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一不是归真达本,明心见性的法。一一都是真,是本,是心,是性。因此《楞严》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都视为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妙真如性,含育生佛,包括空有,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见文钞正编复海曙师书)。
如此说来,无一法不是佛法,也无一人不是佛。无奈众生,犹如宝珠就缝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却一点也不知道;身上藏着宝贝却还在四处乞讨,冤枉遭受穷困的命运。用如来的心,造作众生的业,对世出世间一切原本就清静寂灭的万法妄加分别,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追溯佛教东来,慧远大师就以念佛为宗。开始与同修慧永,想要去罗浮,被道安法师留住,永公就一人先去了。到浔阳,刺史陶范景仰道风,就创建了西林寺让永公住在那里,当时是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丁丑年。到太元九年甲申,远公才来庐山。开始住在西林寺,后来,因为同修的伙伴越来越多,西林寺窄小已经住不下了,刺史桓伊就为他在庐山以东建寺,叫做东林寺。
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远公就与僧俗一百二十三人,结莲社念佛,求生西方。让刘遗民作文铭刻于石,以表明念佛的志向。这时慧永法师,也加入进来了。永公居住在西林,在峰顶另外建立茅棚,经常去那里静坐禅思。到茅棚的人,都能闻到一种特别的香气,因此就把那里叫做香谷,这样看来永公的境界也可想而知了。当远公刚开始结社的时候,即有一百二十三人,都是法门龙象,儒宗泰斗。因为远公的道风远近闻名,所以大家都群趋而至。如果总结一下远公一生,三十多年之内,进入莲社而修净业,蒙接引而得往生的人,就多得数不胜数了。
自他以后如昙鸾,智者,道绰,善导,清凉,永明等诸位大师,没有不以此净土法门来自行化他的。昙鸾著《往生论注》,妙绝古今。智者作《十疑论》,极陈得失。著《观经疏》,深明谛观。道绰讲净土三经,近二百遍。善导疏净土三经,力劝专修。清凉注疏《行愿品》,发挥究竟成佛之道。永明说《四料简》,直指即生了脱之法。自古以来诸宗高人,无不归心净土。
只有禅宗诸师,专门致力于密修,很少有人阐明净土法门。自永明大师倡导修净以后,禅宗大德都纷纷开坛演教,恳切劝大众修持净土了。故死心新禅师在他的《劝修净土文》中说:“弥陀很容易念,净土很容易生。”又说:“参禅人正好念佛。根机如果愚钝,担心今生不能大悟,就暂且先借弥陀愿力,接引往生。”又说:“你如果念佛,却生不了净土,老僧当堕拔舌地狱。”
真歇了禅师在《净土说》中告诫我们:“洞下一宗,都注重密修念佛,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凭借念佛法门,可以走修行捷径,正是按《大藏》所说,接上上根器,兼收中下根器。”又说:“宗门内的高僧大德,已悟不空不有之法,仍立志孜孜不倦专修净业,这难道不是说明修净业见佛,比宗门要简单的多吗?”又说:“不管是佛是祖,还是在教在禅,都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都能证入。”长芦赜禅师,结莲华胜会,广劝僧俗,念佛往生,曾感动普贤,普慧二位菩萨,在他的梦中要求加入这次殊胜的法会,禅师因此就以二菩萨为会首。足见此法,契理契机,诸圣都在暗中赞叹啊。
宋太,真二宗时期,省常法师在浙江昭庆做住持,追慕庐山远公的道风,结净行社;王旦(文正公),首先归依,为之倡导。一切大小官吏,学士大夫,自称弟子而加入净社的,有一百二十多人,加入的沙门有数千,而普通百姓就不计其数了。后有潞公文彦博,历任仁,英,神,哲四朝的官员,出入将相五十多年,官至太师,封潞国公。他平生笃信佛法,晚年向道更加用力,专念阿弥陀佛,晨
夕行坐,从来没有松懈。与净严法师,在京师结十万人求生净土会,一时士大夫多随从而感化。有歌颂他的人说:“知君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自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寿至九十二岁,念佛而逝。
元,明时期,则有中峰,天如,楚石,妙叶等大师,或作诗歌,或为论辩,无不极力弘扬这个契理契机,上下通达的念佛法门。而莲池,幽溪和蕅益大师,尤其真挚诚恳。清朝有梵天寺的思齐,省庵法师,红螺山彻悟禅师,他们也极力弘扬此道。梵天的《劝发菩提心文》,红螺的《示众法语》,都可以继往圣,开来学,惊天地,动鬼神。学者果然能够信受奉行,有谁不会离开娑婆,高登极乐,为弥陀的弟子,作莲池海会的良朋呢?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在大历二年,住在衡州云峰寺,在他的粥钵中,屡次出现圣境,不知是何处名山。有曾经到过五台的人,说一定是五台山。大师于是就前往朝拜五台山。大历五年,到了五台县,看见远处有一道白光,大师说跟着白光往前找,到了大圣竹林寺。大师进入寺内,到讲堂,看见文殊菩萨在西,普贤菩萨在东,靠着狮子座,演说深妙佛法。大师顶礼二圣,问道:“末代凡夫,离开正法时代已经很久,智慧和根基都转劣了,污垢和业障也更深了,佛性没有办法显现。佛法浩瀚无边,不知道修行哪一个法门,最为切要?只愿大圣,消除我的疑问。”文殊说道:“你现在念佛,正是时候。各种修行法门,没有超过念佛的,此外要供养三宝,福慧双修。这两件事情,最为重要。为什么呢?我在过去,因观佛的缘故,因念佛的缘故,因供养的缘故,今天得到了一切种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你应当常念无上法王,使这个念头不要停息。”
