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学复习重点 下载本文

养牛学

我国养牛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1、奶牛生产发展迅速2、黄牛、水牛比重较大3、肉牛生产稳步增加

养牛生产存在的问题1、生产水平低,人均占有量低2、养殖规模小,饲养管理水平偏低3、良种化程度低4、产品单一,档次不高5、环境污染严重 牛的生态适应性

1、温度:奶牛的最适温度为5-15C,在-1C-25C范围内,奶牛产奶量不会有影响,高温与低温相比,奶牛对高温更为敏感,当气温高于28C,奶牛将会产生热应激,产奶量将下降,公牛的精液品质降低,母牛的受胎率会下降。

2、湿度:气温在24C以下,空气湿度对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以及饲料利用率都没有明显影响,但当气温超过24C时,相对湿度升高,奶牛产奶量和采食量都下降,高温高湿条件下,奶牛产奶量下降,乳脂率减少。 牛的消化特征

1、口腔:牛无上切齿,其功能由坚韧的齿板代替,牛舌长而灵活,可将草料送入口中,舌尖有大量坚硬的角质化乳头,这些乳头有助于收集细小的颗粒料,牛的唾液腺很发达,能分泌大量混合液体,有助于消化。犊牛有20枚,成年牛有32枚牙齿 003 上切齿+上犬齿+前臼齿

0

0

0

0

0

0

?

犊 牛: = 403 下切齿+下犬齿+前臼齿

0033 上切齿+上犬齿+前臼齿+后臼齿

?

成年牛: =

4033 下切齿+下犬齿+前臼齿+后臼齿

2、复胃:牛有四个胃: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瘤胃微生物还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饲料中的脂肪能降低微生物活性降低粗纤维消化率。

3、反刍:牛采食时非常粗糙,饲料未经仔细咀嚼即吞咽入胃,在休息时,在瘤胃中经过浸泡的食团刺激瘤胃前庭和食管沟感受器,引起瘤胃的逆蠕动,食团再逆呕回口腔,经过仔细咀嚼混入唾液,再吞咽入胃中,这一过程称反刍。

4、暖气:由于瘤胃中寄生大量的细菌和原虫,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乙丙丁酸)和多种气体(CO2、CH4、NH3等)导致胃壁张力增加,瘤胃由后向前收缩,部分气体由食管进入口腔吐出,称为暖气。

奶牛品种:荷斯坦牛、娟姗牛、更赛牛、爱尔夏牛 肉牛品种:夏洛来牛、利木赞牛、安格斯牛 兼用型品种:西门塔尔牛、短角牛

五大黄牛:秦川牛、延边牛、鲁西黄牛、晋南牛和南阳牛 牛的生产性能评定:不同生产目的牛,生产性能评定不同,奶牛主要看产奶量和乳脂率,肉牛主要看生长速度和屠宰率。

产奶性能评定:1、个体产奶量,一头奶牛一年可产5000-7000kg。每月测三次,间隔时间相等,推算该月产奶量,10个月相加,就是年产奶量,反映个体奶牛的产奶能力。 2、群体产奶量 成年母牛年平均产奶量和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 3、4%标准乳 FCM=0.4M+15M.F4、排乳性能包括排乳速度和四个乳区的均衡性。(1)排乳速度 中国荷斯坦牛排乳速度为3.61kg/分钟 (2)前乳房指数指一头奶牛前面两个乳区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率,一般在40-46.8%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1、品种 荷斯坦牛5000-7000kg,黄牛600-800kg,娟姗牛3500-4500kg。 2、个体3、胎次 3-5胎最高 4、初产年龄和产犊间隔5、日挤奶次数6、干奶期长短7、饲料结构与营养水平8、产犊季节与温度9、疾病 产肉性能评定

一、产肉指标及评定1、活重 停食24h,停水2h的重量2、胴体重 3、净肉重4、眼肌面积第十二、十三肋间眼肌的横切面积(cm)

二、产肉性能指标1、屠宰率:胴体重占活重的百分比。 2、净肉率:胴体净肉重占活重的百分比。

肉用指数(BPI):平均成年活重(kg)与体高之比,如肉用牛:公牛BPI≥5.6,母牛≥3.9。肉役兼用型:公牛BPI=4.6-5.6,母牛3.3-3.9。日增重

影响产肉性能的因素 1、品种国外品种日增重1000g以上,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