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同时又启发了欧阳修“穷而后工”说的产生。
47、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气盛言宜”的主张。韩愈所谓“气”首先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其次指行文的气势。韩愈的这一理论是对孟子“养气”理论和曹丕“文以气为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48、韩愈既提倡“务去陈言”,又提倡“文从自顺”。
49、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与元九书》、《新乐府序》、《读张籍古乐府序》、《寄唐生》等。
50、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51、白居易在《寄唐生》中提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主张。
52、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关系问题上,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53、司空图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论诗著作主要有:《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题柳柳州集后序》,《诗赋赞》,《诗品》。
54、司空图曾在王官谷中条山隐居。
55、司空图认为“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 56、司空图的诗论特别是《诗品》的主要思想是佛老哲学。
57、司空图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特殊属性,并把辨识这种属性提到诗歌创作与评论的首位,其“韵味”说就是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58、司空图认为,要具备诗歌的韵味,就必须在诗歌的形象和意境上做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在诗歌意境创造方面,司空图又在《与极浦书》中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要求,这一观点主要是受到戴容州的启发。
59、司空图《诗品》的“品”字,偏于审美品味的意思。
60、司空图《诗品》的美学特征是:借实喻虚,以有形表现无形,以外在景物象征内在精神。 61、《诗品》中的意境和风格体现老庄精神的有冲淡、自然、高古、疏野、超诣、旷达、飘逸等。
62、韵味说的艺术原则有五点:直致所得,思与境偕,万取一收,离形得似,妙造自然。 63、“直致所得”出自《与李生论诗书》,“思与境偕”出自《与王驾评诗书》,“万取一收”出自《诗品·含蓄》,“离形得似”出自《诗品·形容》,“妙造自然”出自《诗品·精神》。 64、司空图的韵味说主要总结了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经验,对严
26
羽的兴趣说,苏轼的传神论,王士祯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都产生了影响。 65、“言必中当世之过”是苏轼在《凫绎先生诗集叙》提出的观点。 66、“辞达”是首先由孔子提出的,见《论语·卫灵公》。
67、苏轼在《答王庠书》中对孔子的“辞达”说作了调整和发挥。
68、苏轼在《答谢民师推官书》中提出“文理自然”的观点,并把“自然”作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他在《自评文》中又提出“随物赋形”的观点。
69、苏轼在《评韩柳集》评论陶渊明、柳宗元的诗歌风格是“枯淡”,即“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他又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评论韦应物、柳宗元的诗歌“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苏轼在《与二郎侄》中认为所谓平淡即是“绚烂之极”“渐老渐熟”的结果。 70、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提出“诗画同一律”的观点。 71、苏轼在《书摩诘蓝天烟雨图》中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观点。 72、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黄庭坚开创了江西诗派。
73、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认为“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74、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提出“点铁成金”的观点,而“夺胎换骨”说则出自于惠洪的《冷斋夜话》。
75、《后山诗话》的作者是陈师道。
76、吕本中著有《紫微诗话》、《童蒙诗训》、《江西诗社宗派图》等。并提出了“活法”说和“悟入”说。
77、“文道合一”是朱熹对文学本质的基本看法,也是朱熹文学思想的核心。 78、朱熹在文学欣赏方面提出玩味、涵泳说。
79、严羽,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省)人,有诗集《沧浪吟》和诗论专著《沧浪诗话》。
80、《沧浪诗话》在宋代诗话中体系性最强。全书共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后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诗辨”是全书的核心。
81、别材别趣说是严羽提出的审美特征论,此说主要是针对宋诗特别是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诗风而言的。
82、严羽认为诗歌欣赏和创作的思维方式就是“妙悟”。而“熟参”则是妙悟的重要条件。 83、严羽把“悟”分为不假悟、透彻之悟、一知半解之悟三类。
84、严羽认为如果能以盛唐诗歌为法,就是有“识”和“入门正”的表现。 85、严羽《诗辨》从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五个方面评价诗歌。
27
思 考 题
1、简述隋唐五代文论的发展阶段。
可分三个阶段。
(1)隋代和初唐为准备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
(2)盛唐至中唐为全面发展阶段,以韩愈、白居易、皎然为代表。 (3)晚唐五代为转变与回顾阶段,以司空图为代表。 2、简述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