大师又问:“应当念何佛?”文殊说:“这个世界的西方,有阿弥陀佛,此佛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连续念阿弥陀佛,使这个念头从无间断。命终之后,一定往生,从此永不退转。”说完这些话,两位大圣,各各舒展金手,按摩大师的头顶,为他授记,说:“你因为念佛的缘故,不久就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希望快成佛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念佛,如此就能速证无上菩提。”说完,两位大圣互说偈语。大师听完后,欢喜踊跃,疑问尽除。这就是法照大师亲到竹林圣寺蒙两位大圣开示的经过。五台是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文殊就是七佛之师。他说,他在过去,因观佛,念佛的缘故,得到了今天的一切种智。因此,一切诸法,般若波罗密,最深禅定,以至于一切诸佛,都从念佛而生。过去诸佛,尚且由念佛而生,何况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藐视念佛,不肯修行,却想要马上超越轮回直入如来境界,殊不知这样正是步五祖戒,草堂清的后尘,其结局还赶不上他们呢!
极乐世界,没有女人。女人和畜生,往生到那个世界,都是童男的样子,在莲花中化生。一从莲花中出生,就与极乐世界的其他人一模一样,不是先小而后渐渐长大。那个世界的人,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造业的事,并且往生到那个世界非常容易,因为是凭借佛的慈力,只要以念佛为因。往生到那儿后,见佛闻法,必定圆成佛道。十方世界,只有这个法最为超胜;一切修持法门,只有这个法最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
你发愿要建立露地学校,露地莲社,以方便弘扬净土法门,然而这种方式却又不如随地随缘地劝人念佛更加方便易行。上而清庙明堂,下而水边林下,只要看到可劝的人,就应当劝他念佛。文潞公发十万人念佛求生西方的愿,以结莲社,我说一人以至于无量的人,都应当劝他念佛,使他往生西方,何必限定在十万人这个数量上呢?
第二章 生信与发愿
一、示真信切愿 导读
所说这个“信”字,即必须相信娑婆世界实实在在是苦,极乐世界实实在在是乐。因为我们要相信佛不会说假话。从理上说,净心必定有净土,所以阿弥陀佛必定能够以清净心成就极乐世界。同样道理,娑婆世界众生因为是污浊的心,所以就只能产生污浊的世界,也就不可能有快乐。既然我们这个世界是苦,极乐世界是乐,那么我们就应该欣然向往往生净土,发出真实的愿望来。
所说的这个“信”字,即必须相信娑婆世界实实在在是苦,极乐世界实实在在是乐。娑婆世界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八种苦,无论是富贵到了顶点,还是卑贱到了乞丐地步的人,都会有。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仔细思考自然知道,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第八“五阴炽盛苦”,是指现在起心动念以及身口意的一切行为,这一切都是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不能解脱。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一切存在,对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起惑造业;如大火那样炽烈,不能止息,所以叫做“炽盛”。另外,“阴”是覆盖的意思,音和义都与“荫”同。因为这五阴存在,覆盖了真性,使其不能显现。如浓云遮蔽了太阳,虽然对于太阳的光辉,没有一点损失,但是因为乌云障蔽的缘故,大地就得不到太阳的光照了。凡夫未断惑业,被此五阴障蔽,真如本性的智慧,不能显现,也是这样一个道理。这第八苦,是一切诸苦的根本。
修道之人,禅定力深,对于六尘境界,没有一点执著,不起憎爱。如果在此基础上更加精进用功修行,进而证得无生,那么惑业就全尽了,斩断了生死轮回的根本。可这种功夫,太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即得往生,则莲花化生,没有出生的痛苦。全是清一色的童男相,寿命等同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字都不存在,何况还有其实吗?
