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波罗蜜多讲记 下载本文

你们看看,自己也好,别人也好,若是没有断十种恶,没有行十种善,连人天的福报都得不到。连人天的福报都修不出来,修行还有用吗?佛讲,如果想修人天的福报,先断十种恶,行十种善,在这个基础上,多修上供下施,多做善事,多做义工。在佛法里,这是最最下等的一种,真正的学佛人,不修这些人天福报。

但是佛也讲这个,如果想修人天福报也可以。佛把这个方法也教给我们了。说实话,这不是他的任务,但是佛慈悲,他知道众生有各种根基,肯定也有求人天福报的。但是佛把这个排在最后面了,这叫下士道。在佛教里,这是最最下等的一种。

然后是中士道,别解脱。他知道六道轮回犹如火坑,一处也没有安乐,不管是三恶道还是三善道,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都逃不出痛苦的范围。一心希求解脱,寻求解脱,这种人是中等根基,也叫中士道。

你是这种人吗?佛法就像镜子,用它来照自己,自己是哪种根基的人,自己的意乐在哪里?别糊里糊涂地学佛。若是你不想继续留在轮回里,真心实意地寻求解脱,摆脱轮回,那你就修出世间法,先把出离心修出来。

对轮回、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念与贪着,日日夜夜真心寻求解脱。有没有出离心就拿这个来衡量,这就是出离心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去修无我的智慧,去断一些粗大的烦恼,就能获得声闻和缘觉的果位。声闻主要是修四谛,缘觉主要是修十二缘起。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解脱,在出离心的基础上,修四谛,修十二缘起,才能得到声闻和缘觉的果位。

还有一种是上等根基的,是求佛果的。为了众生能够解脱,自己要修持成佛,这种发心叫菩提心。你的功德、福德、智慧圆满了才能辗转法轮,才能摄受、救度众生。

我要成佛,要度化众生;我要成佛,要利益众生;我要辗转法轮,要有自己的教法。这个心量就大了,这叫上士道。上等根基的人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基础,然后修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学处。

愿菩提心的学处是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三种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学处是今天我们讲的,六度万行,就是六波罗蜜多。学修了这些,最后才能成就佛果,才能辗转法轮,才会有自己的教法,在自己教法下能度化无数的有缘众生。这叫上士道。

自己处在哪个阶段,处于哪个层次?自己首先要仔细观察自相续,仔细考虑应该选修什么法。是修人天福报,还是要解脱,还是要圆满佛果?把目标确定下来了,然后去努力奋斗。如果你想修人天福报,干脆点、别

耽误。出离心、菩提心,对你来说都不需要。你要到达的地方很近,抓紧时间,迈几步就到了,用不着买火车票,买飞机票。

如果你知道这是不究竟、不圆满的,不想再轮回,想摆脱烦恼与痛苦,不求人天福报,只求解脱,那你就准备好,先发出离心。这个不太远,但也不能步行,可以坐汽车、坐火车。先修出离心,有出离心的基础上然后再去修四谛、十二缘起,这都不难。

如果想成佛,但是光自己解脱也不行,宿世的父母都在轮回里感受痛苦,不能见死不救,要度化他们,为众生成佛。如果你是这种想法,那就要准备好了,这可远啊,坐火车都很难到达,只有坐飞机。这时候必须要发出来菩提心,在这个基础上再学菩萨的学处,那你就能达到目的了。

真的,别糊里糊涂的,先把目标确定下来,然后再去学修!我发现,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目标,没有自己的主见,跟着别人瞎跑!他人往东边跑,自己也往东边跑;他人往南边跑,自己也往南边跑。不要盲修瞎炼!你想得到人天福报不难,想解脱也不难,想成佛也可以,但是你得如理如法、依教奉行。佛教了你方法,你得按这个方法做,最后才能到达目的地。

今晚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六度之二:持戒波罗蜜多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持戒波罗蜜多,主要是讲戒律。戒律有好多种,这里主要讲断恶行戒、行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种。

