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辩论 下载本文

各位好,我是王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先解释一下我的辩论吧,我是二三四辩都打的全能型选手,我们队里的习惯也是不固定辩位,这点我也跟你们说过,不过个人认为最强是打四辩。带我打辩论的学长呢,是台湾的,奥瑞刚制政策辩的比赛我接触的会比较多,但是因为跟省赛的差距太大,所以有兴趣的可以私下找我。学长姐们学的是执中学长和渐彪学长,所以我的感悟与这二位有关的也会比较多。

我先来介绍几位学长和几个赛事吧,我觉得作为打辩论的人还是有必要接触了解的。

国内国际比较著名的赛事,像国际大专辩论赛(现在好像是叫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珠海赛)、全国大专辩论赛、海峡赛(也叫两岸杯,全称好像是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交流赛)、台湾的高中和大学的精英杯、大政杯、大法杯、大马星辩(全称好像是马来西亚星辩国际华语辩论公开赛)、亚精(亚洲精英杯中学生华语辩论邀请赛),还有北大的那个中学生辩论邀请赛(这个是美式辩论,你们之后可能会打,赛制个人认为是比较棒的)。这些差不多可以算是辩论最高水准的赛事,也都办了好多届(北大除外啊,我高二那年是第一届),出了无数位辩论的牛人前辈,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百度一下了解这些赛事,也可以看一下这些比赛决赛半决赛的视频。

几位辩论的前辈,蒋昌建、周玄毅、路一鸣、胡渐彪(他是马来西亚的)、马薇薇、刘京京,台湾的黄执中、张哲耀等,大多是从两岸杯或者国辩脱颖而出的最佳辩手,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风格,可

-可编辑修改-

以算是华语辩坛的开山宗师了吧。其中渐彪学长是逻辑强、攻防搏击;执中学长是政策辩和著名的瘦身打法(结辩要升价值的话可以学一下)、微微学姐是“温柔一刀”吐槽犀利博彩能力强、京京学长自由辩是典型的短打、快攻手,自由辩说话时间非常短,抓点准确,哲耀学长的小结很棒。学我们其实不如学他们,因为我们学的也是他们,所以觉得自己想固定打什么辩位或者用什么方式打的,可以多看一下这些学长姐的比赛。

好啦,下面也说一点我自己的东西。

我举一个辩题的例子吧,说一下我们队里从拿到辩题到比赛结束的整个环节。我们是以周为准备单位的,一场比赛的准备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周,只短不长。周日晚拿到辩题,下个周日的上午或者下午打比赛。新生赛半决赛输的一道题目,影视作品中的方言倾向值不值得提倡。

周一,查定义。什么叫做影视作品?电影or电视剧?什么是方言?什么叫做倾向?值得是什么意思,与应不应该、可不可以、能不能这些究竟有什么区别?提倡是什么意思?

定义是一个很容易在场上从头纠结到位的东西,因为大部分人都会把定义作为自己防守的堡垒,对方有什么打痛你的地方,你都可以说我方定义并不是这样,这种定义保护确实会让你之后的论点看起来更合理也更好推进,但是容易跳战场,比赛混乱,全场纠结在这儿,导致比赛推进不下去,评委也会觉得没有打出实质性的东西或者乱,在这种时候可能有些你已经打出来的点会因为这种混乱而被评委忽

-可编辑修改-

略,影响最后评判的分数。所以我们通常的策略是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东西出来,然后把这一部分的讨论切割掉,当然前提是,这场比赛定义对双方而言并不是主要交锋点。比如,性与爱应不应该分离,这一场比赛,即使双方全场都在争爱和分离的定义,也是可以的,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点。

周二,讨论并细化定义。比如说影视作品有什么特点或者什么分类;方言与普通话到底有什么区别,是使用人群使用环境使用频率的区别还是什么文化内涵表现情感的差异;倾向的表现,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称一种行为叫做有倾向,什么事情我们说它是值得做的,类比;提倡的做法到底是什么,是推行到底全部封杀普通话还是给它环境让他自由成长还是……

这部分的工作不止是强化我方的定义,更重要的对辩题的关键字有足够的了解,场上便于拆对手的定义。赢比赛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自己立住,说的有理有据让对方无法反驳;第二种就是把对方拆烂,自己的论有漏洞没关系,可是评委你看对面啊,对面已经被我完全拆掉了,他们定义不当或自相矛盾、论证不合逻辑等等,这种情况评委只能判你赢喽,谁让对面比你还烂嘛。

周三和周四,确定定义和论域范围,出论点架构。这时候就是队里的人各抒己见了,最后一般会讨论确定出两到三个逻辑比较严谨并且有足够资料支撑的论点。周三晚一般就是拼命补资料。

这个时候我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叫做统一大脑。我们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自己一方的两位辩手说法不一致,二辩达成共识了的

-可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