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都在演说法音。随自己的根性,由听闻而各有所证。爱的执著都一点没有了,何况还有怨吗?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都是七宝所成,不用人力去建造,都是自动化现。把娑婆的七苦,转变成了七乐。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用离开自己所处的地方,就能在一念中,周游十方诸佛世界,作各种佛事,上求下化。
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但都能契合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所以经上说,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没有一点疑惑,才叫做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乱加猜测,说净土种种不可思议殊胜微妙庄严,都是寓言和神话,譬如心中所想,并非有实境。如果有这种邪知谬见,便失去往生净土的实际利益。危害很大,不可不知!
弥陀为众生发起广大愿行,接引众生往生成佛。我却违背了弥陀的行愿,因此长劫以来总是在六道中轮回,永作众生。要知道弥陀是我心中的佛,我是弥陀心中的众生。心虽然是一个,可凡圣却有天壤之别,这都是因为我一向迷惑颠倒,背离真心所致。有这样的信心,才可称之为真信。在这个信心的基础上,发今生一定要往生西方的愿,实行决定念佛的行动,这样才可以说是深入净宗的法界了,
才能在一生中办成了脱生死的大事,马上超越凡夫身直入如来境界,如母子相会,永远享受天伦之乐了。
念佛一事,最重要的在于摆脱生死轮回。既然是为了出离生死轮回,就要对生死轮回的痛苦,自然产生厌离心,对西方的快乐,自然产生欣喜向往的心。如此则信愿二法,当下一念中就圆融具足了。再加以志诚恳切,如子忆母而念佛,则佛力,法力,自心信愿功德力,三法圆融而显露。犹如太阳挂在天空,即使有浓霜厚冰,不久也会溶化。
《阿弥陀经》说:“从我们这个世界向西,经过十万亿佛土,有一个世界,名字叫做极乐。那个世界有一位佛,名字叫做阿弥陀,现在正在说法。”又说:“那个世界为什么名叫极乐呢?因为那个国家的众生,没有一切痛苦,只有各种快乐,所以名叫极乐。”极乐世界没有一切痛苦,只是享受各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所成就庄严的。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则具足三苦,八苦,无法计算的各种苦,没有一点快乐,所以名叫娑婆世界。梵语“娑婆”,翻译成中文就是“堪忍”的意思,说其中的众生,堪能忍受这一切痛苦。
然而这个世界,似乎并非没有快乐,但是所有看似快乐的事情,实际上大多数都是苦事,只是众生愚昧,反以为乐。例如贪酒好色,打猎赌博等,哪一样是真正的快乐?一班愚夫,执著不舍,乐以忘疲,确实是足以令人怜愍的人。即使是真正快乐的事,也难以长久。例如父母都健在,兄弟也没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可这种事就能长久吗?乐境一过,悲心续起。所以,说娑婆世界其实没有一点快乐,并非是说得过分了。这个世界的痛苦,没法说尽,以三苦,八苦,包括无遗。
三苦就是:一、苦是苦苦,二、乐是坏苦,三、不苦不乐是行苦。“苦苦”的意思,是说我们的五阴身心,体性逼近,故名为苦;又加以长久受生老病死等苦,故名苦苦。“坏苦”的意思,是说世间何事,能得久长?太阳到了中午就会西斜,月亮过了十五就开始亏缺,天道都是这样,何况人事?快乐之境才刚出现,痛苦之境就已来临,当乐境坏灭的时候,苦不堪言,所以把乐叫做坏苦。“行苦”的意思是,虽不苦不乐,似乎适宜,然而这样的情形也是变化无常,不能长久保持,所以叫做行苦。此三苦就将所有的苦概况无余了。
八苦的意思,经书中有详细讲述。若知此界的痛苦,则厌离娑婆的心,油然而生;若知西方的快乐,则欣求极乐的念头,必定欣然而起。因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培植往生的基础;再加上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则可出此娑婆,往生极乐,作弥陀的真子,莲池海会的良朋了。
肇法师说:“天地之内,宇宙之间,其中有一宝,就隐蔽在我们的肉身之内。”这句话是针对未悟未证的人来说的。实际上此宝包括虚空一切,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没有尽头,横贯古今,时常显露。正所谓:“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这难道不可悲吗?唯我释迦世尊一人,亲得受用。其他一切众生,从这一劫到那一劫,只是依靠此宝威神之力,起惑造业,轮回六道,没有出来的日子。犹如盲人,亲登宝山,不但不能受用,反而被它伤害。
