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强 高中历史i听评课记录 下载本文

听评课记录

主要教学过程与方法(不够可附页): 主要教学过程与方法(不够可附页): 听课日期 听课课时 科目/章节/课题 导入新课: 2018年9月6日 1课时 听课班级 授课教师 分析与建议 分析与建议 高二(15)班 刘志强 老师 历史 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指导学生阅读导言,提问:如果你是古代的人,你敢挑战孔孟权威 吗?甚至敢把九五至尊的皇帝批得狗血淋头吗? 设问使学生的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注意力回归课堂。 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 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 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 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 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 新焕发了生机。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通过回忆复习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 必修一和必修二的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盛极而衰; 相关内容,介绍明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清儒学活跃的背3、阶级上,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景。 4、思想上,程朱理学依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认识:经济是基础,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 济的反映。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建议:为了使1. 生平(1527-1602) 同学们更清晰明2. 著作《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等 了,更为直观的理 解,应列表格,加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李贽12岁开始作文,反对孔子以说明。 把种田人看成“小人”。26岁中举人 。30岁至45岁为官,先后任 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 北京礼部司务、 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补充材料,介绍李(1588年)夏天又剃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贽生平。 端”、“邪说”。李贽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 “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面身不可辱”。 1602年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贽,并 焚毁他的著作。李贽入狱后,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 1

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于是愤而以剃刀自刎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阳为道学,行若猪狗。——《焚书?何心隐论》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焚书?答邓石阳》

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认为穿衣吃饭便是人伦物理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书》

不必须等待从孔子那里取得知识之后才算完满,如果必须等待从孔子那取得知识成为完满,那么千年以前没有孔子,那时的人始终不能够成为人吗? 否定孔子的权威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 抨击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 3. (归纳)观点(重点)

(1)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和个性的发展。

(3)抨击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 4. 评价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 黄宗羲简介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浙江宁波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以后加人复社,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拒绝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

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清三先生(或清初三大儒)。 2、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2

通过材料,由学生阅读归纳李贽的观点。锻炼论从史出的能力。

回归教材,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并归纳总结,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材料,由学生阅读归纳黄宗羲的观点。锻炼论从史出的能力。

“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 反对君主专制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农工商皆本

归纳:观点(重点)

(1)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2)农工商皆本 3. 评价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生平(1613-1682)时人尊称为“亭林先生” 2、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学识渊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等都有研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朝廷多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理学之穷。

阅读材料,总结顾炎武的思想观点

材料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日知录》 佛教语,所谓“明心见性”,就是明白自家的“本心”,见到自家的“本性”。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个“性”就是佛性。能否成佛,关键在于能否悟“本心”、“本性”的真面目。悟到这个真面目,即使普通人也能成佛,悟不到这个道理,即使佛也变成了普通人。佛与凡夫本无差别,只在“迷”、“悟”之间。 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决现实问题) 何谓“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材料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

补充材料,介绍李贽生平。

通过材料,由学生阅读归纳黄宗羲的观点。锻炼论从史出,史料实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