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种群和群落知识总结 下载本文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1.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数量特征,空间特征。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特点: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差异很大。同一物种的

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b.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帮助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根据年龄组成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c.性别比例 概念: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 类型:雌多于雄;雄多于雌;雌雄相当。 研究目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引诱剂(信息素)会破坏性别比例。 d.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变化

2、样方法通常用于调查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也可以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活动能力差活

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该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取样的方法(根据地形区分)主要有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适用于样地比较狭长)。样方一般以1m的正方形为宜,但可是适当调整,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计算不同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例如:样方面积为S,取n5 个样方,各样方内个体数量分别为N1N2N3??NN,则种群密度为(N1+N2+N3+??+NN)/nS)样方内的计数方法为: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

3、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常用标志重捕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算种群密

度。(会计算)(个体总数N/再次捕获个体数n=初次捕获标记个体数M/重捕的标记个体数) 4、种群的空间特征:集群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

2

5.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a.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b. 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检验或修正。 c. 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 6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J型增长的条件理想环境下,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数学模型是Nt=N0λ,其中N0为种群的起始数量,λ为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t为增长年数,J型增长过程中λ保持不变,增长率不变为λ-1、,但J型增长曲线的斜率(增长速率)所反应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无K值。

7.S型曲线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环境阻力),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可以改变),即K值,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的。S型曲线增长率逐渐减小,但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当达到K值时减小到0.注意:S型曲线一直有环境阻力,因此早期不能认为是J型曲线。 题目中会出现既不是J型曲线又不是S型曲线,从与J型曲线不重合时开始有环境阻力。 应用:害虫应在8.在统计培养液

K2t

之前杀死,捕鱼应在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

K2时。

变化时,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该实验用到血球计数板,放大镜,显微镜等多

种器材。先抽样统计小格内酵母菌数量,再计算每小格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如果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可以对培养液先稀释再观察,且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试管应轻轻震荡几次(目的是为了保证酵母菌分布均匀)。 种群数量会波动和下降。

9.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丰富度,不同物种间的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寄生等(如种内互助等),盅内关系有种内互

1

助,种内斗争。

(1)四种曲线要记住!!!!!会分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捕食者随被捕食者变化而变化,相邻的两个最低点或者最高点先出现的是被捕食者。

(2)捕食和寄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一般不会使被捕食者或者寄主种群消亡。 (3)但寄生者可以导致寄主死亡。如冬虫夏草,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

(4)如果不同捕食者的利用的是同种植物的不同部分,如牛吃玉米的秸秆,但鸡吃玉米种子,牛与鸡之间没有竞争关系。

自然界动物一般都是集群分布的,目的是借助种内互助维持其种群稳定。捕食有利于种群的繁衍,因为被捕食的是老弱病残等,如果没有捕食关系种群内个体数量会保持在较高水平,被捕食者的自身素质下降不利于种群发展。

10.、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动物

的分层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有关。垂直分布是群落水平,不同物种之间出现分层现象是垂直分布。例如竹子有高有低是种内空间分布,是种群水平的分布。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有差别,呈镶嵌分布。由于海拔因素导致的植物出现分带现象属于水平分布。主要因素有地形的变化、土壤的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 11.土壤中小动物丰富类群的研究:取样器取样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70%的酒精中。

12.群落演替: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取代是指优势取代。即建群种或者优势种改变。

群落的演替经过:①裸岩阶段;②地衣阶段(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分化);③苔藓阶段(比地衣高,争夺阳光有优势);④草本阶

段(比苔藓高,有昆虫,小动物进入);⑤灌木阶段(比草本高,物种更为多样化,结构较稳定);⑥森林阶段(比灌木更高大,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结构更稳定)。

13、弃耕还林后,很快长满一年生杂草,土壤条件得以改善,接着长出多年生杂草,土壤有机质增加,保水能力增强,几年后长

出小灌木,再过一段时间乔木出现。

14、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初生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上进行的演替;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等还保留的演替叫次生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进行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群落丰富度)增加,生物量增加,群落中蕴藏能量增加,群落稳定性增加,抵抗力增加,非生物有机质增加,光合作用量增加,呼吸作用量增加。恢复力减弱。 初生演替较次生演替区别:初生演替速度较快,耗时长。

15、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演替,可能使群落向更好的方向演替,也可能使群落向更坏的方向演替。

16. 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