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读书笔记 下载本文

新媒体概论读书笔记

【篇一:新媒体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 二、全文框架

研究缘由 事件背景及过程 案例分析 研究结论 三、逻辑线索 (一)研究缘由

风险的知识建构是一个知识争议的过程,知识争议涉及话语表达。风险界定特别有赖于

专家知识的鉴定,专家是知识争论的核心角色,普通公众对风险的判断虽往往依赖於具体的

日常经验知识,但最后总是通过自身的经验知识与专家提供的科学知识相验证,信任与其经

验知识相一致的专家意见。公众社会参与和表达的扩大是改变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优先选择

之一。如何扩大公眾意见表达的渠道,这实际意味着公众话语权如何实现,这正是本研究关 注的焦点。

(二)研究路径 (三)案例分析

特仑苏(omp)风波与知识争议回顾 1.特仑苏之争话语文本分析

4.网名信任表达中的专家话语权 四、结论

五、心得体会

(一)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1. 广泛的搜集材料,抽取科学合理的样本,然后有序、有目的组织材料;

2. 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合理的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保证逻辑清晰,论证严谨;

3. 论证过程,可以多学科知识交叉,保证论证的全面性。

(二)关于“风险的知识构成”一点思考 这种过程,伴随着争论和探讨,是科学知识下放与民众的实际感知相结合的一个过程。

而整个知识的构建,也建立在已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由于人的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

所以风险的知识建构也不代表着就完全科学正确,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当下

对风险的认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是谬误的风险。风险中知识的建构,是科学知识与民众 意识想结合的一个产物。

(三)关于论文不足的一点思考《解码新媒体》读书笔记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媒体”这个词在大家的视野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以前的印 象中,提到新媒体首先就会想到手机和互联网,但这本书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深 入浅

出的为初识新媒体的读者介绍了当今的新媒体的种类和典型代表,也纠正了我一直以来 对新

媒体片面的了解。 结构梳理: 1.绪论:

第一部分,从最早的东方的算筹算盘,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计算钟计算器, 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到今天的第四代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作者从源头详尽挖掘了如今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计算机的家族历史。

第二部分,文字和书写工具以及现代印刷术等的发明,使人类传播的范围和效率都大 大提高,而互动性则几乎为零。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发展起来的网络传播 则引

起了传播的回归——“大众化”传播向个性化传播回归,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回归, 中

央集权的传播向自由平等的传播回归。 2.因特网的诞生和发展

首先,作者用通俗的语言为读者解释了抽象的因特网定义,即基于tcp/ip协议基础之 上的用来连接全世界所有计算机网络的服务。接着,介绍了因特网为了适应冷战需要而 被设

计的初衷,直到1990年冷战结束,因特网也完成了从战争机器到为全世界人类服务的通 信

平台的转变。

在计算机网络从军事科研领域走向大众的过程中,usenet即新闻组功不可没,我觉得 当时的usenet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经常用到的网络论坛,俗称bbs的雏形,面对新闻组带 来

的海量信息,网络用户怎样来组织和挑选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呢?万维网的诞生为网络用 户快

速获取信息提供了条件;而yahoo!和google等搜索引擎的发明,让用户从信息的汪洋 大

海中找打自己所需的内容变得易如反掌,直到今天,yahoo!和google仍然是广大网络 用户

常用的搜索引擎工具。

在网络大潮席卷世界之际,中国在1994年也终于正式接入因特网,1995年5月17日,邮电部向全社会开放因特网服务,从此中国的因特网进入了市场化的发展阶段。随着网 民数

的开发成为网络上人际交流的主要工具。 因特网走入中国,传统媒体也开始张开怀抱拥抱因特网,1998年12月1日,新浪网成 立,在新闻报道上充分彰显了网络传播的优势,让传统媒体感到了压力,越来越多的传 统媒

体借鉴了商业网站的做法,同时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和采编力量优势, 进一

步与网络传播融合,中国的网络新闻一步步走向成熟。 3.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从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机,从无声到有声,从数字高清到超高清;从背投电视到平板电视,作者从技术发展方面详细地讲述了电视机的发展历程,预言了电视机的发展趋势,

大型化和微型化,充分说明了电视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电视机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 依然

是大多数人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印证了默多克在上世纪末所说的:“新媒体的崛 起

4.新兴电视技术——数字电视首先,通过比较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制作传输方式的差别,体现了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信号不易受到干扰,稳定可靠,传输质量较高的优点。然后就数字电视在全世界的发展 做了

详尽的介绍。 接下来介绍了数字信号发展至今最具价值和代表性的技术——流媒体技术,它把实时性、

交互性这两个重要的数字媒体特性带给了电视。常见的流媒体应用主要有:视频点播(vod)、

视频广播、视频监视、视频会议、远程教学、交互式游戏等等。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网络电视(iptv)的发展,目前人们大致用两种方式享用iptv,

一种是利用上网的个人电脑,一种是通过网络机顶盒加普通电视机。 数字化电视的卫星传输,使得dmb技术,即移动电视的的大发展,“电视长了脚,跟着观

众跑”是移动电视最生动的写照。如今全国各地的公交车上已经开播了移动电视,全新的数

字技术,最终把我们从实践和空间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5.手机带来移动新时代由手机电视引入二十世纪的伟大发明——手机。由最开始的有大砖头之称的世界上第一

部手机摩托罗拉dynatac 到如今又轻又薄的触屏智能手机,短短二三十年,无论从外壳还是

功能手机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手机之后,人们的交流和沟通都变得无比的便捷,只要拿起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

和朋友联系通话,而手机短信功能的开通更是成为了当代中国极具特色的一种人际传播方式。

手机短信不仅可以作为通信手段,联络载体,而且可以成为公共事务的发布平台,成为广播

电视受众参与节目表达自我的途径。“第五媒介”,手机不仅可以作为新闻传播平台,它还能把每个人变成传播者。人们能第

一时间通过短信,彩信,网络等载体发送出去,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原本由传统媒体

一手掌握的新闻报道的制作过程,改变着“新闻”的定义和“传媒”的生态。

6.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是迄今为止最能体现网络媒体互动性特征的应用。在游戏里你可以当一个反恐

精英或者恐怖分子,一个没结婚的玩家,在游戏里可以体验恋爱婚姻甚至生儿育女。游戏与

网络紧密相关,许多游戏都是依托于因特网或局域网,游戏玩家可以在网上支付相关费用,

在网上进行游戏装备交易,在网上体验爱恨情仇,在网上成就人生理想。同时,游戏也是用

户忠诚度最高,排他性最强,用户同质性最高,用户资料最易获取的媒介之一,所以将网络

游戏作为广告发布媒介,是许多广告商的选择。 作者提到了“教娱游戏”这种寓教于乐的严肃游戏,就是把属于娱乐的电脑游戏真正应 用于教育医学训练宣传国防等领域,同时保持游戏的娱乐性。 7.web2.0时代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读书笔记《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宫承波主编. —2版.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10

什么是新媒体?关于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

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p.goldm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evr)

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

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所谓新传媒,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

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

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