持戒波罗蜜多,就是修持戒律。要断除一切恶,行持一切善,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善,什么叫恶。善恶的标准,因果的细节,只有佛法里才有,只有佛才能说明白,除了佛谁也说不清楚,即使说也只能说一些大概的,不是详细的、究竟的。佛讲的善恶标准也有好多种。世间、出世间,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都不同。

一般的断十种恶,行十种善,属于是世间的戒律。如果你能断十种恶,行十种善,就可以投生为人,或者转生为天人,享受人天的福报。断十种恶、行十种善也有属于出世间的,出世间的戒律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智慧。没有这些就不是出世间的,就不能解脱,不能成就,更不能成佛。

小乘里主要讲出离心。如果你对世间法有贪恋,为了世间的利益,所

做的一切都是恶。不贪恋世间的利益,不为世间的利益,而为了解脱,为了寂灭,所做的一切都是善。也就是说,只要是有出离心的摄持,所做的一切都是善;没有出离心的摄持,则都是恶。

大乘里主要讲利他心。为自己、自私自利,所做的一切都是恶;为众生、为他人,以利他心为主,饶益、利益众生都是善。——这是善恶的标准。

如果我们不懂得佛法、佛理以及这些善恶的标准,我们就无法能够衡量、分辨、取舍善恶。你所认为的善不一定是善,你所认为的恶也不一定是恶。我们现在经常以自己的一些想法、概念,说什么:“我很善良,我做了很多善事,怎么还不好呢?怎么还没有好报呢?他那么不好,造了那么多恶业,为什么还那么得意,还那么一帆风顺呢?”善恶很难分辨,尤其是好人、坏人很难分辨。佛在经中讲过,人有四种类型:内熟外不熟,外熟内不熟,外熟内也熟,外不熟内也不熟。

心里清净,表面上也清净,这叫内熟外也熟;心里不清净,表面上也不清净,这叫外不熟内也不熟。这两种人很容易分辨、判断;但是另外两种人却很难分辨。一种是外熟内不熟的:外表上很清净,很善良;但是内心不清净,不善良。还有一种是内熟外不熟:表面上不清净,不善良;但是内心是清净的,善良的。这两种人很难判断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善人还是恶人。

所以不能轻易判断别人,不能轻易判断善恶因果。刚才讲了,善恶因果关系,只有佛能彻底说明白,说清楚。除了佛之外,别人很难分辨,很难说清楚。有种人就是在怀疑因果,不相信因果。

佛讲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管我们是造善业了,还是造恶业了,过了千劫也不会浪费,到时候一定会成熟的。什么时候报,谁也说不清楚。我们的言行举止,包括每个起心动念,是善还是恶,我们也说不清楚。懂得佛法,懂得佛理,有一定正知正见的人,才能分辨,才能取舍。

所以还得学、还得修。首先要明白佛理,这个很重要。你不明白佛讲的这些道理,怎么分辨善恶?不会分辨善恶,怎么能取舍善恶?明理还是很重要的。

我经常跟大家讲,闻思修是有次第的。先闻思,有了足够的闻思然后再去修,才能成就。否则怎么修啊?没有足够的闻思,不明理,不知道佛讲的善恶标准,怎么分辨、取舍善恶呢?

在不同层次里,善恶有不同的标准。首先你要知道这些,然后看自己

的相续,看自己的修行在哪个位置,哪个层次上。如果你在世间的层次,你就以世间的善恶标准来衡量。如果你在出世间的层次,还要看是在小乘的层次还是在大乘的层次,在显宗的层次还是在密宗的层次。以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是在行善还是在造业。你判断别人、衡量别人的时候,你首先要知道他的境界在哪里,最起码要有他心通吧!你知道他的境界在世间的层次里,你就可以以世间的善恶标准来衡量他,看他是在行善,还是在造业。你知道他的境界在出世间,在小乘,你就拿那个善恶的标准来衡量他;如果他在大乘里,而且在密宗的境界,那你就拿那个善恶的标准来衡量他。

若是你没有这个能力,就不应该判断、评价,说别人的是非。这是在造业!你没有这个资格!因为第一个,你不知道世间出世间的、小乘大乘的、显宗密宗的不同境界,不同的善恶标准。第二个,你也不知道他的境界,他处在哪个层次。要衡量、知道他人的境界,你自己的境界必须比他还要高。高境界可以观察低境界,低境界无法观察高境界。

还说什么这个法师讲得好,那个法师讲得不好;这个法师如法,那个法师不如法。佛为什么要求我们既不赞叹,也不诽谤陌生师?因为这样容易造业啊!造业了就要承受果报,这个果报非常严重。若是你诽谤了一个具德的、有成就的圣者,这个罪过比杀害三界所有众生的罪过还大。为什么要造这么大的业?将来怎么承担这个果报呢?没有必要嘛!

