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据有关地图绘制的相关知识,回答(1)~(2
1.用长、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采用的比例尺应最接近 A.1∶5500000 B.1∶5000000C.1∶4500000 D.1∶6000000 2.下列四张地图图幅均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中国地图 B.C.四川省地图 D.世界地图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如果在“1995年土地利用情况”图中量得王村到张庄的水平距离为6cm.则该地图比例尺约为
A.1:30000 B.l:60000 C.1:240000 D.1:400000 4. 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人类使用冰箱,破坏臭氧层,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02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C.国家注重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
D.当地居民为了脱贫致富,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6..下列地图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A. 等高线图 B. 地形剖面图 C. 分层设色地形图 D. 平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问题。
7.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B.比例尺甲大于乙
C. 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8.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C.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D.若比例尺放大l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9--11题。 9.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B线表示山谷 B.CD线表示山脊
C.E处为悬崖 D.F处为山顶
10.若该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图中②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 ) A.水稻种植业 B.林业
C.游牧业
D.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11.如果要在图中河流①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拦河大坝,使海拔在250~300米之间的土地能够得到引水灌溉,则拦河大坝最佳的位置是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关于图中S、T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S点位于山谷中 B.T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C.S点的海拔比T点高 D.在S点一定能看到T点
13.图中,箭头指示海拔增大的方向,则经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的绘制,都正确的是
读下图,完成题。
14.下列景观示意图与该等高线图相匹配的是
15.右图中各点能看到村庄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 山谷、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 山脊、山谷
17.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平原、盆地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丘陵、平原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读图,完成题。
18.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 C.60m D.65m
19.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 C.90m D.65m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21--24题。
21.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要在边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 )
A.1∶30000 B.1∶2000 C.1∶40000 D.1∶20000
22.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要增大(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23.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 ) A.甲 B.乙 C.丙 D.丁
24.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 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