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 下载本文

A.B7与CD28的结合 B.IL-2与IL-2R的结合 C.CD40L与CD40的结合 D.CD4与MHC II类分子的结合 E.BCR- Igα/Igβ复合物与抗原的结合

9.在B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中,BCR- Igα/Igβ复合物中的Igα/Igβ的胞浆区ITAM被磷酸化后,第一个被募集的酪氨酸激酶

A.Lck B.Syk C.Fyn D.ZAP-70 E.Blk

10.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Th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辅助是在

A.血循环中 B.外周免疫器官的T细胞区 C.中枢免疫器官 D.淋巴循环中 E.外周免疫器官的髓质区

11.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而活化后,其增殖、分化是在

A.外周免疫器官的髓质区 B.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滤泡内 C.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 D.外周免疫器官的被膜下区 E.脾边缘区/淋巴边缘区

12.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二次重排发生于

A.V基因片段与D基因片段之间 B.V基因片段与J基因片段之间 C.D基因片段与J基因片段之间

D.VDJ与其5,上游的其它V基因片段之间 E.VDJ与其3,下游的C基因片段之间 13.免疫球蛋白同种型转换发生于

A.V基因片段之间 B.V基因片段与D基因片段之间 C.C基因片段之间 D.D基因片段与J基因片段之间 E.V基因片段与J基因片段之间 14.初次应答的特点

A.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 B.抗体亲和力较高 C.平台区持续时间短 D.产生抗体的潜伏期较短 E.抗体浓度达到平台所需时间较短 15.二次应答的特点

A.产生低亲和力抗体 B.用较少量抗原剌激即可引起二次应答 C.平台期持续时间较短 D.抗体浓度达到平台期所需时间较长 E.抗体亲和力高低参差不齐 16.抗原受体修正

A.仅发生于重链 B.可消除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细胞 C.仅发生于轻链 D.可产生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细胞 E.可产生不识别抗原的B细胞

36

17.在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抗体的类别的先后顺序是

A.IgA、IgG、IgM B.IgM、IgG、IgA C.IgG、IgM、IgA D.IgG、IgM、IgA. E.IgA、IgM、IgG 18.对体液免疫应答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B淋巴细胞将抗原提呈给Th细胞 B.二次应答中,抗体产生快,效价高 C.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无需细胞因子参与 D.Th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性 E.B淋巴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无需Th细胞辅助 19.对免疫记忆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能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 B.寿命长达数月或数年C.已接受过抗原剌激 D.参加淋巴细胞再循环E.以上都正确 20.TI抗原剌激机体只产生

A.高亲和力IgM类抗体 B.高亲和力IgG类抗体 C.低亲和力IgM类抗体 D.低亲和力IgG类抗体 E.低亲和力IgE类抗体 [X型题]

1.在体液免疫应答中,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

A.Th细胞对B细胞的活化作用 B.Tc细胞对B细胞的活化作用 C.B细胞对Th细胞的活化作用 D.APC对Th细胞的活化作用 E.FDC对B细胞的作用

2.BCR-Igα/Igβ复合物中,Igα/Igβ的主要功能是

A.转导抗原与BCR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 B.转导抗原与TCR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 C.参与B淋巴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转导 D.属协同剌激分子,能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 E.B淋巴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

3.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在

A.B细胞为Th细胞提供协同剌激分子 B.B细胞提呈抗原给Th细胞 C.Th细胞为B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剌激分子 D.Th细胞提呈抗原给B细胞 E.Th细胞为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提供细胞因子 4.二次应答的特点

A.抗体产量高 B.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 C.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 D.潜伏期短 E.维持时间短

37

5.TI抗原剌激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的特点

A.只引起体液免疫 B.只产生IgG类抗体

C.不引起细胞免疫 D.TI抗原无需APC加工、处理 E.应答反应随抗原剌激的次数而增强 6.组成B淋巴细胞活化辅助受体的的分子辅助

A.CD19 B.CD81 C.CD86 D.CD21 E.CD225

7.BCR复合物交联可募集到脂筏的,参与B淋巴细胞信号转导的蛋白分子

A.Syk B.PLC-? C.Btk D.SHIP E.BLNK 8.与抗体亲和力成熟无关的细胞

A.Th细胞 B.B细胞 C.FDC D.浆细胞 E.IDC 9.与抗体亲和力成熟有关的细胞或物质分子

A.抗原 B.Th细胞 C.FDC D.CD40L E.C3d 10.对生发中心的正确描述是

A.由特异性抗原活化的B淋巴细胞分裂、增殖形成 B.由特异性抗原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裂、增殖形成