不赞不谤,不要轻易去接触、亲近;不要轻易跟他学;不要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说他的是非;也没有必要舍弃他,他也是众生,你舍弃众生也是一种罪过。做为菩萨,舍弃众生就是舍弃菩提心。如果把菩提心舍掉了,怎么能成就呢?

我在这里给大家讲的这些善恶标准,是大概的、粗大的,还有很多细微的没有讲。我们先要明白、掌握一般的善恶标准,以及不同层次不同的善恶标准,然后再去衡量、分辨、取舍。佛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你们认为学佛有那么简单,有那么容易吗?要是有这么简单,有这么容易的话,就都成佛了。

有人认为:“我在学佛,我在修行!”实际上连善恶的标准都没有掌握,还不知道什么叫善,什么叫恶。小乘里怎么讲的,大乘里怎么讲的;显宗里怎么讲的,密宗里怎么讲的,都不知道,都弄混了。然后说:“他造恶业了,将来要下地狱;我在种善根,做善事,肯定会得到很多好报。”这样期待着,一个月过去了,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变化;一年过去了,还是

没有什么变化。就开始怀疑了:“我做了那么多善事,怎么还不得好报呢?怎么还不发财呢?怎么还过得这么不好呢?他那么恶,造业那么狠,怎么还没有报应,还那么一帆风顺呢?”

佛讲的因果丝毫不爽,不会有假的。刚才说的善恶很难分辨,因果也很难掌握。有现世现报的,有来世再报的,还有很多生生世世以后再报的。但不管是善还是恶,都不会有浪费,一定会报的。所以不要怀疑因果,不要诽谤佛。

都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没有学好,没有修好;是自己迷,不知道什么叫善恶。也许你做的不一定是善,也许他做的也不一定是恶。就像刚才说的,有内熟外不熟的——在表面上很凶恶,很暴躁,行为都很不正当;但是他的内心,在表面上能看得出来吗?以前很多大德高僧,在表面上都是下等种姓的人:有的是屠夫,有的是渔夫,有的是猎人,有的是妓女。佛菩萨为了救度众生,所化现的形象有各种各样的,就是在狗、猫、猪、牛当中,都有佛菩萨的化身。

我们经常讲,每十个修行人当中肯定有一个成就者,你能看得出来吗?以前有个人说过:“佛说了‘十个修行人当中肯定有一位成就者。’不对啊?我也不是,你也不是,他也不是,那个也不是。你看,没有嘛!”我们现在也和他一样。

在外表上看不出来,尤其是自己的境界还没有到那个层次。你自己的境界低,往上看不出来,只能往下看,比你低的里面肯定没有了;比你高的有的是,但是你却看不出来,就在那里瞎评论,以为没有,于是怀疑。

我们今天举办的这个观音法会,参加的人这么多,这里面肯定有好多——最起码也有十几个大成就者,你能看得出来吗?你看这个也不顺眼,看那个也不顺眼;看这个也不好,看那个也不好。“他也有烦恼、痛苦;他也有习气、个性。”就这样评论,在你眼里都不好。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心不清净啊!心清净的时候一切都是清净的,心不清净的时候一切都是不清净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自己的智慧不够。妙观察智是佛的智慧,一般的修行人有相似的妙观察智,但是你没有——你一点修行、一点成就都没有,你不仅没有妙观察智,连相似的妙观察智都没有,你没有“看透”的这个能力。所以就看不出来。

自己有习气、有个性,有痛苦、有烦恼;就觉得别人也有,都和自己一样。现在很多人都这么说的:他和我一样,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啊?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