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的制备与性质说课讲解 下载本文

精品文档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

一、 实验教学目标

掌握实验室制备CH4及CH4性质实验的操作;初步学会CH4实验的演示教学方法。

二、实验原理

CH4制备的主反应:

CH3COONa + NaOH

CH4制备的副反应: CH4在空气中的燃烧

Na2CO3 + CH4↑

CH4+2O2 2H2O+CO2

CH4的物理性质:俗名天然气、沼气、坑气、瓦斯。通常状况下,CH4

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17℃时,3.5mg*100mL-1),密度比空气小(标准状况下0.717g*L-1),结构为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是有机物中最简单的分子。

CH4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CH4性质稳定,不易与强酸、强碱、卤素单质的水溶液和强氧化剂反应,特定条件下会发生一些反应。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甲烷中混入氧气或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CH4的爆炸极限体积比为5%-15%),引燃温度为538℃。

三、实验用品与仪器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大试管、单孔橡胶塞、120°,30°玻璃导气管、研钵、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电子天平、坩埚钳、铝箔、药匙、玻璃棒、锥形瓶。

无水CH3COONa(L.R.)、碱石灰(L.R.)、NaOH(L.R.)、CaO(L.R.)、Fe2O3(L.R.)、0.1%酸性KMnO4(aq)、澄清Ca(OH)2(aq)、30%H2O2(aq)、MnO2(L.R.)。 四、实验内容

1.CH4的制取与收集 (1)方法1

①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

检查装置气密性: 然后称取取7.5g 处理过的无水CH3COONa、2.0g NaOH、2.0 g CaO,再将它们分别在研钵内研成粉末后混合均匀后放入已剪好的铝箔中,将装有药品的铝箔推入洁净、干燥的大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避免加热时反应产生的水倒流入高温加热部,使试管破裂塞进单孔塞;

点燃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组装仪器装置如下图;

点燃酒精灯后,先预热试管中后部位1—2分钟(切勿预热到铁夹处),然后集中在试管的药品前部加热,一段时间后当出气量减弱时在集中于试管底部加热。

大试管的倾斜角度要适度,以防止生成的气体将前面的药品带出堵住试管口;

导气管刚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接收,待气泡快速、均匀、冒出时,表示管中空气排尽。取支试管,其中装满水,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开始收集CH4。

当所需的CH4收集完毕,先要取出导管在撤离酒精灯,以防倒吸。拆除装置,处理药品,清洗仪器。

注意事项:该反应是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发生装置必须干燥; ○2研磨不同固体颗粒时一定要分开研磨,然后再均匀混合。为防止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应将NaOH的研磨放在最后; ○3CaO并不参与反应,它的作用是除去苛性钠中的水分,减少苛性钠与玻璃的作用,分散和固定液相,降低液面的流动性,减弱或防止试管腐蚀和破裂,同时也使反应物混合疏松,利于CH4气体的逸出。

⑥ 验纯:把用排水法收集的甲烷气体,用大拇指按住试管口,将试管口向下略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如果甲烷安静的燃烧或发出“噗”的一声,则说明甲烷纯净,可以进行下面的性质实验;

⑦ 实验结束后,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实验现象:反应物在加热时融化,验纯时甲烷安静的燃烧,说明甲烷是纯净的。

注意事项:

① 该反应是在无水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发生装置必须干燥;

② 研磨不同固体颗粒时一定要分别研磨,然后在混合均匀。为防止NaOH吸水,应将其放在最后研磨;

③ 加热时,缓缓向后移动酒精灯,加热时应将试管向下倾斜,保证充分反应,增加甲烷产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④ 甲烷在验纯时试管口应向下略倾斜;

⑤ 该实验中的CaO 并不参与反应,它的作用是除去苛性钠中的水分、减少苛性钠与玻璃的作用,防止试管炸裂,同时也使反应混合物疏松,便于甲烷气体的逸出;

⑤ 实验结束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方法二

操作过程:

检查装置气密性:把导管的下端侵入水槽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也可用热毛巾捂热或者用酒精灯微热),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 取3g CH3COONa、 2 g NaOH、2g Fe2O3,将三者分别用研 钵研细,再混合均匀,借用纸槽加入硬质试管中(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塞进单孔塞;

④ 点燃酒精灯后,先预热试管1分钟,然后集中火力由管前向管尾加热; ⑤ 用排水法收集(甲烷极难溶于水,)。反应开始后,待气泡快速、均匀冒出时,此时整个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开始收集。当试管口冒出第一个气泡时,表示已集满,用手捂住试管口,移除水面;

