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全套教案 下载本文

第二课时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⑵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③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

④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⑶开发的背景:

①当地发展中同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第一位) ②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也很重要) 2.亚马孙地区开发过程

⑴从历史因素看,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

本区开发较晚。周围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落后,人口、城市、工业等主要集

中在狭窄的大西洋沿岸地带。亚马孙地区则因丛林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生。且因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影响逐渐加大。

随着人口急增,土地需求膨胀,巴西政府大规模建造公路,加快对西部疆土开发;实行3.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⑴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从大西洋沿岸横跨亚马孙地区,延伸到秘鲁边境。全长达5 500多千米(包括支线总长随着公路铺设,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随之出现,伐木公司

人口均衡的发展政策,把首都从沿诲迁往内陆高原。

超过20 000千米)。

的运输更为方便,沿线还新建了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也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 思考 评价修建雨林公路的利与弊。你认为雨林公路该不该修?

点拨:对于修建雨林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辨证地看问题。从“弊”的方面看,它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开发公司蜂拥而至,响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雨林的受损程度也日益加大,甚至会加速雨林的毁灭,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若从“利”的方面看,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当地的经济建设将会随之突飞猛进,巴西国内的经济压力将会得到缓解。至于公路该不该修的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认识到修与不修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⑵移民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而与雨林区相邻的巴西东北地区却集中了全国1/4的人口,这

里也是全国最为干旱和贫困的地区,而且因为贫民集中,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数以百万计的东北部难民迁移到亚马孙地区。

读图说明从图2.28中可以看到,地处巴西西部的郎多尼亚地区,自1970年至1988年的18年间,人口由10万增长到100万,毁林面积也由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到180多万平方千米,占雨林总面积的7.5%。进而让学生分析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

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①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却提供巨额投资

来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几十年来,雨林优质硬木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②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的做法—度盛行。

所产的牛肉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这些牧场的规模达数万公顷,经营3~5年以后终因地力下降而被废弃。这些大块土地被废弃,便很难再恢复森林植被,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活动

讨论交流:如果你是下列人士,你将作何种选择?

(本活动应充分让学生展开讨论,或可进行角色扮演,或采取辩论赛的形式展开)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2.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同样不容乐观。

虽然有迹象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毁林速度有减缓的趋势,但是根据联合国粮

农组织报告,1990~2000年南美洲共损失热带雨林面积32万多平方千米。在过去的30年间,巴西境内约15%的雨林被毁,面积相当一个法国。

3.开发与保护? ⑴三种方案

①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②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 ③最佳方案:

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

发展。而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思考 1.雨林的前途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点拨:受开发和保护的措施影响

2.你对雨林的前途持何神态度?为什么? 点拨:本题是开放的,可以展开讨论。 ⑵保护亚马孙雨林

①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以后,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具体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

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制订并实施了—系列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计划和措施。

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②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

承担更多的责任。

阅读 (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是人们运用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光照,达到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对于巴西等地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活动 亚马孙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一直作为一个两难问题困扰着决策者们。这三个议题的提出,为决策者们提供了思考的途径,其实这也是国际社会的呼声。活动中,可以让同学们任意选一个感兴趣的议题,进行评述、整理、发挥,然后进行交流,达成共识。或以板报的形式进行。

【课堂小结】

雨林开发的背景是复杂的,既有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要求,也有发达国家国际市场的牵动。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尤其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板书设计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⑵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 ⑶开发的背景: 2.亚马孙地区开发过程

⑴从历史因素看,对雨林影响不大。 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影响逐渐加大 3.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⑴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⑵移民亚马孙平原

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2.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同样不容乐观。 3.开发与保护? ⑴三种方案

①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

②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 ③最佳方案: ⑵保护亚马孙雨林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