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僵化”
1、Selinker认为“僵化”是存在于“潜在的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无论学习者年龄大小,也无论其是否继续学习。
2、僵化可以发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任意一个阶段,同时,僵化也会产生于中介语系统的各个层面。
(四)“潜在的心理结构”及五个“中心过程”
Selinker用五个“中心过程”来描述这种“潜在的心理结构”:语言迁移 由训练造成的迁移、目的语语言材料的泛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以及第二语言交际策略。
1、语言迁移。语言迁移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互作用构成“跨语言情境”,这是产生语言迁移的前提;二是学习者在接触目的语时产生的语际识别效应,也就是说,尽管母语里的某个项目与目的语的某个项目之间相似但并不相同,但是学习者却认为两者是相同的。
2、由训练造成的迁移。造成这种迁移的原因主要是教学过程中训练方法不当。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或者教材强调和练习某些目的语规则而忽略其他一些相对应的规则,从而导致了学习者中介语系统中某些规则的僵化。
3、目的语语言材料的过度泛化。这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将某一目的语规则推广到超越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外。
4、第二语言学习策略。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解决学习问题所采用的策略。
5、第二语言交际策略。这是指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表达意义遇到困难时采取的策略,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交际问题。
第三节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及后续研究 一、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 1、中介语具有独立性
2、中介语是可观察到的语言系统 3、中介语具有系统性
4、中介语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 5、关于“僵化”产生的心理机制 6、关于学习者的策略 二、中介语研究的发展 1、研究对象的扩大
2、关于中介语本质的讨论 3、关于中介语可变异性研究
4、关于僵化是否不可避免以及僵化的成因的讨论 5、关于语言迁移以及学习策略的研究 6、研究领域的扩展
三、汉语学习者中介语研究
第四节 中介语语用研究
一、中介语语用学的定义 中介语语用学研究的是,非母语者第二语言言语行为的理解和表达,以及与第二语言言语行为相关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
二、中介语语用学的发展历程
1、开始,研究者关心的是非母语者在用目的语表达和理解语用意义时与母语使用者存在着何种差异,而不太关心第二语言语用能力和第二语言语用知识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习得”研究。
2、90年代中后期开始,学者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第二语言学习者如何发展其语用能力和获得语用知识的过程。
3、在形容内容上,从们更加关注第二语言语用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以及促成或者阻碍其发展变化的因素。
4、这些因素包括语用教学、语言水平、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三、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会语用能力
1、语用语言指的是一种语言当中形式和功能的映射问题,即哪些语言材料可以用来实施特定的语言行为。
2、社会语用指的是某一特定的语言文化社团的成员在特定的语境中如何实施和解释特定的语言行为,研究的是得体性的问题。
3、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其语用能力也这两个维度:一方面,学习者需要能够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例如请求、道歉、拒绝等;另一方面,学习者还需要能够把自己的意图通过一定的方式恰当地表达出来,以免引起误会。
4、在很多情况下,第二语言学习者因为缺乏对社会语用知识的了解而被目的语社团成员视为不礼貌甚至粗鲁。(要不要讲)
四、第二语言语用能力的发展
1、言语行为包括:请求、道歉、建议、拒绝、问候、感谢、抱怨、批评等。其中以关于“请求”的研究最多也最具有代表性。 2、语用语言能力的发展阶段(看书) 3、语用语言能力发展阶段的局限:
A.是否适用于描述成人英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还有待证实。 B.这些特征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语言的特征。 C.还需要有横向研究的结果来证实。 4、社会语用层面的结论:
A.儿童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社会请用层面发展缓慢。
B.成年第二语言学习者具备相当的具有普遍性的语用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在实际交际中有效地运用这种知识。
C.成人学习者能够根据不同的语境调整第二语言言语行为实现方式,但是这种调整反映了母语社团的社会文化准则。
D.成人学习者能够根据不同的语境调整第二语言言语行为实现方式,但是这种调整既不同于目的语社团也有别于母语社团。
E.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社会语用能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目的语环境)
五、第二语言语用能力和第二语言语法能力的关系
1、第一种观点认为第二语言语法能力先于语用能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三条证据:
A.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明显具备某一特定语法结构知识的情况下并不能很好地运用这种语法知识表达或者调整其语用含义。
B.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够运用其语法知识表达语用语言含义,但是实际生成的言语和母语使用者采用的方式显著不同。 C.学习者具备某个语法形式的知识,同时也知道使用这种形式能够表达何种语用语言功能,但却不能恰当地运用这种形式——功能对应关系。(学习者的社会语用能力落后于其语用语言能力。) 2、第二种观点:
A.某个日本被试的英语请用能力和语篇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其语法能力却一直处于僵化的状况。
B.对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他们可以依靠普遍的语用知识和能力来完成第二语言的交际目的。
六、语用迁移和第二语言语用能力
1、语用迁移指的是学习者所具有的语用知识对第二语言语用信息的理解、产出以及学习所话别的影响,这种语用知识指的是与第二语言以外的语言和文化相联系的语用知识。
2、这个定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用迁移不但要关注语用迁移的结果是什么,哪些东西发生了迁移,还要关注造成语用的原因,探究语用迁移发生的过程。 二是这个定义不仅关注第二语言的语用理解和产出,同时也关注语用学习过程。 3、语用语言迁移指的是学习者母语中特定的语言材料所含有的言外意义以及礼貌价值对第二语言形式——功能映射的感知和产出过程的影响。
4、社会语用迁移指在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语言行为时,学习者可能会主观地认为某个特定的语境等同于母语环境的某个语境,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依靠对于母语语境的估计来实施第二语言的语言行为,这时社会语用迁移就会发生。 5、为什么母语中的某些成分会发生迁移而其他一些则不会?研究表明,如果学习者感觉某些语用特征为第一语言所独有,迁移可能就不会发生;相反,如果学习者感觉第一语言的语用特征具有普遍性,从第一语言到第二语言的迁移就会发生。
七、第二语言语用教学
1、第二语言语用教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观察性”研究,另一类是“介入性”研究。
2、“观察性”研究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不以教学结果为主要研究对象,或者即使涉及教学效果,也包含于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分析之中。此类研究以真实的语言课堂为基础,因而研究目的并不一定针对请用教学。
3、“介入性”研究的目的就是考察特定的教学处理对于学习者习得特定的语用教学目标的影响。
4、“介入性”研究主要探讨三个问题: A.第二语言语用是否可教?
B.语用教学是否比无语用教学效果好?
C.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促进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最为有效?
八、学习环境与第二语言语用能力发展的关系 1、学习环境包括了教学环境和非教学环境。
2、目的语环境并不必然地促进第二语言语用能力的发展。
3、在目的语环境的居留时间的长短并不能准确地预测学习者第二语言语用能力。 4、课堂教学对于第二语言请用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九、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十、中介语语用学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