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收入国际比较的新变化看中国现代化进程-最新资料 下载本文

从国民收入国际比较的新变化看中国现代化进程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014年10月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显示,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PPP),2014年中国GDP估计值将达17. 63万亿国际元,美国则为17. 42万亿,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在2014年4月IMF公布的数据中,这一超越要等到2019年才能实现,新的研究把中美两国在这一指标上的关系变化整整提前五年,因而得到广泛关注。对于这个结论学术界上存在很多争论,很多人对中国国民收入总量是否能够达到如此大的规模表示怀疑,但不容否定的事实是,随着长期和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实现现代化越来越成为能够看得见的目标。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和发达国家或世界先进水平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矛盾和难题需要解决。必须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进行客观判断,在此基础上坚持长期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努力实现现代化目标。 一、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国民收入总量的国内外比较 目前,国际上进行国家间国民收入比较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汇率法(Atlas method)和购买力平价法(PPp method),经常使用的指标有两个: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总收入(GNI)。汇率法是用美元来反映各个国家的国民收入,主要由世界银行公

布。为减少因经济波动产生的短期影响,在将各个国家的GDP由本币转化为美元时,采用的是三年平均汇率。在运用数据时,总量比较往往直接使用GDP指标;而在反映人均国民收入时,为更好地体现“收入”的精神,则更多地使用人均国民总收入( GNI per capi-ta),如世界银行对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划分标准,经常使用的就是人均国民总收入指标。 GDP和GNI指标之间从构成内容上相差“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两个指标的实际数值尤其是人均数值之间的差别不大。购买力平价法是由世界各国参加的国际比较项目(ICP,全球办公室设在世界银行)在公布各国国民收入时使用的方法,通过各国提供的GDP及其构成以及相应的价格资料,力图以共同的购买力标准反映世界各国的经济总量。

从表l可以看到,用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美国2013年的GDP是一致的,其他国家的数值刚存在差别。理论上讲,购买力平价法就是要把各国每年生产(或支出购买)的货物和服务及其形成总艟,都按照美国价格重新算一遍,由此得出按美国价格计算的各国GDP。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进行这样细致的操作,所以通常通过编制各类货物和服务的价格指数,对支出法GDP的各个项目进行调整,最后汇总得出按照“国际元”(也称为PPP美元)汁价的GDP。这项工作现在得到世界各国统汁机构的广泛支持,并且且取得很大进展。2014年6月,国际比较项目办公室公布了2011年轮次的ICP数据结果及世界主要国家(包括中国在内)

按细分类计算的购买力平价法GDP及其构成,大大推进了这项研究的进展。而IMF公布新的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GDP的时间序列(至2019年),就是在这一研究基础上推进的。其中,,主要国家2013年以前的数据为实际数据,2014年以后的数据为分析预测数据。所以严格地说,还不能说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2014年中国(DP超过美国,只能说IMF的研究预测认为有可能发生这种超越。真正能否超过,还要看实际GDP统计与核算的结果。

购买力平价法的基本思想是更好地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生活水平之间的比较,类似的商品(如西红柿),美国和中国的价格就可能有很大差别,如果按汇率来反映不同国家的家庭或个人在平均生活水平上的差距,由于价格水平上的差别,反映的结果实际上是有偏差的。从表1可以看到,用购买力平价标准度量的世界最大的15个经济体(经济规模占全球比重达70%以上)中,有8个国家的购买力平价法GDP与汇率法GDP比值大于l(按数值排序分别为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中国、墨西哥、俄罗斯、巴西、韩国),这说明这些国家的物价低于美国(排序越靠前物价总水平越低,印度的商品总体而言最便宜),而购买力平价法GDP与汇率法GDP比值小于l的国家有6个(按数值排序分别为意大利、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说明这些国家的物价总水平高于美国,加拿大物价最高(不是某一件商品,而是商品价格的一般水平或总水平),意大利相对便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