⑥ 验纯:把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甲烷气体,用大拇指按住试管口,将试管口向下略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如果甲烷安静的燃烧或发出“噗”的一声,则说明甲烷纯净,可以进行下面的性质实验;

⑦ 收集:用排水法分别收集1/3体积的甲烷备用。收集完后,将弯型导管换成直型导管。

实验现象:反应物在加热时融化;验纯时,甲烷安静的燃烧,说明甲烷是纯净的;该反应制甲烷,产生速度比方法一快。

注意事项:

① 该实验中Fe2O3并不参加反应,它的作用是除去苛性钠中的水分、减少苛性钠与玻璃的作用,防止试管炸裂,同时也使反应混合物疏松,便于甲烷气体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的逸出;其次Fe2O3有很好的传热性,所以反应预热时间短,反应快;其密度大,对反应物有固定作用。

②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不要太长)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③ 加热时应将试管向下倾斜;

④ 实验结束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2.甲烷的性质实验 (1)甲烷在空气中的燃烧

操作过程:甲烷验纯后直接在导管口点燃;然后在甲烷火焰上方倒置一个干燥的小烧杯;最后换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浸润的烧杯罩在甲烷火焰上方,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在导管口点燃,开始为浅蓝色火焰,几分钟后看到发出黄色火焰;在甲烷火焰上方倒置一个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换一个用石灰水浸润的烧杯罩在甲烷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

CH4+2O2 2H2O+CO2 CO2+Ca(OH)2 CaCO3?+H2O

注意事项:甲烷经验纯后点燃,可看到浅蓝色火焰,但是有时会看到黄色火焰,其中原因比较复杂。

(2)CH4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

操作过程:将直型导管直接通入装有3ml KMnO4的试管中,观察高锰酸钾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解释:CH4无不饱和键,不能与酸性KMnO4反应使其褪色。

注意事项: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KMnO4也会褪色,但这是与空气中的还原物质反应了,而并非CH4的作用。

(3)CH4与溴水反应

操作过程:将直型导管直接通入装有3ml溴水的试管中,观察溴水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溴水不褪色

解释:CH4无不饱和键,不能与溴水反应使其褪色

注意事项:如果通入甲烷时间过长,可能会看到溴水褪色,其原因是甲烷从液面下冒出时,对于溴水溶液中易挥发的溴具有“携带”作用,因此通气时间

点燃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稍长,也会使溴水溶液的颜色变浅或完全褪去,也可能是由于甲烷中混有还原性气体所致,从而造成误解。

(4)CH4与O2混合爆鸣实验

操作过程:以H2O2分解法,用排水法在原来已收集的1/3体积的甲烷的集气瓶中继续收集满氧气。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再用抹布包住集气瓶,瓶口对住火焰点燃,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在火焰点燃后,可看到“火蛇”般的火焰蹿出,并伴有低沉的爆鸣声。

解释:甲烷中混入氧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注意事项:

① 在做甲烷的燃烧与爆鸣实验时,必须要先验纯;

② 爆鸣时,集气瓶口应高于瓶底,集气瓶口的位置应高于酒精灯火焰。防止爆鸣冲击力太大,打翻酒精灯。

五、相关文献与重点文献综述

1.封享华,彭杰,封丽.甲烷制备实验条件优化[J].化学教学,2013,(01):57-59.

评价: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了多种因素对甲烷制备的影响,旨在优化甲烷制备的实验条件。通过研究表明,甲烷制备实验主要是由CH3COONa与NaOH在熔融时发生反应,由此解释了甲烷制备过程中,试管容易破裂的原因。并指出水分是否存在是该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一方面可提高个人实验技能,另一方面有利于以后从事教学时对各种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

2.秦丙昌.保护试管制备甲烷的方法[J].化学教育,2010,(04):75-76.

评价:在甲烷制备实验中试管易炸裂,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本篇文章就提出了保护试管的方法,是通过铜片制作了一种与试管相配套的船形反应器。通过实验证实该方法不仅有效的保护了试管,而且有利于甲烷产率进一步提高。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船形反应器的制作,且经过了实验证实其是行之有效的。这为我们以后进行甲烷制备实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3.徐春秀.高师中学化学教学论中甲烷制备实验的教学改进研究[J].江西化工,2011,(02):48-51.

评价:本文主要是对中学教材中的甲烷的制取实验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探究了不同催化剂对甲烷制备实验的催化效果,及对合适的反应物配比进行了探究,且提出了比较适宜的实验方案。这对中学化学中甲烷制取实验有很大提高,并启发了我以后教学时要对课本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改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自我的科学素养。

4.李志富,许宁.甲烷制备方法的改进研究[J].化学教育,2004,(08):52,63.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