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情况 下载本文

内设机构及负责人

上传日期:2009-03-06 阅读次数:127

办 公 室 主 任: 段国桥 档案业务指导科科长:姚 敏 档案法制宣教科科长:吕环枝 档案信息管理科科长:杨 虹 档案 质量监督科科长:余三毛 党史编研宣教科科长:胡茂新 组织史编纂科科长:罗来文 方 志 工 作 科 科 长:熊晓华 年 鉴 编 辑 科 科 长: 曹忠生

珍爱历史文化遗产 延续吴都古城风貌

一一鄂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鄂州市古称武昌,有着悠久的灿烂历史文化。三国时,吴王孙权在此称帝,取“以武而昌”之意,改鄂县为武昌。东吴三国60年,鄂州作为其国都和陪都,先后长达45年之久。1991年6月,鄂州市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鄂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名城规划保护工作,把珍爱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吴王古都风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点,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遵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各项原则,突出重点,注重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继承,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现将近几年来鄂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

我市文物古迹众多,已发现古文化遗址54处,古遗址3处,石刻6处,古建筑8处,近现代建筑7处,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至今仍保存有孙权、庞统、陶侃、元结、李阳冰、苏轼、黄庭坚等历史文化名人的遗址,人文景点密集。吴王城遗址是全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三国都城遗址。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书的怡亭铭摩崖石刻,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万里长江第一阁一观音阁,几千年来洪水不毁,至今屹立江中。灵泉寺、九曲亭、松风阁、庾亮楼、文星塔、城隍庙等古建筑保存完好。市区及近郊已发掘的古墓有上千座,历史文化积淀丰富。

建市以来,在几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都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作为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在《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998—2015)》中编制了《鄂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是继承和发扬鄂州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抢救濒临毁坏的珍贵文物古迹,保护和延续名城的历史文脉;二是将山川、名胜、文物、古迹、革命旧址纪念建筑、传统街区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系统保护。从整体形象上体现鄂州历史文化特点;三是保护与建设相互协调,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四是将名城保护与风景园林建设相结合。规划中对重要文物古迹如三国吴王城遗址、国家级保护文物怡亭铭摩崖石刻、省级保护与传统古建筑庚亮楼、革命先烈遗址彭楚藩烈士之墓、贺龙军部旧址等历史文物保护范围

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范围内不准建与文物无关的建(构)筑。同时还对省级西山风景区及文物古迹建设进行了严格依法管理,合理开发风景旅游资源,保护环境,禁止破坏性的开发而造成建设性破坏。

总体规划的原则在下一层级的规划中得以贯彻。去年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中,根据1984年、1995年、2003年三次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对近两年(2003—2O05年)的城市建设项目与文物遗产保护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协调,列出了具体的文物古迹保护项目,提出了一些较为细化、量化的具体保护措施。这些具体保护措施分别为:一是从整体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格局和宏观环境,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继承历史遗产,加强文物保护,突出山水园林城的风貌特色。二是明确历史文化区、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内容。要加强对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怡亭铭摩崖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王城遗址、观音阁、西山风景区等6处重点保护单位,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周边的建设控制区范围,制定保护措施。三是要保护那些能够反映出地方历史文脉,体现地方传统商业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街道(如古楼街、十字街等)、历史古建筑(庾亮楼、文星塔等),突现传统历史街区的历史真实性,并将旧的功能融入新的功能,使其在新的城市结构中发挥新的作用。如建设街和古楼街已改造成为步行街,晋代年间修建的文星塔已开辟为城市街心公园。四是规定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应加强封山育林,加大绿化量,严禁开山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