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有效策略探索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有效策略探索

作者:忻文奕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15年第06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摘要] 幼儿园园本教研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如何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改革更符合《指南》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和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落实到一日活动之中,成为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重点。我们从“真问题”“真情境”“真困惑”“真反思”“真成长”这五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使园本教研真正起到推动一日保教质量,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园本教研;策略;专业发展

幼儿园“园本教研”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是教师交流教育感受、分享课堂经验的平台,也是改善和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途径。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幼儿园园本教研方式和内容的变革。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指南》的精神,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和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落实到一日活动之中,成为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重点。为了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改革更符合《指南》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需要,有效的园本教研是其必要的保障。为此,我们对新形势下园本教研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以“案例”为核心,聚焦教育“真问题”

我们把教师工作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意义或比较典型的困惑问题作为案例,或者把管理者发现的某一方面问题集中编写成案例,教师围绕案例进行分析研讨。这样可以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忽视或没有意识到的一些问题。 (一)聚焦案例,呈现问题

在推进《指南》的过程中,我们将一日作息进行大调整,预留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自主游戏。在日常进班巡视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区域游戏的观察与指导存在较大问题。我反复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问题,能既不伤害教师、不影响幼儿的活动,又能让教师意识到问题、重视问题,并丰富其指导幼儿游戏的经验?深思熟虑后,我决定采用案例式教研,引导教师们围绕“区域活动中如何介入指导”进行参与式培训研讨。教研活动中,先和大家分享了大班《垒玻璃珠》、中班《搭围墙》和小班《玩眼药水瓶》三个活动区案例。 (二)剖析案例,深入思考

针对所提供的区域游戏案例,教师通过异质分组,进行分析讨论,对幼儿的游戏行为、游戏水平以及教师的介入指导方式是否适当,进行重点剖析,挖掘出案例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思考如何改进。如针对大班的《垒玻璃珠》游戏案例,大家充分肯定了案例中的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并用游戏式的口吻引导孩子完成练习。并且对于教师的介入是否尊重了幼儿的游戏意愿,幼儿在之后的游戏中是否情绪愉悦,以及能否采用其他的方式介入等问题,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三)案例再演,互动分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过组内教师的集体研讨,大家针对案例中幼儿的游戏行为表现和发展需要,提出了教师介入的多种方法,并用情景表演的方式进行现场演绎,多样化的指导方法一一呈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了交流与分享的目的。大家对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达成共识,懂得要观察在先,学会等待;介入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

以问题为核心的案例式教研,让教师们跳出自己活动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容易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引起重视。研讨从问题切入,在教师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学习、经验共享,梳理出区域游戏介入指导的方式方法,使教师们学习研讨更专注、更容易吸收和消化。

二、以“体验”为抓手,感受问题“真情境”

如何创设活动区、提供适宜的材料,引发幼儿的游戏,是教师们在实际带班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基于这一现状,我们开展了关于活动区材料投放的园本研修活动。我相信只有教师会游戏了,才能真正为孩子创设可游戏的环境。于是在这次的研修活动中采用了体验式教研,让教师通过亲身的操作去感受游戏活动的内容、程序和教育策略。 (一)小组合作,操作体验

教研活动中,我为老师们准备了许多一次性纸杯,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纸杯的创意游戏。一开始,老师们还有些拘谨。没过多久,大家就逐渐放开了,创造出了叠加、搭高塔、传纸杯、顶平衡、看谁推得远等二十几种纸杯游戏。现场不时传来大家的欢声笑语,组员们的创意和游戏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们分享游戏创意、领悟同伴的思想,在交流碰撞中体会到低结构化材料蕴含着无限的价值,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去投放、去使用。 (二)角色扮演,游戏体验

为了帮助教师从幼儿的角度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症结,我们在班级中搜寻了几份区域游戏材料,让教师转变角色,亲自操作区角玩具,在体验式研究中寻找问题。如中班的“快乐大转盘”游戏材料,老师在玩的时候发现,大转盘每转一次,都需要完成操作练习,没过多久,大家就不想玩了。我们引导教师分析原因,换位思考,怎么调整材料会更好玩。通过讨论,大家调整转盘设计,增加了趣味性的“抱一抱”“奖励三颗星”等可变性规则,以更好地体现出“快乐”。通过亲身的体验、研讨,教师的观念在逐步发生变化,并懂得在今后区域活动设置中要多问问自己“孩子们喜欢吗”“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等问题,设计出更多孩子们“乐玩”的区域内容。

直观、具体、亲身体验本是幼儿学习的显著特点,但这次教研活动的效果让我感到这同样适用于教师。由于教师个性、原有经验的不同,对《指南》的理解角度与深度也各不相同。体验式教研通过教师们操作体验和互相交流等形式,让大家明确区域材料投放的具体要求,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