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现象》公开课教学设计 (1) 下载本文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1.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遗传与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遗传和变异是建立在生物繁殖的基础上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又存在着一些差异。人们把这些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 【学生分析】

孩子的长相总是惟妙惟肖地像他们的爸爸妈妈,他们的性格、脾气,甚至动作、习惯等等也都会很像父母,这就是遗传现象。对遗传现象,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感性认识,但却又会产生一些困惑。因此,让他们了解一些遗传的知识,使学生对遗传学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遗传是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十分复杂,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讲得太深奥,千万不要把一些高深的名词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不知所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寻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似特征从而了解遗传现象,在充分讨论交流中认识植物的遗传现象,能认真观察动物的家庭照片,理解遗传现象是生物共有的特征,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发现的乐趣,渗透“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感受到只有善于观察、相互比较、勤于思考才能真正学好科学。 【重点难点】

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应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已有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暗示“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善于观察、合作和勤于思考、总结才能真正学好科学。本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和直观启发式教学法。具体是自主探究加学生合作互动式学习。通过趣味性的课件并结合启发式的活动,结合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总结式教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学习报告单。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两盆植物(父代和子代)、一种动物(使用两个笼子分别装的父代和子代)

学生准备:自己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照片、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探讨了解人类遗传现象

1.游戏要求: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自己照片、父母家人照片,请把这些混合在一起后与其它小组交换,你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吗?

(要认真观察,不许随便说出你的答案哟!) 2.活动:学生们争先帮助同学找家人。(基本找对了)

3.提问:你更像爸爸还是更像妈妈?哪里像呢?请同学们拿出小组学习报告单,按要求填好上半部分的内容。学生观察照片,认真填好后汇报。

4.比较:比较图中母女、父子的相同特征有哪些? 比较图中全家福中人的相同特征有哪些?(孩子与父母之间都有相似的地方。)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遗传现象。)

5.提问: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出示图片)同学们请看这些照片,仔细观察小朋友和父母的照片,小组讨论哪个孩子和哪对父母有相似特征,帮小朋友找到自己的父母。

6.学生活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各小组学生分别汇报连线结果,并说出他们连线的理由。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左边学生与他们父母的相似之处。

7.讨论:刚才的活动中你觉得那个孩子的父母最好找?为什么? (第一个最好找,因为他和他爸爸特别像。)

哪个不好找?为什么?(第二个,因为他和父母之间的相似点很少,不容易找。) 8.小结:有的孩子和父母之间有很多相似点,有的相似点很少,所以说是或多或少。

9.提问:刚才大家做的就是根据遗传现象找家人,现在你能根据照片说出这些名人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如张国立父子、王宁一家、陈强、陈佩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