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效应定理 下载本文

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等后来感到热度难忍时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有名的“煮蛙效应”或“温水青蛙效应”。

自我参照效应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是指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优于其它编码条件的现象,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回忆经验为特征的R反应(“记得”)上.西方一些研究表明,自我参照的记忆成绩优于参照母亲的记忆。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得到参照父亲和母亲的记忆与自我参照有同样好的成绩,显著优于参照名人的记忆,并且父母之间元差异。这支持了独立型/依赖型自我概念模型中的东方文化下的自我概念包括父母的观点。

自我选择效应

自我选择效应是: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抉择将决定3年后的生活。这就是自我选择效应。一旦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强化。选择效应对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帐篷理论

the theory of tent 帐篷理论说明的是帐篷的容量不仅仅取决于篷布的大小,还要看支撑篷布的竹竿有多高,竹竿越高,帐篷的容量就越大。我们做事情也是一样,一定要有高度,有了高度才能增加容量。

最高气温效应

最高气温效应(the effect of maximum temperature):每天最热总是下午2时左右,我们总认为这个时候太阳最厉害,其实这时的太阳早已偏西,不再是供给最大热量的时候了。此时气温之所以最高,不过是源于此前的热量积累。 效应的启示:现实中因为缺乏这种判断——一种未雨绸缪的认识,从而使一个又一个企业管理者败走麦城的,为数实在不少。因为在企业虎虎有生气、效益直线上升的当口,管理者最容易被那种热火朝天的景象挡住识别的慧眼。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可以不拥有渊博的知识,可以不是善于煽情的鼓动家,甚至可以连超常的勤奋都没有,但他一定要有敏锐的头脑和活跃的思维,能够捕捉坏苗头、发现新苗头和催生新苗头。

詹森效应

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Decentralized responsibility effect)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蟑螂效应

蟑螂效应很简单,在我们人类之间也同样会存在蟑螂效应。也许有人会说,蟑螂效应和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有什么区别?一只老鼠掉在汤水里,这锅汤自然不能再食用了。但是,不能食用的只是这一锅汤而已,别的汤还能食用,而蟑螂效应不只是坏一锅汤的问题,如果发生了蟑螂效应,可能会坏很多锅汤。

座椅舒适感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成绩相等的两个组,其中20人坐在舒适的沙发椅上学习,另外20人坐在很不舒服的木椅子上学习。过了不久,测试的结果发现:坐木椅子的学生学习成绩要比坐沙发椅的学生高出许多。原因是坐木椅子的学生因为不舒服而不断地调整坐姿,表面看来好像不安神好动,实质却因此给脑部供应了更多的血液和营养,而坐沙发椅的学生,由于舒适而一动不动,致使血液循环相对减慢,脑部得到的血液和营养相对减少,学习效果因此就差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