因此世尊,随顺机宜,为之开示,要使大家各各就路回家。于六根,六尘,六识,七大等任一境缘之上,以般若智慧微密观照,这样就有希望亲见此宝。然而,具有般若的智照,当下就五蕴尽空,苦厄尽除的人,虽然也大有其人,可并非末世钝根众生所能做到的。于是佛就说了一个特别法门,希望上中下根,同在一生中,得到其中的实际利益。这就是让一切众生以深信切愿,专念阿弥陀佛圣
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久而久之使众生业识心,熏成如来秘密藏。则由三昧宝,证实相宝,到这时才知此宝,遍满法界。然后就会发大菩提心,再以此宝,广施一切众生。因此自佛开此法门以来,一切菩萨,祖师,善知识,都遵行此法。因为具足自,他二力,比专靠自力解脱的法门,其中难易有天壤之别。
我们果然能够具有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大势至菩萨反念念自性”,“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通达于果海,果涵融于因源。有缘遇到这个法门的人,千万不要忽视。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磐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二、劝祛疑生信 导读
佛陀教我们念佛求生西方,目的是要我们凭借阿弥陀佛的大慈悲愿力,也能够一同受用此不生不灭的快乐。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身体是莲花化生,无生老病死之苦;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称性功德所现的世界,所以没有成住坏空的变化。这个道理,即使圣人也有所不知,何况我们凡夫以世间的生灭之法去推断它进而怀疑它呢?所有一切众生只要用阿弥陀佛的心换取自己的心,就一定能够往生净土。
世间所有之物,如根身,世界,都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别业所感招,都有成坏,都不久长。身体则有生,老,病,死,世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指的就是这个事实。因为在因地既然有生灭,那么在果地也就不可能没有生灭了。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彻底证到自心本具的佛性后,随心所现的不可思议称性庄严的世界,所以它的快乐就没有穷尽的时候。譬如虚空宽廓广大,包含一切,森罗万象。世界虽然每每形成而后又每每毁灭,而虚空毕竟无所增减。
若以我们这个世间的快乐,论说极乐世界的快乐是很难的。因为极乐世界的快乐,你没有见到。虚空你虽不能全见,但是我们这个天地之间的虚空,你曾见过改变吗?须知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故佛教我们念佛求生西方,目的是要我们凭借阿弥陀佛的大慈悲愿力,也能够一同受用此不生不灭的快乐。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身体是莲花化生,无生老病死之苦;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称性功德所现的世界,所以没有成住坏空之变。这个道理,即使圣人也有所不知,何况我们凡夫以世间的生灭之法去推断它进而怀疑它呢?
其余法门,小的则大根不须修,大的则小根不能修。只有这个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从上来说,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从下来说,五逆,十恶,造阿鼻地狱罪的人,也可以加入其中。假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想要即生了生脱死,便绝无希望了。然而,因为此法门如此广大,而其修法又极其简易,所以,如果不是前世有净土善根的人,便难确信无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都有怀疑。不但二乘不信,权位菩萨,也还有怀疑。
唯独大乘深位菩萨,才能彻底承当,确信无疑。(确实是因为这个法门,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全体都是佛境界。只有佛与佛,才能明白底细,不是一般人智慧所能理解的。见文钞正编《龙舒净土文》序。)能于此法深生信心,即使是具足烦恼的凡夫,他的种性也已经超越二乘之上了。因为以信愿持佛名号,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觉海,故能暗中与佛智相通,暗合道妙。想要讲清楚净土修法,如果不简略陈述诸法靠自力了脱生死的困难,此法靠佛力往生的容易,则学人不是疑法,便是疑自己。如果有一丝一毫的疑心,就会因疑成障,且不说不修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