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11文言文阅读 下载本文

D. 颜真卿擅长楷书、草书,其楷书风格浑厚挺拔,用笔力透纸背。 【答案】1. B 2. C

3. (1)我看重他的为人,更喜爱他的书法,胜过对珍稀美玉(的喜爱)。

(2)(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 4. 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句意:天下不用姓名称而独称他为“鲁公”。后为奸臣卢杞所忌。颜真卿被派前去晓谕大义,因凛然拒降,终为敌所害。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B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2、A代词,代颜真卿/表诘问语气。B遗迹/送,赠给。C都是“厌恶”。D谋反/通“返”,返回。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益:更加。啻:止,仅仅。球:美玉,特指玉磬。达:实现。 4、C“只能把正直的言论藏在心里”错误,与原文“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不符。

【点睛】翻译:史书称颜真卿指严正执法,性格刚直而有礼,不是公正的言论、确当的道理就都不去想。天下人不用姓名称呼他,而只称呼他为“鲁公”。后为奸臣卢杞所忌,他让唐德宗下诏书派遣颜真卿去劝降李希烈,(因凛然拒降)终被敌人所害。再看他当时怒骂逆贼步入火中时的场面,是何等的壮烈慷慨啊!颜真卿生平喜欢正楷、草书,宋祁称赞他的书法“笔力遒婉”,如今再看颜真卿的遗迹,凝重沉郁,斜中取正,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力透纸背,笔墨纸间感觉到有一股生机勃勃的忠义之气。我看重他的为人,更喜爱他的书法,胜过对珍稀美玉(的喜爱)。

颜真卿仕历经元、肃、代、德四朝,虽到晚年仍坚持不懈保有爱国之心。因为曾经态度严肃,说些公道话,而被元载、杨炎、卢杞等奸人所嫉恨,被捏造罪名弹劾,或是被贬低、排斥,有七八次之多。(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李希烈造反,下诏书派遣颜真卿去劝慰李希烈,其他的官员听了都大惊失色。颜真卿拜谢皇命后就启行了。到了李希烈的住所,怒斥朱滔等人的利诱,并责骂李元平身受国家重任却不能完成使命。在庭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坑,准备活埋他,后又堆起干柴,想要烧死他,多种胁迫都不能让颜真卿有丝毫的害怕。经历了二十多个月,最终被绞死在蔡州。哎,自从平原太守(颜真卿)首倡大义,到现在才有人能够完成颜公您的遗愿的啊!但是能像颜真卿这样从容就义的,实在太难啊!

5、【2019中考·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之弟扬干乱行曲梁,魏绛①戮其仆②。晋侯怒,谓羊舌赤③曰:“合诸侯,以为荣也。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其将来辞,何辱命焉?”..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士鲂、张老止之。公读其书曰:“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不能致训,至于用钺。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亲爱也。吾子之讨,军礼也。寡人有弟,弗能教训,寡人之过也。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 ..

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与之礼食⑤,使佐新军。

(选自中华书局《左传》,有删节)

【注释】①魏绛:晋国中军司马,主管军法。②仆:指驾车的人。③羊舌赤:与后文的士鲂、张老同为晋国大臣。④公:指晋侯。⑤礼食:国君在太庙宴请臣子。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失也 失:耽误 .B. 其将来辞 辞:陈说 .C. 吾子之讨 讨:处罚 .D. 子无重寡人之过 重:看重 .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见于司寇 A.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B.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C.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D.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侯在曲梁举行盟会,大会诸侯,扬干扰乱了军队行列,魏绛杀了他的车夫。 B. 魏绛不惧晋侯问罪,主动来见晋侯,却遭将士伏击,幸得士鲂、张老二人解救。 C. 魏绛认为军中将士要服从命令,宁死也不应触犯军纪,所以一定要从严治军。 D. 晋侯了解了魏绛心意后,承认了自己的过失,不但没有杀魏绛,还重用他。 4. 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答案】1. D 2. C 3. B

4. 魏绎没有二心,侍奉君主不躲避危难,有了罪责不逃避惩罚。

【解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尝”是“曾经”;“方”是古今异义词,“才”的意思。语句“子无重寡人之过”中的“重”是“重新,再次”的意思,不是“看重”。故答案为D。

