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动力学》习题集 下载本文

测孔。含水层厚52.20m,渗透系数为11.12m/d。试求井内水位降深为6.61m,观测孔水位降深为0.78m时的抽水井流量。

2. 在厚度为27.50m的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口抽水井和两个观测孔。已知渗透系数为34m/d,抽水时,距抽水井50m处观测孔的水位降深为0.30m,110m处观测孔的水位降深为0.16m。试求抽水井的流量。

3. 某潜水含水层中的抽水井,直径为200mm,引用影响半径为100m,含水层厚度为20m,当抽水量为273m3/d时,稳定水位降深为2m。试求当水位降深为5m时,未来直径为400mm的生产井的涌水量。

4. 设在某潜水含水层中有一口抽水井,含水层厚度44m,渗透系数为0.265m/h,两观测孔距抽水井的距离为r1=50m,r2=100m,抽水时相应水位降深为s1=4m,s2=1m。试求抽水井的流量。

5. 在某潜水含水层有一口抽水井和一个观测孔。设抽水量Q=600m3/d.,含水层厚度H0=12.50m,井内水位hw=10m,观测孔水位h=12.26m,观测孔距抽水井r=60m,抽水井半径rw=0.076m和引用影响半径R0=130m。试求:(1)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2)sw=4m时的抽水井流量Q;(3)sw=4m时,距抽水井10m,20m,30m,50m,60m和100m处的水位h。

6. 设承压含水层厚13.50m,初始水位为20m,有一口半径为0.06m的抽水井分布在含水层中。当以1080m3/d流量抽水时,抽水井的稳定水位为17.35m,影响半径为175m。试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7. 在某承压含水层中抽水,同时对临近的两个观测孔进行观测,观测记录见表3—1。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含水层的导水系数。

表3—1 含水层厚度 (m) 18.50 抽水井 半径 (m) 0.1015 水位 (m) 20.65 流量 (m3/d) 67.20 至抽水井距离(m) r1 2 r2 25 H1 21.12 观测孔 水位(m) H2 22.05 8. 在潜水含水层中有一口抽水井和两个观测孔.请根据表3—2给出的抽水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表3—2 类别 井的性质 抽水井 至抽水井中心距离 (m) 0.1015 水位 (m) 6.40 抽水井流量 (m3/d) 66.48 13

观测孔1 观测孔2 2.10 6.10 8.68 9.21 — —

9. 在河谩滩阶地的冲积砂层中大了一口抽水井和一个观测孔。已知初始潜水位为14.69m,水位观测资料列于表3—3,请据此计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平均值。

表3—3 类别 井的 性质 抽水井 观测孔 至抽水井中心距 离 (m) 0.15 12.00 第一次降深 水位 (m) 13.32 13.77 流量 (m3/d) 320.40 —— 第二次降深 水位 (m) 12.90 13.57 流量 (m3/d) 456.80 —— 第三次降深 水位 (m) 12.39 13.16 流量 (m3/d) 506.00 —— 10. 试利用某河谷潜水含水层的抽水试验资料(见表3—4)计算抽水井的引用影响半径。

见表3—4 含水层 厚度 (m) 12.00 半径 (m) 0.10 抽水井 水位降深(m) 3.12 流量 (m3/d) 1512.00 观测孔 至抽水井距离(m) r1 44.00 r2 74.00 水位降深(m) s1 0.12 s2 0.065 11. 表3—5给出了某承压含水层稳定流抽水的水位降深观测资料,试利用这些资料用图解法确定引用影响半径。

表3—5

观测孔号 至抽水井距离(m) 水位降深(m) 1 16.60 0.365 2 37.13 0.283 3 71.83 0.202 4 115.13 0.170 5 185.58 0.115 6 294.83 0.110 12. 在承压含水层中做注水试验。设注水井半径为0.127m,含水层厚16m,渗透系数为8m/d,引用影响半径为80m,初始水位为20m,注水后水位又生高5m,试求注入井中的水量。

13. 有一口井从越流承压含水层中抽水直至出现稳定状态。已知抽水量为200m3/h,主含水层厚50m,渗透系数为10.42m/d,弱透水层厚3m,渗透系数为0.10m/d。设在抽水期间上覆潜水含水层水位不下降。试求:(1)距抽水井50m处观测孔的水位降深;(2)抽水井流量的百分之几是来自以井为中心,半径为250m范围内的越流量?

