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影子银行业现状研究及发展前景趋势报告 目录 下载本文

第四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分析 第五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取向

一、国际社会着手完善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 二、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监管 第四章 影子银行体系与流动性创造的新形式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阶段性演变与影子银行的发展 一、金融体系的阶段性演变 二、影子银行的发展 第二节 新的流动性创造形式 一、传统的信用创造理论 二、广义流动性创造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顺应金融结构的变化,对总体流动性进行全面监测 二、建立以\流动性\为核心的货币政策框架 三、把影子银行体系纳入金融监管 四、建立宏观金融审慎框架

第五章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生成机理及宏观效应分析 第一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生成机理

一、影子银行体系信贷中介的步骤、主体和资金 二、影子银行体系间接提升银行的货币供给能力 三、影子银行体系的货币供给机理分析 第二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宏观效应分析 一、影子银行体系自身具有脆弱性 二、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性

三、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的宏观效应及趋势分析 第六章 票据融资的影子银行属性辨析与票据市场监管及创新发展 第一节 票据融资的非影子银行业务属性分析

第二节 当前金融政策环境下银行承兑汇票成为影子银行投资对象的原因分析 一、票据作为优良的跨市场金融交易工具存在着套利空间 二、货币政策趋紧下商业汇票承兑市场与贴现市场发展不相匹配 第三节 融资性票据成为影子银行的重要交易对象 第四节 加强影子银行系统票据融资业务监管的治理策略 一、完善监管机制,把影子银行纳入整体性监管框架 二、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严格要求金融机构合规开展票据业务 三、以制度创新促进票据业务有序健康发展 第七章 影子银行风险与监管分析 第一节 影子银行风险

一、民间借贷有可能威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 二、银行表外业务 三、部分机构操作风险较高 四、影子银行内在风险

五、中国影子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

第二节 后危机时期国际社会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改革 一、拓宽监管范围,关注系统性风险

二、限制大型金融机构的高风险活动,加强风险隔离 三、强化对各类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 四、建立新的危机处置机制 五、强化金融机构薪酬监管

第三节 国际上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主要改革措施 一、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监管,关注其系统性影响 二、提高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强度

三、加强风险隔离,防止风险从影子银行传递到银行体系

四、防范道德风险,要求系统重要性大型私募及对冲基金建立危机处置预案 第四节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情况与潜在风险 一、影子银行与我国监管的现状 二、资产证券化 三、银行表外业务 四、场外金融衍生品 五、私募基金 六、民间借贷

第五节 关于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应坚持的原则建议 一、加强信息披露,增加影子银行经营透明度

二、强化对影子银行的预防性监管,并纳入存款保险制度范畴 三、改革监管体制,扩大监管范围

四、促进国际监管的协调与合作,减少监管套利 第六节 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平衡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之间的关系 二、尽快出台相关金融法规,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三、健全金融立法,填补法律空白

四、根据影子银行机构不同的影响程度和风险水平,实行动态比例监管 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火墙,强化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 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节 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对策

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理性看待金融产品创新 二、加强微观监管,建立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防火墙 三、加强信息披露要求

四、区分不同的\影子银行\,疏堵有别 五、完善相关法律,引导影子银行健康发展 第八节 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路径

一、确立混业经营统一监管的立法模式 二、完善影子银行内控机制 三、实施影子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四、构建针对影子银行的救助和保险制度 第二部分 市场竞争

第八章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一节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一、影子银行的发展引领了商业银行的创新 二、影子银行的过度发展,将商业银行卷入了危机 三、影子银行的发展是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有益补充 四、影子银行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挤出 第二节 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一、以民间高利贷为代表的外部影子银行体系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二、以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银行表外业务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第九章 影子银行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 第一节 我国影子银行构成及规模测算 一、我国影子银行系统构成范围

二、我国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 三、影子银行系统规模测算

第二节 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影子银行信用创造

二、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机制 三、影子银行作用的非对称性 四、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挑战 第三节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思考 一、重新审视货币政策工具 二、构建\大监管\格局

三、打造全面的金融信息发布平台 四、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型 第十章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分析 第一节 影子银行体系范畴的界定 第二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

一、影子银行体系为什么具备独立的信用创造功能 二、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机制研究综述

三、以金融产品为中心的证券化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机制 四、以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证券化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机制 第三节 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的宏观效应 一、强化了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能力 二、对货币市场产生影响

第四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缺陷与管理 一、影子银行体系运行的薄弱环节是抵押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