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的意思是:我的罪很重,哪里敢不服从刑罚而使君王发怒?就让司寇判我死罪吧。据此,正确的句读是: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故答案为C。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依据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对作答。依据“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的意思是:魏绛就到了,交给奏事官一封信,就要用剑自杀。故B项中的“却遭将士伏击”的理解是错误。据此,答案为B。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贰志(二心)、事(侍奉)、辟(通‘避’,躲避)、刑(刑罚)”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晋侯的弟弟扬干在曲梁扰乱军队行列,魏绛杀了他的车夫。晋侯发怒,对羊舌赤说:“我认为召集诸侯会盟是荣耀的事。现在扬干被羞辱,我们何时受过这等羞辱?我一定要杀掉魏绛,不要耽误了!”羊舌赤回答说:“魏绛没有二心,侍奉君主从不躲避危难,有了罪责也不逃避惩罚。他会来陈说情况的,何必劳驾您下命令呢?”话刚说完,魏绛就到了,交给奏事官一封信,就要用剑自杀。士鲂、张老劝阻了他。晋侯读他的信,信上说:“我听说军队以服从命令为武,军人做事以宁死不触犯军纪为敬。您召集诸侯会盟,我怎么敢不恭敬?君主的军队不服从军令,办事的人不严格执法,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害怕自己因不严格执行军法而犯死罪,所以惩治了扬干,这罪过无可逃避。事先我没能进行教导,以至于要动用

大刑。我的罪很重,哪里敢不服从刑罚而使君王发怒?就让司寇判我死罪吧。”晋侯光着脚跑出来,说道:“我之前说的话,是因为宠爱自己的兄弟。你处罚扬干的车夫,是执行军法。我有弟弟,却没有教导好,这是我的过错。请你不要让我再次犯错,拜托你了!”

晋侯认为魏绛能够用刑罚来治理百姓,就在太庙宴请魏绛,并让他担任新军副帅。 6、【2019中考·湖北咸宁】文言文阅读

陶侃少孤贫。建兴三年,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①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太宁三年,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②荆、湘、雍、果四州请军事。判州刺史、荆州士女③相庆。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遺,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④也!”

侃在军四十一年,明毅善断,识察纤密,人不能欺;自南陵迄⑤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注】①甓(pì):砖。②都督:统领。③士女:泛指百姓。④弃:放弃。⑤迄:到,至。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自劳耳(使…劳累) .

C. 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放弃,含弃) .

B. 常语人日(告诉) .D. 明毅善断(善于) .

2. 下列选项中的“于”和例句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朝运百甓于斋外 A.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 皆以美于徐公

B. 不求闻达于诸侯 D.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3. 下列対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侃对自己要求严格,不贪图安逸清闲,常常早上把砖从书房运出去,晚上又运回来 B. 从“荆州刺史、荆州士女相庆”,可以看出陶侃为官深得人心。 C. 陶侃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但他治军严谨,反对不正之风。

D. 陶侃办事严肃认真,为人精明果敢,观察事物细致周密,别人欺骗不了他。 4.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

(2)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

【答案】1. C 2. A 3 C

4. (1)陶侃秉性聪明机敏,对人恭敬,做事勤恳,整天并拢双膝、端正地坐着。 (2)活着的时候对于社会没有什么好处(或贡献),死了后对于后世没有留下好名声。

【解析】1、C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军府众事,检摄无遗”中的“遗”:疏忽,遗漏。整句意思:营暑里许多的事情,检查管理,没有疏忽遗漏的地方。

2、A选项中的“于”和例句中的“于”意义相同。都是介词“到”之意。B介词“在”。C介词“比”。D介词“向”。

3、C対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陶侃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与原文不符。原文没有这个意思,属于无中生有。从文中分析,陶侃在生活上是个很严谨的人。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终日:整天。危:端正地。益:好处。闻:闻名,此处可译为“留下好名声”。 译文:

陶侃年轻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晋愍帝建兴三年(315),陶倪在广州刺史任上比较空闲,常常早上运一百块砖到书房外,晚上又把砖运回书房里。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陶侃回答道:“我正要努力去恢复中原,过于清闲安乐,以后恐怕担当不了重任,因此要使自己筋骨劳累。”

晋明帝太宁三年(325)五月,任命陶侃为征西大将军,统领荆、湘、雍、梁四州军事。荆州刺史,荆州地方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互相庆贺。陶侃秉性聪明机敏,对人恭数做事勤恳,整天并拢双膝、端正地坐着,军府里许多的事情,检查管理,没有疏忽遗漏的地方,也没有一定的空闲时间。陶侃经常告诉别人说:“古代治水有功的大画是位圣人,他尚且爱惜每一寸光阴,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应当爱惜每一寸光阴,怎么可以只图尽管玩乐、过度喝酒以至大醉呢!活着的时对于社会没有什么好处,死了后对千后世没有留下好名声,这是在放弃自己啊!”

陶侃在军队里工作了四十一年,精明果敢,善于判断,观察事物细致周害,别人不能欺骗他;陶侃管辖的地方很多,从南陵一直到白帝城,方圆几千里内都很太平,甚至东西丢失在路上也没有人拾为己有。 7、【2019中考·湖北襄阳】文言文阅读。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②,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