实现和商业价值的实现上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舍弃前者而选择了后者。长此以往便形成浮躁的电影现状,仅靠硬挺的资本、表象的文化用电影诠释历史。这显示出“中国电影生态环境的异化,导演历史意识空泛又单调,破碎又飘忽,和‘文明古国’身份实不相配。” (三)奇怪的电影结构

虽然2012年电影票房超过170亿,但是国外电影票房占了将近一半。中国大陆电影市场以商业电影和国外引进的好莱坞为首的大片为主,由于国外电影先进的特效技术以及精良的制作要远远强于中国电影,同档期的国内国外电影撞在一起,竞争不免残酷激烈。2011年一部《变形金刚3》就轻松卷走10亿票房,2012年一部3D版《泰坦尼克号》又轻松卷走9亿票房。若不是年末黑马《泰囧》的票房“逆袭”,我们也只能对着好莱坞的吸金能力望洋兴叹。商业电影占了电影市场的大部分,虽然国内电影数量占优,但票房仍不如好莱坞,这使得国内商业电影面临激烈市场环境。

抛开进口电影,就中国本身电影来说,市场价值也就集中在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等这些为大众熟知的导演拍的电影还有几部香港电影上。青年导演因为获得的投资相对较少而生存空间十分狭小。笔者认为,最成功的青年导演就是宁浩,他创作的“疯狂”系列小成本电影既叫好又叫座。但是“疯狂”系列也是基于对美国黑色幽默电影的模仿,而他拍出来的《黄金大劫案》让喜欢他的影迷大呼“不解”,这样一部喜剧实在反应不了他的水平。中国导演的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小成本电影生存环境严峻。小成本电影没有花哨的包装反而更接地气,更能触动人心,但是像《泰囧》《失恋33天》《钢的琴》成功案例仍然只是少数。中国电影观众都习惯去电影院寻找感官刺激,享受影院硬件带来的效果而不愿体会电影故事本身的实质和深层的思考。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独立电影和独立导演。他们不依附于电影厂,用尽量少的成本去拍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反应现实或者表达一代人内心的文艺片。这些电影大部分都有口碑,而且在国外获奖无数,却因为审查制度等原因无法在内地上映,即使上映观影者也寥寥无几。以第六代导演贾樟柯为例,他的城市三部曲被外国人赞誉,在本土却无法获得公正的上映权利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只能成为“地下电影”,真让人感到讽刺和无奈。就像贾樟柯自己所说:会觉得特别空虚,会像一个中学生一样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总之,好的电影有可能大部分观众看不到,导演理想和市场无法很好结合,这是中国奇怪的电影结构现状。 二、台湾电影现状 (一)低谷后的崛起

自90年代到2008年台湾电影一直找不到很好的定位,岛内票房甚是惨淡,也让越来越多的导演脱离本土市场而向外发展。对于不羁又有些矫情的台湾人来说,“商业”这个词远没有“理想”来得有吸引力。在台湾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时期,他们纷纷拿着自己的电影投身海外影展和比赛现场,并跻身“文艺电影导演”之列。台湾电影市场却一直被国际大片占据,本土电影没有施展空间。直到2008年,《海角七号》《花吃了那女孩》《渺渺》《爱的发声练习》《九降风》等一系列影片横空出世,才打破了这种持续了十几年的尴尬沉寂。而且这些电影都是小成本电影。就拿近两年在台湾上映的几部电影来说,《赛德克巴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翻滚吧,阿信》等都获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尤其是《那些年》在港台好评如潮,票房过亿。

(二)延续80年代以来的本土电影,小制作居多

1982年至1987年左右,台湾发起了新电影运动,全面提升了台湾电影文化品格,是台湾电影开始走向国际。这场运动以《光阴的故事》等为开端,区别于当时以“政宣”和“言情”为主流的电影作品,开始贴近现实主义风格,在隐隐之中对现实生活进行无言的批判。原因在于台湾当局对台湾的思想意识控制过于严格,只允许拍“政宣”题材电影而禁止那些放映社会问题的电影。这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感。随着台湾的逐步开放,人们纷纷转往岛外而鲜在岛内拍片公映,以至台湾电影市场几近崩溃。无奈之下,台湾当局只好解禁,放弃审查制度。

台湾本土电影就在这时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侯孝贤、杨德昌、吴念真等一批新锐导演编剧可以毫无思想控制地拍自己想要表达的电影还有对社会问题思考的电影。基调平缓而没有很强烈的矛盾冲突,正是表现时下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台湾政府每年都会出资扶持一批青年导演拍想拍的电影,所以台湾电影很本土化,接地气又受资金限制多为小成本制作电影。直到现在,台湾电影都有这些特点。 三、两地电影现状差异原因 (一)审查制度不同

中国大陆电影市场对投资者来说充满吸引力,所以大陆上映的电影多商业性,娱乐性,给受众最大的视觉刺激等浮于表面的感受。由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票房不好的电影都被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