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相关原因及护理分析 下载本文

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分析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相关原因及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结果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22例,术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干预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相关原因。结果:护理干预前,术后出现颅内出血1例,脑水肿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伤口出血3例,干预前并发症发生率27.1%,护理干预后,6例并发症症状消失,无再发生1例并发症,护理干预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并发症以伤口出血为主要原因,其次为颅内出血、脑水肿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脑梗死介入治疗 并发症 相关原因 护理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造成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狭窄,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性显著增高。大约68%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更是密切相关,以往的治疗方式以单纯静脉给药为主,其疗效见效慢,疗程较长,近年来,介入治疗是唯一促进闭塞性的血管即刻再通,并使血流迅速恢复,缩小梗塞的体积[1],降低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程度的有效疗法,本文通过观察分析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相关原因及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结果及护理体会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55~74岁,平均63.5±3.4岁。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ct显示梗死的部位在外囊区3例、丘脑3例,基底节区16例。均采用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脑水肿1例,颅内出血1例,治疗护理无效后死亡,穿刺部位出血及皮下血肿3例。术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干预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相关原因。

发症的观察及针对性护理: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术后嘱咐患者多饮水,增加血容量,能有效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及促使排泄造影剂,另外,嘱咐患者适当抬高患肢,避免过早过量地活动,不可按摩或挤压肿胀的下肢,以免发生栓子脱落时导致其他部位的栓塞[2]。直至病情稳定后,指导、督促患者进行足部伸屈活动和足踝的“环转”运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②脑水肿的护理:介入治疗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还包括患者的瞳孔、意识、肢体肌力及血压、脉搏的变化,一旦发现上述体征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降颅压的相应处理,完善输液通路的管理,防止由于补液过多或过快进一步加重脑水肿。③颅内出血的护理: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并嘱咐患者避免各种可能引起血压增高的危险因素,如用力排便、睡眠不好、情绪激动等,遵照医嘱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详细记录,通常要将血压水平控

制在140.6~160.2/75.2~90.2mmhg。除外,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及肢体的活动变化情况,每隔15~30分钟巡查1次,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持续性呼吸慢而深、言语不清、呕吐、头痛、血压升高、脉搏洪大、肢体再度出现活动障碍等,提示可能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应即刻报告医生及时处理。④伤口出血及皮下血肿的护理:术后在穿刺部位的伤口应采取加压包扎,并每隔30分钟常规对出现皮下瘀血及血肿的患者进行观察,用红笔将血肿范围标记处理,以随时观察了解出血是否继续扩大,若瘀斑面积较大,可采取局部冰敷,并嘱咐患者避免做增加腹压的动作,注意咳嗽时应以手压迫穿刺的部位,防止用力过大引起再出血,一旦感觉伤口有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经x2软件v1.61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护理干预前,术后出现颅内出血1例,脑水肿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伤口出血3例,干预前并发症发生率27.1%,护理干预后,颅内出血患者经治疗护理抢救后无效死亡,其余5例并发症症状消失,无再发生1例并发症,护理干预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脑梗死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相关原因分析如下: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能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术后侧肢体制动,血小板异常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