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模拟试卷B及解答 下载本文

《供应链管理》模拟试卷B及解答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打“√”,错打“×”

1.系统的效率是由瓶颈资源决定的,所以它的生产时间决定了系统的生产率;它所损失的时间,也就是系统损失的时间。(√)

2.研究库存流程就是为了分析哪些环节可以影响库存量的大小;进而改进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减少企业成本。(√) 3.供应链中物流要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双向的流动,而信息流的运动仅仅是一个方向。(×) 4.完美订货就是所订购的货物要按照时间要求,完好无误的运送到正确目的地,同时也必须保证与货物相关单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JIT是一种推动式的管理方式,它需要从最后一道工序通过信息流向上一道工序传递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看板。(×)

6.推动式(push)供应链是以企业获得订单为前提的。企业根据所获得的订单来进行生产,所以又称之为“客户导向”或“订单导向”。(×)

7.生命周期较长产品在供应商选择、关系构建及产品和流程设计方面所需交易成本较低。(√)

8.对于中期需求而言,要求合作伙伴能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和增值率,因此最好选择战略性合作伙伴。(×) 9.“瓶颈资源”,它是指这个“资源”的能力大于或等于达到一个目标所需要的能力。(×) 10.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前置时间是指从接受订单到收回现金的时间。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前置时间就是从发出订单到收到货物的这段时间。(×)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一般来说,产品都会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到衰退期。 2.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涉及三个方面:兼容性、能力和投入。 3.供应链图反映了物料和产品在供应链中流动的过程和活动时间。 4.供应链的主要特征有:复杂性、动态性、面向客户需求、交叉性。 5.敏捷制造区别于其它生产方式的特点是:虚拟企业与虚拟制造。 6.对供应链企业来说,客户价值会通过收益指标和成本指标来权衡。

7.流程分析的方法有:成本导向的流程分析方法、时间导向的流程分析方法、重组性的流程分析方法。

8.供应链成本核算中的三个成本层次为: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

9.从客户服务方面来看,影响客户价值的因素主要包括:服务、产品、成本、时间。 10.价值活动主要有两类;即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供应链管理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它是一种从供应商开始,经由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客户的全要素、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其目标是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

2.前置时间

——从客户角度来说是从订单发出到收到货物的这段时间,从供应商角度来看指从接受订单

到收回现金的时间,也就是指从最开始用生产资金购买原材料到最后收到客户与付货的总时间。

3.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包括“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谈判、签约、激励、监督履约等的费用。交易成本指市场交易中的寻找交易对象、签订交易契约、监督、执行和履行契约、建立保障契约履行的机构等,能使市场顺利进行所需要的费用或付出的代价。 4.看板管理

——指为了达到及时生产(JIT)方式控制现场生产流程的工具。及时生产方式中的拉式(Push)生产系统可以使信息的流程缩短,并配合定量、固定装货容器等方式,而使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动顺畅。 5.客户价值

——即发生在购买活动或相关行为之后的总收益与所发生的总成本之间的差别。 四、术语翻译(每小题2分,共 10 分) 价值链 Value Chain

供应链合作关系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 客户终生价值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前置时间 Lead Time

全球供应链 Global Supply Chain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1)相同特征:精益和敏捷制造模式都强调利用市场知识、集成供应链和缩短产品交货期,这三个特征都是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基础。

(2)相似特征:重要程度比较接近的两个特征是消除浪费和供应链的快速重构。精益生产要求消除一切浪费;而敏捷制造意味着生产过程能够对市场信息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强调对生产过程的快速重构。

(3)不同特征:明显不同的特征是生产模式的健壮性和要求对产品需求的平稳性。敏捷制造商必须能忍受各种变化和干扰,利用需求波动使利润达到最大化;而精益生产通过市场知识和信息、前推计划使需求稳定。采用精益或敏捷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产品品种的多样性(或变型程度)和生产批量。

2.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如何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 答:建立信任:信任对于合作的企业是至关重要。

共同愿景和目标: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需要了解相互的企业结构和文化。 共同利益和需要:共同利于是合作关系的基础。 高层主管的支持:承诺也必须从高层开始。 信息共享和沟通畅通:信息是企业合作的纽带。 能力:供应商必须具备正确的技术和能力。 变革管理:变化带来压力。会导致关注点的转移

其他制约因素:良好的愿望,柔性、解决矛盾冲突的技能,有效的技术方法,资源支持,供应链绩效评价。

当然,上述因素都不是孤立地影响合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一起产生制约作用。要建立和保持有效的合作关系,必须综合全面地考虑各个因素以及相互制约关系。找出供应链合作中的“瓶颈”企业,最大限度的提高供应链效率。 3.如何理解供应链的全球性? 答:全球化供应链的发展动因有:

(1)技术进步是全球供应链产生的客观基础。 产品结构日益复杂化。

运输成本不断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2)全球市场的驱动力。

(3)全球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包括有行业间分工,形成了以垂直分工为特征的国际分工合作体系,行业内分工以及产品内分工即全球外包,海外外包等。 全球供应链同样面临着两方面挑战:

(1)全球市场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少产品需要根据本土化进行变动。

(2)如果没有高水准的协调能力,管理复杂的全球供应链只会引起成本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