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 下载本文

第一篇:传播学原理

第一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气味、发光、超声波、动作、声音 人类语言的特征:从说话或话语谈起(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单位明细,分层装置系统及其驱动机制组合与聚合。

.递归性。可以采用一条规则进行无限递归,从而理论上可以形成无限长的句子。 .生成性。能创造出别人没有说过,且他没有听过的句子 .约定俗成、多样性、复杂性与可变性。

.遗传的心智、大脑分区,单侧化,左半球分域。

这四方面特征却包含着极其简要、经济的规则,规律及其有限的构建材料。这就是语言——看不见的嘴。

二、人类传播的发展历程

口语传播阶段: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传播者是说话人,通过口腔发声并运用特定词语和语法结构及各种辅助手段向受传者(谈话对象)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或沟通、劝说活动,通常采取面对面的方式。 影响口头传播有语调的升降、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大小。

口语传播阶段特征是:信息较少,且零散、无序;传播媒体原始简单;传播方式是口耳相传;使用的感官主要是听觉。

文字传播阶段:文字传播让异时、异地传播成为了可能,大大提高了传播的广度和范围。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史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

文字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信息量日益增大,并从零散逐渐到系统,从无序逐渐到有序;传播媒体逐渐多样,除了口语、印刷书外,普通教具也日益普遍使用;传播方式除了口耳相传,又有了读写训练;传播过程中感觉的重心,从耳朵转到眼睛,从听觉转到了视觉文字传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从而引发了教育上的巨大变革,它大大扩大了教育的对象,使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大大增加,把知识传播的更久更远。

()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

()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在时间上传之久远;

()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印刷传播阶段:文字虽然保留了语言信息,但是人工手抄无论如何形不成规模传播,手抄的文字一定程度可以变成一种很容易禁锢的信息。于是,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世纪,我国宋朝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完成了人类信息传播革命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人类第一次具有了大批量、高速度复制信息的能力。

()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印刷媒介包括:印刷术和印刷品; ()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同步; ()在这一阶段,新闻事业兴起。

电子传播阶段:电子传播,即“媒界”,英文“”的音译,是指在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中,突破传统媒体介质,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传播形式为一体,又融合了最新的有关互联网、通信、数字媒体、应用软件等技术,而产生的一种体全新的媒、数字信息生产加工和传播方式。

电子传播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电影、电视是视听复合符号的信息传播,二是影视提供的直观性是空前的真实与虚假的混和,三是与语言文字、印刷术的发明不同,电影、电视从它们诞生的那天起,就属于大众传播媒体,具有世界性与商业化的倾向。

()电子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传播学中指的是后者;

()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网络传播阶段: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的网络传播,是一种完全新型的信息传播活动,它有许多不同于传统媒介传播的特点,其中主要有:

.各种传播形态并存。互联网络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集于一身。借助它不仅可以向全社会进行开放性的大众传播,而且可以作“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如电子邮件、网上通话、网上短信)、小范围的群体传播(如讨论组、聊天室等)、组织机构或单位的组织传播(如群发电子邮件、各单位内部的局域网运作)。

.多种传播方式并举。互联网络是电脑、电视、录音机、电话机、游戏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的性能的总汇,或者是说是各种传统媒介的大熔炉,它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性的传播方式综合在一起。它又将文字、口语、音响、图表、图片、图像等各种传播形式汇于一体,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自如地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或者让几种形式并举,做到图、文、声、像并茂,真正实现多媒体的传播。

.高度的交互性。这是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印刷传播、电讯传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这种传播中,传受双方存在很大的交互性。它们的角色位置可以方便地、频繁地交替互换。网上的传播者往往也充当受传者,受传者也往往充当传播者,此时此地是传播者,彼时彼地又是受传者。在网上设立网站或数据库的机构、媒体或个人,固然是传播者;但他们为了传播,往往通过网络进行采访、询问、调查、检索,这时的他们便是受传者。在网上浏览、检索的一般用户,固然是受传者,但他们不仅有很大的寻觅信息的主动权,而且他们随时都能充当传播者。他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别人传送信息和观点,他们可以向新闻讨论组、向公告板传送信息或观点,他们还可以设立个人网页,发布信息或观点,吸引他人来访问。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蒂所言:“在网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

.高度的灵活性。网上传播和接收,都极具灵活性。一方面,凭借一台联网的电脑,传播者可以随时随地传送信息,受传者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收看或调阅任何已进入网络的信息。这就是网络传播的五个:。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同其他任何人交流任何信息。另一方面,网络传播允许实时同步和非实时异步的自由选择和转换。广播电视是以共时性、同步性为特点的。人们在接受广播电视信息时必须与它的播送同步,要按照它们的节目播送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时间。而在网络传播中,参与者既可以处于同步接收状态,如、类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也可以不同时处在传播的情境中,如过时信息的检索、电子邮件的使用等。于是人们有了在使用媒介时自主安排时间的能力,人们的传播活动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基于网络传播的上述特点和优势,它在问世之后便倍受各国政府和广大公众的重视和关注。如今它已成为人类传播领域极为重要的新兴力量。

第一个阶段:口语传播时代

、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

、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同时,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符号系统思维社会)

局限性:第一,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第二,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在没有诸如电话等口语媒介的情况下。它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时空局限

第二个阶段: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重要意义——第一,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

第二,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第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局限性: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一部书抄写多册,耗费大量时日和人力。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第三个阶段:印刷传播时代

重大贡献:(试述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带来的巨大影响.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个阶段:电子传播时代

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还另具两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后人-听观-音容笑貌)。使文化传承的内容更丰富,感觉更直观,依据更可靠.一句话,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电子信号的传输也实现了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发展.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

问题:试述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