14. 在某越流含水层中有一口抽水井。已知: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为3606.70m2/d,越流因素为1000m。试求以定流量Q=453m3/d抽水时,距抽水井10m,20m,40m和100m处的稳定水位降深。

14

15. 在某承压含水层中做多降深抽水试验,获得表3-6的数据。试确定当水位降深为8m时的抽水井流量。

表3-6

降深次数 水位降深(m) 流量(m3/h) 1 1.50 88 2 3.00 144 3 4.50 189 4 6.00 228 16. 在某承压含水层中做三次不同降深的稳定流抽水试验。已知含水层厚16.50m,影响半径为1000m,且当以511.50m3/d的流量抽水时,距抽水井50m处观测孔水位降深为0.67m。试根据表3-7确定抽水井的井损和有效井半径。

表3-7 降深次数 1 2 3 Q (m3/d) 320.54 421.63 511.50 St,w (m) 1.08 1.55 1.90 St,w/Q (d/m2) 3.37×10-3 3.68×10-3 3.71×10-3 17. 在北方某厚度为30m的承压含水层中做多降深大流量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一定时间后,井附近出现紊流运动。已知影响半径为950m,当4173时,离井87m处观测孔稳定水位降深为0.23。试验数据见表3-8。试确定抽水时的井损及有效井半径。

表3-8 降深次数 1 2 3 Q (m3/d) 11145 7465 4173 St,w (m) 3.62 2.06 0.98 St,w/Q (d/m2) 3.25×10-4 2.76×10-4 2.35×10-4 第四章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一、填空题

1. 泰斯公式的适用条件中含水层为____________的承压含水层;天然水力坡度近为_______;抽水井为______________,井流量为_________;水流为_____________。

2. 泰斯公式所反映的降速变化规律为:抽水初期水头降速__________,当时达_________,而后又________,最后趋于_________。

3. 在非稳定井流中,通过任一断面的流量____________,而沿着地下水流向流量是_______。

15

4. 在泰斯井流中,渗流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_______,当近_________。

时渗流速度就非常接

5. 定降深井流公式反映了抽水期间井中水位___________,而井外水位_________,井流量随时间延续而___________的井流规律。

6. 潜水非稳定井流与承压井流比较,主要不同点有三点:⑴导水系数是__________;⑵当降深较大时___________不可忽略;⑶从含水层中抽出的水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

7. 博尔顿第一模型主要是考虑了____________;第二模型主要考虑了_________。

二、判断题

1. 在泰斯井流中,无论是抽水初期还是后期各处的水头降速都不相等。( ) 2. 根据泰斯井流条件可知,抽取的地下水完全是消耗含水层的弹性贮量。( ) 3. 在非稳定井流中,沿流向断面流量逐渐增大,因为沿途不断得到弹性释放量的补给,或者是由于沿流向水力坡度不断增大的缘故。( )

4. 泰斯井流的后期任一点的渗透速度时时都相等。( )

5. 泰斯井流后期的似稳定流,实际上是指水位仍在下降,但水位降速在一定范围内处处相等的井流。( )

6. 泰斯井流的影响范围随出水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扩大。( )

7. 基岩中的裂隙水一般都是埋藏在已经固结岩石中的节理、裂隙和断层中,因此,根据含水层的弹性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泰斯公式,对基岩裂隙水地区的水文地质计算是不适用的。( )

8. 可以这样说,当泰斯公式简化为雅可布公式时,则表明井流内各点的渗透速度已由不稳定而转变为稳定。( )

9. 在进行非稳定流抽水时,无论井流量如何变化,都可将其概化成阶梯形流量后,再使用定流量的泰斯公式计算。( )

10. 使用阶梯流量公式时,要求计算时间必须是连续的。( ) 11. 水位恢复公式实际上是具有两个阶梯的阶梯流量公式。( )

12. 配线法和直线法比较起来,前者比后者更能充分的利用抽水试验资料。( ) 13. 配线法求参数的随意性在距抽水井越近的观测孔中表现越大。( )

14. 在抽水试验时,往往主孔中的动水位不易观测,如果能观测到的话,则求参数时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