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外科学) 下载本文

肛查:前列腺增大约鸡蛋大小,中央沟消失,轻压痛。舌淡苔白,脉沉弱。 答:

诊断:前列腺肥大。

诊断依据:A.小便点滴不爽10天;B.肛检,前列腺增大约鸡蛋大小,中央沟消失,轻压痛。 辨证分型:肾阳不足型。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附片、肉桂、熟地、茯苓、泽泻、枣皮、淮山、牛膝。

7、吴某,女,41岁,工人,1996年3月15日就诊。

诉:胸胁部出现疱疹,伴刺痛4天。4天前,感发热恶寒,全身不适,继而在右腰胁部出现小水疱,带状排列,刺痛,不能入睡,伴发热,口干,小便黄。 查:右腰胁部可见绿豆大水疱,排列成带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答:

诊断:火带疮或带状疱疹。

诊断依据:A.胸胁部出现疱疹,伴刺痛4天;B.伴查见右腰胁部绿豆大水疱,排列成带状。 辨证分析:由于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外溢肌肤,故见水疱;气滞湿阻故刺痛;发热、口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内热盛。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生地、车前草、泽泻、山栀、木通、当归。用青黛膏或二味拔毒散外敷患处。

8、王某,男,16岁,学生。2005年5月13日就诊。

主诉:左大腿下段疼痛,伴高热7天。7天前患者感左大腿下段剧痛,尤以夜间为甚,左下肢不能活动,伴发热,恶寒,全身不适,口干,大便结,小便黄。

查:左下肢下段近膝关节处稍红肿,压痛明显,股骨下段有叩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答:

诊断:急性附骨疽。

诊断依据:A.左下肢疼痛7天,不能活动;B.检查时见左下肢股骨下段有叩痛;C.伴高热、恶寒、口干等全身症状。 辨证分型: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化瘀通络。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五神汤。黄连、黄柏、山栀、银花、牛膝、地丁、车前子、茯苓。可用如意金黄散或玉露散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