C.生发中心细胞是生发中心母细胞分裂、增殖产生的子细胞 D.滤泡树突状细胞对生发中心母细胞的分裂、增殖有辅助作用 E.巨噬细胞对生发中心细胞的分裂、增殖有辅助作用

11.在生发中心,少数B淋巴细胞在抗原剌激和Th细胞的辅助作用下继续分化、发育,并可发生

A.抗原受体编辑 B.体细胞高频突变 C.抗原受体亲和力成熟 D.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 E.形成记忆性B细胞

12.静息B淋巴细胞表达的膜免疫球蛋白是

A.mIgA B.mIgG C.mIgM D.mIgE E.mIgD

13.下列对抗体产生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浆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

B.所有抗原剌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都需要Th细胞的辅助 C.B淋巴细胞对TD抗原产生免疫应答需要Th细胞的辅助

38

D.B淋巴细胞与Th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 I类分子限制 E.B淋巴细胞与Th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 II类分子限制 14.对TI抗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TI抗原可分为两类,即TI-1抗原和TI-2抗原 B.TI-1抗原常被称作B淋巴细胞丝裂原 C.TI-1抗原具有高度重复结构 D.TI-2抗原只能激活成熟B淋巴细胞 E.TI-1抗原单独不能诱导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

第十九章 超敏反应 [A型题]

1.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是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2.I型超敏反应患者常表现

A.血清IgG含量增高 B.血清IgG含量降低 C.血清IgM含量增高 D.血清IgE含量增高 E.血清IgE含量正常

3.能使支气管平滑肌强烈而持久收缩的生物活性介质是

A.组织胺 B.激肽原酶 C.白三烯 D.花生四烯酸 E.前列腺素D2 4.减敏疗法可用于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A.变应性鼻炎 B.接触性皮炎 D.输血反应 D.过敏性休克 E.类风湿性关节炎 5.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而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的药物是

A.氨茶碱 B.肾上腺素 C.葡萄糖酸钙 D.阿斯匹林 E.色苷酸二钠 6.脱敏疗法可用于预防下列哪种疾病

A.支气管哮喘 B.接触性皮炎 C.新生儿溶血症 D.药物过敏性休克 E.血清过敏性休克 7.不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原

A.ABO血型抗原 B.血清中大量游离抗原

C.共同抗原 D.外源半抗原结合自身细胞 E.感染或药物导致改变的自身抗原 8.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关键是

A.母胎Rh血型不合 B.母胎ABO血型不合 C.父母Rh不合 D.母亲产生抗胎儿红细胞IgG

39

E.母亲产生抗胎儿红细胞IgM 9.不属Ⅲ型超敏反应

A.血清过敏反应 B.血清病 C.肾小球肾炎 D.类风湿关节炎 E.Arthus反应 10.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条件

A.父母Rh不合 B.母亲Rh+胎儿Rh+ C.母亲Rh+胎儿Rh- D.母亲Rh-胎儿Rh+ E.母亲Rh-胎儿Rh-

11.关于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发生快、消退快 B.主要由IgE介导 C.无补体参与 D.无遗传倾向 E.无明显组织损伤 12.下列哪种疾病属于I型超敏反应

A.皮肤过敏反应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接触性皮炎 E.新生儿溶血症

13.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A.血清病 B.肾小球肾炎 C.Arthus反应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慢性肉芽肿 14.关于IV型超敏反应描述有错误的是

A.由CD4+Th1及CTL介导 B.无抗体参与C.无补体参与

D.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E.发生在再次接触抗原后12~24小时内 15.具有稳定细胞膜,防止靶细胞脱颗粒的药物是

A.氨茶碱 B.肾上腺素 C.葡萄糖酸钙 D.阿斯匹林 E.色苷酸二钠 16.在III型超敏反应中浸润的细胞主要是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肥大细胞 D.嗜中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7.可释放I型超敏反应抑制性介质的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肥大细胞 D.嗜中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8.介导I型超敏反应即刻反应的最主要活性介质是

A.激肽原酶 B.组胺 C.LTs D.PAF E.前列腺素D2 19.下列哪种疾病被视为特殊的II型超敏反应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