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运用并列式论述(横式结构)的经典文章 下载本文

运用并列式论述(横式结构)的经典文章

并列式结构的文章看起来布局紧凑,框架清晰,一目了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掌握作者写作的思想脉络,而且读起来有气势。其模式也好操作,是快速学好考场作文中最简单的形式。既然是并列式结构,在构思的时候,就要明确分论点,想好段首语。 【佳作示例】 善良?丰富?高贵 周国平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

看到医院拒收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穷人,看到商人出售假药和伪劣食品,制造急性和慢性的死亡;看到矿难频繁,矿主用工人的生命换取高额利润;看到每天发生的许多凶杀案,往往为了很少的钱或很小的缘由夺走一条命,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 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

看到今天许多人以满足物质欲望为人生唯一目标,全部生活由赚钱和花钱两件事组成,我为人们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丰富。

丰富,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是上天赐给万物之灵的最高享受,为什么人们弃之如敝屣呢?上天的赐予本来是公平的,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精神需求。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

看到有些人为了获取金钱和权力毫无廉耻,干任何出卖自己尊严的事,然后又依仗所获取的金钱和权力毫无顾忌地凌辱他人的尊严,我为这些人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高贵。 高贵,曾经是许多时代最看重的价值,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现在似乎很少有人提起了。今天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知尊严为何物,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源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经看不出丝毫人的品性。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正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人应该做精神贵族。

我听见一切时代的哲人在向今天的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

善良,丰富,高贵——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为人的品质,我期待今天更多的人拥有它们。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1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

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凄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选择适合你的事业,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春笋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

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手指圈划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指挥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辽阔啊! 春晚的笑声 陈鲁民

“笑一笑,十年少”。生活中不能没有笑声,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更是一次全民笑声的大荟萃。春晚最重要的是语言类节目,其首要指标就是笑声,笑声多少是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导演组规定,语言类节目,必须是一开场就要带来笑声,每个节目必须有大笑若干次,小笑若干次,否则就失败了,这都是合情合理的。可以说,笑是春晚的导演、编剧、演员追求的最高目标。

可是,笑也有很多种,并不是有了笑声就一切都好。我们的节目需要带给观众的是健康的、阳光的、善意的、自然的笑,而不是低俗的、廉价的、暧昧的、强挤出来的笑。

譬如,靠嘲弄自己或别人身体缺陷的笑。在节目中嘲笑李咏的脸长,潘长江的个矮,葛优的秃顶,毕福剑的眼小,都能引起笑声,也确实已被用过多次,屡试不爽。在《找保姆》节目里,冯巩一上来先拿李咏开涮:“‘驴脸’的称呼是随便能给你的啊,那个称呼永远属于主持人李咏,那个长度,非‘长’6+1啊!”这样的笑,就是不健康的笑,导向也是不好的。如果在国外,可能会引发异议,甚至被起诉。赵本山当年在美国演出二人转时,因演员扮相滑稽丑陋,讽刺残疾人、肥胖者和精神病患者,遭到一些美国观众及舆论的猛烈批评。普遍认为赵本山小品中的包袱和笑料,无不来自于对病残人群的嘲讽和挖苦,把自己创造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

靠占别人便宜的笑。主要是一些相声节目里,两个演员绕来绕去,最后抖出个包袱,或者一

个被巧妙地比喻成了驴、猪、狗一类的动物,或一个成了另一个的大爷或叔叔,或者一个被戴上绿帽子,也能带来阵阵笑声,这样的笑,就有些低俗,最多是傻笑。无怪乎这些年相声一直不太景气,因为包袱和笑料都难上档次。回过头来再听听侯宝林大师的相声,何其干净、高雅而又巧妙无比,那真是字字珠玑,百听不厌,相声后辈为什么不能学学呢?

靠嘲笑弱势群体的笑。弱势群体是社会上最需要同情的一批人,他们生活困窘,收入低下,度日艰难,不仅需要在经济上向他们施予援手,在精神上也需要受到尊重,使他们保持应有尊严。春晚已多次有意无意地在节目中露出对他们的嘲弄之意,譬如冯巩在《公交协奏曲》中的台词:“以前我媳妇不爱干活儿。自从输了血之后,嘿,两袋大米10棵白菜,扛着上八楼了!后来一打听啊,输血的那几个农民工哥们儿啊,是搬家公司的!”由此带来的笑就是浅薄无聊的笑,说严重点,是无心无肺的笑。

靠奇异装束打扮引发的笑。在小品《装修》里,林永健女扮男装,浓妆艳抹,妖里妖气,扭扭捏捏;而赵本山那种“走路不正,歪戴帽子,衣着不整,猥琐拘束”的农民形象则已经在春晚折腾了20年,不光农民兄弟看了不舒服,我们看了也不自在。靠这种丑化形象剑走偏锋的办法来引发的笑声,就没有一点“技术含量”,是廉价而没有价值的笑。春晚如果还是靠这种“原始”办法来制造笑声,那真是有些黔驴技穷了。

春晚需要欢歌笑语,也需要格调不俗;需要取悦观众,也需要引领风尚。因而,希望我们的导演、编剧、演员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精雕细琢,千锤百炼,努力带来一些高水平的、雅俗共赏的笑声,让全国观众在除夕之夜开怀大笑,在笑声中领略生活的甘甜,在笑声中憧憬美好的明天。 读书乐

人们常把求知勤学叫作“寒窗苦读”,而我大不以为然。读书之乐,不一而足;苦诚有之,乐亦无穷也。我虽年方十六,却也已读了十多年的书,自谓读书有三乐”。

一曰释疑之乐。人是万物之灵,是已知万物中唯一有思想的生灵。既然有思想,就不免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生出许多疑问来。然而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不可能解决所以的疑问,有疑而不解,岂不令人遗憾?“丈夫当日知其所亡”,这就是必须借助于读书了。读一本书,就像有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人在帮你打开心中的疑惑。有时一个令你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却通过读一本书而被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于是郁结在心头的疑问烟消云散。 二曰启思之乐。“书籍是人类智慧的钥匙”,如果把人的创造力比作一座蓄水池的话,那么书就是泄水的闸门了。历史上有很多创造发明正是受了书的启发,例如当年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正当他在苦苦寻找一种新型抗生素时,他偶然读到了几十年前的一本关于抗生素的书,里面提到了一种能消灭细菌的霉菌,不久以后,青霉素问世了。当然对于我们大多数的人来说,读书或许还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但仍极具启迪作用。比如读《世界之谜》,书中的一连串的问号把你带到了一个无比美妙的未知世界,由此你的智慧得到了启迪和发展,这不是读书的妙处吗?

三曰神游之乐。这世界的确是太阔大了。大至宇宙,小至原子。远的不用说,就连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各地的佳境名胜,在人短暂一生中游历殆尽也是不可能的。这时,书又成了一种最理想的交通工具,上天入地极大至微,只要是人类思想所及的地方,他便能带你畅游一番。佳境在目,歌声若闻,山水皆伸手可及,这又是读书一乐。

当然,读书之乐不止这三种,又如正己之乐,知理之乐,可谓不可胜数也。诚然,有乐也必有苦,然苦能生乐,又何苦之有? 读书三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一首《读书有感》,寥寥数语便道破了读书的底蕴和美妙,说出了阅读中那份难以言表的收获和快乐。我乃凡夫俗子,无他嗜好,惟闲暇捧读并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