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分析 下载本文

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分析

英语(国际商务管理)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于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的文秘、翻译、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同时也适合于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工作等工作。 商务英语就业前景:

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英语人才,尤其是即懂商业贸易、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商贸英语人才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骨干人才、通用人才。

目前英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英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更加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与英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如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

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除了就业,英语专业的学生出国的机会也相对较多。不仅如此,学生如果在学习期间有了新的兴趣点,也凭借英语专业的基础,轻松地转到别的专业或考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 经贸及翻译方向毕业生能在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金融机构、商务管理公司、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高级宾馆酒店等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经贸文秘、英语编辑、英语记者、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也可在中学、中专、职高、技校和英语语言培训中心、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部门等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英语(国际商务翻译)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涉外机构、外资企业、银行、保险、海关、边防、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也可以选择留学、考研或国外就业。 英语翻译就业前景:

中国加入WTO以来已经迈开了国际化步伐,慢慢向国际接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与年俱增,就业前景是乐观的。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与世界经贸接轨并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对于外语尤其是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包括英语翻译、英语教育、英语日常运用方面的人才。而且,一方面从师资来源看,各大院校的英语教师在知识水平和教学综合能力等方面大都是英语专业的精英;另一方面从教学目标要求看,各大院校在英语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发挥专长,种种因素也在促进外语专业人才和国际交流类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

经贸及翻译方向毕业生能在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金融机构、商务管理公司、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高级宾馆酒店等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经贸文秘、英语编辑、英语记者、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也可在中学、中专、职高、技校和英语语言培训中心、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部门等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除了就业,英语专业的学生出国的机会也相对较多。不仅如此,学生如果在学习期间有了新的兴趣点,也凭借英语专业的基础,轻松地转到别的专业或考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 高校英语专业“全面开花”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出品的《2006大学评价报告》,对667所中国大学(不包含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进行了全面评价。统计显示,共有554所高校——即超过80%的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英语专业的热门程度已毋庸置疑。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副教授曹文介绍,无论是外语类高校还是综合性大学,英语是多数大学生的必修课。因此,高等院校开设英语系,一方面用于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另外一方面还为支持全学校的“公共外语”课程服务。

曹副教授认为,既然学校能够开设英语专业,就说明生源情况可以保证。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学院市场部徐芳主任表示,英语专业是面向以英语为谋生技能、视英语为工具的人开放的。当然,不排除有一些高校完全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设置的英语专业,如果课程设置不当,未来也许会趋于萎缩甚至撤销。 专家型英语人才非常短缺

徐芳提出,虽然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数众多,但真正能够学好、学透的“才”并不多。真正意义上的英语专业,是把英语专业作为未来的谋生手段,如学习英语语言文学、研究英语史等,未来是要做学术研究的。在这方面来说,只会英语、语言学的专门化人才是供大于求的。

此外,新动力学校教学总监吕永华提出,至少有三方面英语人才是非常短缺的。第一就是以同声传译为代表的高端英语人才,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行业;另外,从事化工、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翻译人数非常少;第三就是既懂英语又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缺乏——除了英语之外还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三方面的人才绝不是供大于求。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公关媒体总监闻嘉认为,专家型英语人才非常短缺。同声传译的高端人才全国不足100人;不少金融、保险企业经常找不到熟悉本领域的翻译高手,以至于与国外客户洽谈融资、并购及法律事务时,遇到翻译人才欠缺的问题。 英语专业设置处于变革阶段

以前,高校英语专业基本分为语言学和文学两种,学生毕业后多从事教师行业,还有一部分从事翻译,少数从事外贸行业,择业面较窄。吕永华认为,其中很大的问题就是与高校英语专业重文史,和其他行业关系不紧密造成的。

现在,这种现象已有好转。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正在从过去的单一方式向配以其他学科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方向转变。

闻嘉表示,近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已逐渐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不断发展。比如,很多高校已经在英语专业里面插入了国际会计师、心理咨询等很多实用的课程,一些行业证书也渗透至英语专业的学习,学生毕业后既是翻译人才同时又能兼顾其他专业领域的资格,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这不失为一个突破英语人才就业瓶颈的办法。

英语是“百搭”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曹文副教授表示,英语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面其实非常广。有语言这项专长,英语成为“百搭”专业。在我国,各类机构一般都会设有外事处或对外交流合作中心,这通常都需要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英语专业毕业生未来不一定要当文学家或语言学家,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都是有可能的。

同时,曹文副教授提出了“英语竞争力”一词。目前的社会,除非从事很低层次的工作,一般工作都会对入职者的英语水平提出一个准入要求。不管未来的工作是否与外国人有关,仅有专业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英语竞争力是每一个岗位所必需的。

所谓的“复合型人才”不乏有两类:一类是“外语+专业”人才,另外一类是“专业+外语”人才。仅就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的学生情况来看,如果想成为复合型人才,“外语+专业”人才显然更具有竞争力。外语比专业难学。如果外语水平已经非常强,其他专业用中文学会学得非常快。反之则不尽然。如教商务英语的老师,就是英语专业的老师学习商务知识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