(1)陈子昂的诗歌革新是在隋代和初唐要求变革文风基础上的提高。 (2)他的有关文学革新的主张主要见于《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文。
(3)他认为文学产生弊端的历史已很漫长,必须在复古的基础上上进行改革,才能引导文学正确的发展方向。
(4)他要求以汉魏文学为学习对象,提倡有风骨的风雅之作,要求文学具有深厚的社会现实内容与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
(5)他的“风骨”、“兴寄”等说,对于唐代诗歌和诗论的发展,搜具有深远的意义。 3、简述殷璠的诗歌理论。
(1)殷璠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他的唐诗选本《河岳英灵集》。
(2)《河岳英灵集》选开元、天宝年间24位诗人200多首诗,他的选诗标准与序论评语代表了盛唐诗歌批评的特点。
(3)他提倡古体与新声的结合,文与质的结合,建安风骨与太康声律的结合,推崇具有神情、兴象、风骨的作品。
(4)总之,殷璠注重作家主体精神、气质情感,主张作品由情兴自然而生,提倡诗歌的形象美与意境美,及时从理论上肯定了盛唐诗歌。 4、简述元好问诗论的主要内容。
(1)强调作家要有真情实感,以展现胸中不平之块磊。
(2)艺术上推崇高古雄浑、醇雅自然诗风,而批评六朝绮丽以及中唐的险怪风气。 (3)他的诗歌主张主要见于《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批评作家作品中显示他的论诗宗旨,史论结合。
5.简述方回诗论的基本内容。
(1)方回的诗论主要见于《瀛奎律髓》一书,该书总结了江西诗派的创作理论。提倡重兴江西诗派。
28
(2)倡导“格高”之论,强调人格与诗格的关系,反对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诗风纤弱的情况。主张师法杜甫及江西诗派的宗师。 (3)注意并提倡诗歌反映现实的时代精神。 6.简述张炎《词源》的基本内容。
(1)《词源》主要总结了宋代婉约词派的理论,作于作者晚年,分上下两卷。上卷论乐律,下卷论欣赏与作法。
(2)他提出三个评词标准:一是雅正,重在词的艺术体制;二是意趣高远,重在构思立意的高尚格调;三是清空,要求作词重意境创造,空灵而不呆滞。 (3)对于词律,他认为初学者不必严守,循序渐进即可。
(4)张炎对宋代许多词人作了品评,他的理论和批评对宋以后词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7、简述唐代的小说理论批评。
(1)唐人传奇的发展带来了小说观念的变化。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即指小说理论观念自觉精神的萌芽。 (3)唐代史官与文人的看法并不一致,史官求“实”,观念偏于保守传统;文人重“文”,更多从艺术创造方面着眼。
(4)由于受到市民意识与传奇小说的影响,一些古文家如韩愈、柳宗元等也从理论上积极提倡古文小说。明确指出小说是一种具有特殊艺术本质的文学创作。 8、简述宋元小说理论的特点。
(1)宋元白话小说相当兴盛,为小说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条件。
(2)宋元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小说理论家,如洪迈、吴自牧、罗烨、刘辰翁等。 (3)他们认为小说是一种有益于世的寓言寄托,它是艺术虚构与想象的结晶。并概括了小说的形象性及其感人的艺术特征,对小说艺术的内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4)小说评点这一特殊的批评方式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开先河的是刘辰翁的《世说新语》评点。明清的小说评点即受其影响。 9、简述皎然的“诗教”观。
(1)皎然撰写《诗式》的目的就是总结经验,为诗歌创作和欣赏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原则。
(2)他认为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和圣人的功德相似。此说当是受到当时复兴儒学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3)皎然虽重视诗教,但由于他是僧人,所以主要还是以出世的超然态度,重点论述诗歌的审美特质和规律的。
29
10.简述皎然的“取境”理论。
(1)皎然认为一首诗从诗思的获得、艺术风貌的形成再到读者鉴赏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意境。
(2)取境指诗的意境创造,即诗人通过艺术构思,使审美主体的情思与客观的物象感应交融,从而熔铸称自然和谐的艺术境界。
(3)读者的鉴赏,也只有通过对意境的涵泳品味才能领悟作者寄寓在诗中的情感。 (4)皎然认为意境是诗歌创作的核心问题,是诗歌的基本审美范畴,是作者和读者的中间环节和媒介。
11.皎然认为意境的本质及审美特征是什么?
(1)意境的本质:皎然认为意境不是单一的结构体,而是诗人内在情思与外界物象两个因素组成的。他在两个因素中更强调情思的作用,认为情思是铸成诗境的主导力量。皎然所谓情思是指植根于由诗人气质、经历、教养、理想等而形成的艺术个性中的情感。并要求诗人把感情的社会性与诗歌的思想性统一起来,使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情调和趣味更高、更典型、更理想。
(2)意境的审美特征:其一,意境是贯注主观众象所构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图景、气氛、情调和韵味,是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化境,是意象与意象相互作用而产生新质的艺术空间;其二,读者在鉴赏时,只有透过景、风、色和语言文字等物质性的材料,才能领悟把握其内在心灵的东西,从而引发出丰富的想象和情味来。
(3)皎然简要而深刻地说明了诗歌艺术的审美特质,对后来司空图、严羽的有关理论产生了影响。
12、皎然的“自然”观
(1)自然是皎然标举的诗歌审美标准。
(2)他要求以诗人情兴为出发点,随着情兴的自然抒发造语取势,反对用事或使用典故,反对矫揉造作的文风。
(3)从自然出发,皎然特别提倡萦回盘礴、千变万态的体势。
(4)皎然提倡的自然,并非是自然主义的那种对客观的模拟照搬,而是出于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经过诗人千锤百炼后获得的一种艺术化的自然。
(5)他重视自然,但也非常重视艺术构思的作用,强调把“苦思”与自然和谐统一起来。 13、皎然的“复变”观
(1)复指复古,变指通变。复变,即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皎然反对把诗歌纳入复古主义的道路,反对偷语偷意,主张巧于借鉴,合理偷势。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