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游戏活动 下载本文

浅谈区域游戏活动

【摘要】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环境的设置要为幼儿服务,在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幼儿的知识构建必须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所以区域活动可以真正的让幼儿成为主人。幼儿能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个性、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重要性;问题;开展;

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的重要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以教育目标、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幼儿班级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吸引幼儿自主选择并在活动区域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助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区域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以幼儿兴趣为主要依据去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所规定的区域中,能自己分配,自己协商,自己去思考完成,少了课堂上限制性,更多的是让幼儿成为主导以及主体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进行区域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幼儿可以自选活动内容,可以充分锻炼幼儿的独立性,主动性,发展幼儿个性,还会让幼儿更多更好的与同伴交往,增进同伴之间互相了解和展现自己的交往能力和操作能力。由此看来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 区域游戏活动的含义

区域游戏活动也称活动区活动、区角活动等,指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区域,如表演区、益智区、建构区、阅读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则,让幼儿自己选择区域,在其中用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的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二、区域游戏的重要性

(一) 在区域游戏中可以培养幼儿语言

如《买菜》的游戏,我请扮演顾客的幼儿必须讲清楚你想要买的东西,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要求,才能买到自己要买的东西,要不然会买错东西。由于幼儿在游戏中要扮演一些角色,从而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加上在游戏中使用了丰富的玩具

儿逐渐能大胆地与同件对话会使用较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

和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特殊意义。

(二)游戏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手的活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智力活动)是大脑的机能。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创造能力的强弱都取决于其大脑的机能是否成熟与发达。让幼儿多动手就能促进大脑很大一块区域的发展,当幼儿双手活动时,指头上的神经细胞会随时将信息传到大脑,因而加强幼儿手的活动是开发大脑潜在机能,培养创造性的重要环节。例如在美工活动中,我们可以鼓励幼儿把自己的画讲给小朋友听。如动物园小饲养员用彩色泥做成各种好吃的东西给小动物吃,自己家里要请客用笔绘画出各种菜,同时利用剪刀、彩纸,或撕纸来装饰自己的衣服等,这样,边玩边做,就已经在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手的小肌肉灵活和协调性。

(三)渗透幼儿科学探索培养

陈鹤琴先生认为:所以的课程都要从人的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充分表现出儿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大班幼儿求知欲强,喜爱探索,我们在区域中提供丰富的材料,与孩子们一起探索和发现,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及从小养成爱科学的良好品质。如在科学观察区投放石头、瓶子、沙子、水等,让幼儿尝试和探索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三、目前区域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的投放

1、材料投放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和需要往往反映在游戏中。教师只有深入观察了解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才能使材料的投放更具有针对性,用材料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能力。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中班幼儿则可以开展一些培养幼儿的交往经验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结构游戏、美工游戏等,随着幼儿空间知觉和数行等逻辑思维的发展,大班幼儿喜欢一些探索性强的科学游戏、具有挑战性的棋类游戏等。如在大班科学区投放了万花筒后,老师发现幼儿对万花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千奇百变的各种花纹很是好奇,手不断地转动,观察它的变化。教师及时投放多个万

花筒,利于更多的幼儿观察探索。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想办法,怎样让这么美丽的花纹留下来,应孩子的要求投放了彩色纸、笔、颜料等供幼儿将看到的花纹画下来。当幼儿又对万花筒的花纹是如何产生的发生兴趣时,教师与孩子一起找来了不同颜色的玻璃,游戏又进入了一个高潮,花纹是怎样产生的主题探索活动生成了,幼儿开始了新的探索、新的尝试,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过程中,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发展。

2、区域材料的不充足。

区域活动材料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实际上,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教学任务重、班级人数多、活动场地有限等),教师经常给幼儿提供的是一些简单的、成品的活动材料,在利用自然物品和废旧物品上比较薄弱,使活动材料缺乏探究性、可操作性。同时活动材料单一,不能满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需要,从而阻碍了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活动区域的材料有的一放就是一二个月,甚至一学期毫无变化,缺少经常性的变化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另外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缺乏层次性,使幼儿对教师提供的材料缺乏兴趣,没有发挥区域活动应有的作用。

3、区域设置形式化。

多数教师都能认识到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都想方设法独具匠心地为幼儿开辟活动场所,可往往因利用不好而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应。在区域设置上教师通常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结合教室的结构来布置,位置固定不变,形式注重花哨,内容不全面,设置的有些区角固定在某一侧面,忽视了区域间的其他教育功能。这些区域是否适合幼儿的意愿兴趣,教师全然不顾,因此孩子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活动,某些区域的创设也就仅仅成了一种装饰或点缀人玩的现象

(二)区域游戏中教师指导不够 1、在区域游戏存在着强制性指导

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会有生硬而又突兀地介入活动的情况。教师在介入前,并不了解游戏的进程,也未取得幼儿的同意,擅自强硬介入,打断了幼儿的自主游戏,这只能凸显教师在活动中强制性的指导地位。而实际上,这样的指导,教师本身的目的性也不明确,效果也可想而知,教师成为区域活动中不受欢迎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师应尽量不打扰幼儿的活动,在娃娃家外围做观察,等幼儿有需要时再介入也不迟。例如:在孩子表演《小熊请客》的过程中,虽然表面上教师给幼儿主动权,让孩子们去表演,却在表演区外不时传出:“小熊开门呀!”“小鸡应该说什么话了?”“该小猫说了……”“对了,出场的顺序不能乱……”再看看声音传出的方向老师一副笑容可掬的神情。其实犯了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