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下载本文

一花一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农耕

距今1万年前耨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除了粟黍水稻之外,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和大豆等。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这一说法已经被我国近几十年来的许多考古发现所推翻。在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湖南澧县彭头山、浙江余姚河姆渡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的水稻的遗存。其中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距今约12000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谷,证明中国确实是世界水稻起源地之一。

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姜寨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场景,表明当时还

1一叶一世界

一花一叶

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位于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黄河流域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一个原始聚落遗址。整个聚落布局整齐;中心是一个墓地,四周围着五组房屋群,每组都以一个大房屋为主体,周围又分布着几十个小房屋,所有房屋都围绕着公共墓地。五组房屋群组成的大聚落应是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或胞族居地。各组房屋的组合,以及储藏设施、生产生活用品的遗存分布,表明早期的农耕聚落是一种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血缘共同体,还处在农业文明起源的最初阶段。

文化遗址 满天星斗

中华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的。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等的传说,大体反映了早期先民生活经历的几个阶段。他们都是先民创业过程中的英雄人物。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三皇五帝的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著作里都有反映,但时间次序、人物事迹各不相同,不成体系。司马迁的《史记》,把《五帝本纪》列在“本纪”之首,只从黄帝说起,以前的故事都略去。他还特别加以说明,有关五帝的事情,由于时间隔得太远,当时的学者都已说不清楚。通过访问调查,他强烈地认识到,各地文化习俗虽有不同,但老人们谈及黄帝、尧、舜,都有板有眼,于是增强了他写这篇本纪的信心。这说明远在西汉时期,已经把黄帝尊奉为华夏民族的

2一叶一世界

一花一叶

始祖了。

近50余年来,一系列考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使中华文明起源的许多具体情境日益变得清晰。我国各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遗址,普遍存在着大量的精制玉器,墓地和随葬品差别明显,显示出早期社会原始平等的关系已被破坏,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社会等级已经存在。古城、祭坛遗址以及成批成套的玉质礼器的出土,表明部族间的冲突已经激化,凌驾于一般聚落或部落之上的政治实体也已产生。这些考古资料表明,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充满着兴衰起伏、不断流徙与融合的情景。太湖流域早期先民的历史便是例证。

距今5000——4000年间,良渚文化一度达到过较高的水品,农业、纺织、竹编、制陶、酿酒、琢玉业都比较发达。继此之后的马桥文化却较为落后,与前者明显存在着文化上的断层。不少学者认为,距今4000年左右,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这里出现了被称作“海浸”的重大自然灾害。被水淹没的良渚文化遗址,有些后来露出地面,有些至今仍在湖底。在今日的太湖、芙蓉湖、阳澄湖、淀山湖等湖底都发现良渚文化的遗址或遗物。在自然灾变时期,良渚文化的先民迁往哪里去了?考古学家发现,部分良渚先民经今天的苏北、山东、安徽逐渐北上,与中原居民共处同居,为华夏文明的融合做出了一定的

3一叶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