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1、游离龈、附着龈、龈乳头 2、下前牙 上颌第一磨牙 3、牙菌斑生物膜 4、软垢指数 牙石指数

5、抗癫痫药物 免疫抑制剂 钙通道阻滞剂 6、第一恒磨牙 上下切牙 伴放线聚集杆菌 7、机械性 化学性方法 8、<15°

9、水平切口 纵形切口 保留龈乳头切口 名词解释

1、附着丧失(1分):正常健康的牙龈的龈沟探诊深度不超过2~3mm,此时结合上皮位于釉牙骨界处。(1分)当有牙周袋形成时,探诊深度超过3mm,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也就是发生了附着丧失,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1分)上皮附着在根面的附着位置距釉牙骨质界的距离,称附着丧失。当同时伴有牙龈的增生时,附着丧失的量为探诊深度减去龈缘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1分)。当发生牙周组织的萎缩,此时釉牙骨质界暴露于口腔中,附着丧失的量为探诊深度加上龈缘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1分)。

2、引导性组织再生术(1分):是在牙周组织中利用模性材料为屏障(1分),阻挡牙龈上皮在愈合过程中沿根面生长,阻挡牙龈结缔组织与根面接触(1分),引导具有形成新附着能力的牙周膜细胞优先占领根面,形成新附着的方法(2分)。 3、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 :龈沟底(结合上皮的冠方)到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称为生物学宽度2mm±.

4、牙周生态系(periodontal ecosystem):牙周正常菌群间以及与宿主牙周组织间的相互作用 论述

1、

全身促进因素: 1)遗传因素

2)性激素

3)吸烟

4)有关的系统病:糖尿病、艾滋病、骨质疏松症、精神压力: 局部促进因素:1)牙石 2)解剖因素 3)食物嵌塞

4)牙齿位置异常、拥挤、错合畸形 5)合创伤

6)不良习惯:磨牙症、咬粗硬物品、单侧咀嚼习惯、不良刷牙习惯、口呼吸:牙

7)医源性因素:不良修复体、不良的局部义齿、不良的正畸治疗:、其他:化学、物理损伤 8)牙齿着色

2、答: 1、选磨法:1)重建或调整边缘嵴 2)重建食物溢出沟 3)恢复牙尖的生理外形 4)加大外展隙

2、充填或冠修复:1)邻合面充填

2)全冠或连冠修复

3、拔牙

4、正畸

5、修复缺失牙

3、答:1)牙髓、根尖周病引起牙周病变: 特点:a、牙髓活力无或异常

b、牙周病变局限于个别牙

c、患牙牙周呈烧瓶形骨破坏,邻牙正常 2)牙周病变引起牙髓病变:

a、逆行性牙髓炎:牙周袋深达根尖区、龈退缩、松动Ⅱ°以上、典型的牙髓炎症状

b、长期牙周病变慢性刺激导致慢性牙髓炎症或变性等以及牙周治疗对牙髓的影响

3)牙周病变与牙髓病变并存 治疗原则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彻底消除感染源

(1)牙髓病引起牙周病:清除牙髓感染源→清除牙周袋感染→完善的牙周治疗

(2)牙周病是否引起牙髓病:

A、如未引起可只进行牙周治疗

b、如牙周袋深,牙髓活力迟钝或无者,牙周牙髓联合治疗 (3)逆行性牙髓炎:牙髓治疗结合牙周治疗,如松动较轻,可截根留牙,若在Ⅲ度以上,则需拔牙

4、答:①通常将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称为生物学宽度(2分),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约2mm(2分)。

②由于存在生物学宽度,因此,龈沟或牙周袋底与牙槽嵴顶的间的距离保持不变(1分)。临床上因龈下根面龋,冠根折不利于义齿修复而需延长临床牙冠时,可以通过手术去除牙槽骨(2分)。去除的骨量,不仅应该考虑义齿修复后的临床牙冠长度,正常龈沟深度(1分),还必须预留生物学宽度的距离,使手术后牙槽嵴顶至牙冠边缘的距离足够,这样才能保证牙龈的健康(2分)。

1、结缔组织细胞 Malassez上皮剩余细胞 防御细胞 与神经血管相关的细胞 2、0.15-0.38

3、束紧游离龈,使其与游离龈紧贴 保持牙龈必要的硬度,使其承受咀嚼压力 使游离龈与牙骨质及相邻的附着龈相连

4、釉质区 病变的牙骨质区 上皮附着区 结缔组织区 牙龈上皮区 牙龈结缔组织区 骨缺损区

5、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塞坦氏菌、

6、牙髓、根尖周病引起牙周病变、牙周病变引起牙髓病变、牙周病变与牙髓病变并存

7、改良握笔 中指与无名指紧贴一起共同作 名词解释

1、附着丧失(1分):正常健康的牙龈的龈沟探诊深度不超过2~3mm,此时结合上皮位于釉牙骨界处。(1分)当有牙周袋形成时,探诊深度超过3mm,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也就是发生了附着丧失,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1分)上皮附着在根面的附着位置距釉牙骨质界的距离,称附着丧失。当同时伴有牙龈的增生时,附着丧失的量为探诊深度减去龈缘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1分)。当发生牙周组织的萎缩,此时釉牙骨质界暴露于口腔中,附着丧失的量为探诊深度加上龈缘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