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带答案)09.03复习题 下载本文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09年4月

一、名词解释

景观:是由一个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

景观生态学:是1939年德国生态学家特罗尔提出的,是地理学和生态学交叉的产物,是研究景观的结构 功能 和变化及景观的规划管理的学科。

景观结构:在景观生态学中一般将景观中景观要素的类型、分类属性及其数量关系特征称为景观结构。 景观功能:指的是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能流、物质流和物种流。 景观动态: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尺度:是对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或试剑石的测度。

幅度:指生态系统可被改变并能迅速恢复原来状态的程度。 粒度:指组成景观镶嵌体的景观要素斑块的平均大小极其分异程度。

等级结构(等级系统):自然界是一个具有多水平分层等级结构的有序整体,在这个有序整体中,每一个层次或水平上的系统都是由低一级层次或水平上的系统组成,并产生新的整体属性。

内部种:一些需要稳定而相对单一环境资源条件的内部物种。

外部种(边缘种):一些需要多种环境资源条件或适应多变环境的物种,主要分布在边际带。 斑块: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 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

本底: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 斑块的形状系数:是实现斑块周长与相同面积圆形斑块周长之比的面积加权平均值。

景观破碎化:是景观变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更多的用来描述自然植被景观的变化和作为大型生物生境景观的变化。

景观的孔隙度(孔性):指单位面积本底中的斑块数目。 斑块密度:指单位面积本底中的斑块数目。 廊道密度:廊道在本底中的数量。

景观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性。

景观空间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景观异质性:由景观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景观空间异质性:是由景观要素类型的数量和比例、形状、空间分布及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所决定的空间不均匀性。

景观对比度:景观之间的差异程度。

生态交错带: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质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体系之间形成的界面。

1

边缘效应: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到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边缘:任何两个生态系统相邻接处均形成一个过渡地带。 边界:一生态系统结构边缘。

生态流:景观生态六主要包括空气流,水流,养分流、动物流和植物流 景观边缘:一景观结构的边缘。

成熟度:景观中生态系统群落的发育程度。 源区:景观流的发源地。 汇区:景观流的终点。

转移概率:物种从一个景观要素转移到另一个景观要素的概率。 干扰:是景观异质性的主要来源之一,分为人为和自然两部分。

景观稳定性:景观保持其原有状态的能力,及受到干扰回到原有状态的能力。 景观亚稳定性:景观受到一定干扰后发生变化并达到可预测的波动状态。

二、填空题

1景观生态学以 生态学 为指导思想,它的主体来源于 现代生态科学 和 地理科学学科的交叉。

2景观的功能通过 生成功能 、 生态功能 、 等途径实现。 3、景观中各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景观流的相互作用途径实现的。 4、景观生态学在现代生态学分类体系中处于年轻分支的地位。

5、景观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以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表达。 6、景观中的生态流过程主要表现为 扩散 和 运动 两种方式。 7、空间异质性与景观过程是一种 因果 关系。

8、人类改造景观以提高景观功能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适当地增加景观的 异质性 ,以获得更多的效益(即更多的生态流)。

9、景观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中心思想是景观异质性可提高 景观多样性 的潜在机会。

10、景观不仅具有 自然 性,而且还具有 文化 性,因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会涉及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11、景观变化与 干扰 有关。

12、欧洲景观生态学是从 生态系统 中发展起来的,代表着景观生态学的传统观点和应用研究。 13、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整体论 和 系统论 。

14、我国 黄锡畴,李崇皜最先在《地理科学》上发表《长白山高山苔原的景观生态分析》成为国内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第一篇研究报告。

15、景观的GIS表达空间数据的两种基本途径是 网格样方取样法 型和 网格样点取样法 型。 1 Forman和Godron认为组成景观的景观要素类型有 斑块 、 走廊 和 本底 。

2

2近年来,以斑块、廊道和基底为核心的一系列概念、理论和方法已逐渐成为了现代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方面。Forman (1995)把它称为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底 模式。 3斑块大小与物种数量的关系可用公式 表示。 4景观中的边缘效应有 固有边缘 和 诱导边缘 两种。

5通常采用 长宽比、周长面积、分维数 来说明斑块形状的复杂性及其作用。

7景观中走廊的起源成因有 干扰 、 残余 、 环境资源 等。 9按廊道的几何形态进行分类时,可分为 线状 、 带状 和 河流 等类型。 10宽度为10m的树篱是 线状 廊道。宽度为20 m的树篱是 带状 廊道。

11廊道具有 传输通道 、 过滤和屏障 、 生境 、物种源汇等功能。 12基底的判断标准有 相对面积 、 连通性 、 动态控制作用 。 13网络结构包括 廊道 和 本底 。

1、景观异质性的起源是 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异 、 生态演替 和干扰 。

2 景观空间异质性通常可以分为 空间异质性 和 功能异质性 两大类型。 3 人类、多种动物均需要2种以上景观要素才能生存与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 生物多样性 的重要性。 4 景观异质性的主要内容包括有 空间异质性 、 时间异质性 、 时空耦合异质性 、 边缘效应异质性 。 5相邻斑块的相似程度大,对干扰起着 主要 作用;而相似程度小,对干扰起着 次要 作用。 6 景观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往往呈现 正相关 分布的规律。

7 若某一景观仅有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时,该景观的绝对丰富度为 1 ,多样性指数为 0 ,均匀度为 0 ,优势度为 1 。

1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可分为 内部要素作用 、 干扰 两大类。 2在自然界,动物定居后在觅食、迁移、栖息过程,对景观有明显的 干扰 作用。 3人类活动作用下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干扰 的变化。 4按干扰的产生起源来分,干扰可以分为 单一干扰 和 慢性干扰 类型。

5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提高,环境资源 斑块的数量直线下降, 引入 斑块的数量增加。 6随人类影响的增大,线状廊道数量 上升。带状廊道的 数量 先增加,后减少。 7随人类影响的增大, 外来物种 数量上升;而 本地物种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8在不考虑时间尺度的情况下,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的形状,可由 、 和 参数来表征。可组合成 种变化模式。

9系统的非稳定性可能会出现 新平衡代替旧平衡 和 新的可预测稳定状态未出现 两种情况,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稳定性类型是 水平趋势 。

1各种景观生态学过程的具体体现形式总称为 景观动态 。 2 通常把景观边缘的 边缘效应 作用称为边界功能。

3 一个景观中,某一种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起到源区或是汇区作用主要是由这种景观要素的 类型 和物流的类型来决定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