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答案 下载本文

虚伪的仁义道德等。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老子对仁义道德也进行了某些批评和揭露,他指出,所以要讲仁义忠孝那一套,都是因为大道废弃,六亲不和,国家混乱。因此,他认为,要使天下太平,没有争夺,就要取消知识,取消道德,取消新颖的器具和财货。

在此基础之上,老子提出了自己的历史发展观。他认为社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即“道”、“德”、“仁”、“义”、“礼”。

人类社会的最初发展阶段是“道”统治的,一切纯任“自然”,是完全“无为”的。以后的社会分别由德、仁、义、礼统治。老子认为每后一个阶段与前一个阶段相比,离“无为”越远,美的善的东西越少,丑的恶的东西越多,因而离他的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就越远。

老子所追慕向往的社会,正是远古的原始社会。老子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繁,生活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人民迫切要求安静修养和减轻剥削的愿望。 12.庄子对老子的哲学思想有哪些发展?

第一,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以“道”为宇宙本原的思想,提出了“通天下一气耳”的气化统一观,特别突出了认识标准的相对性问题。认为如果“以物观物”,即从常识的角度看问题,只能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结果;而从“道”的角度去看问题,即“以道观物”,其结果必然是“齐物”而无所谓差别和是非。因为从本体论说,道通为一,“道未始有封(界限)”(同上),由道而生之事物也就不应当有差别和界限。

第二,“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 “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第三,“物化”说

庄子认为 “虚静”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物化”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

第四,“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哲学和自由观。庄子认为,人在世上生活,总是“未免乎累”,故他要求

31

一种绝对的“无待”的自由。而与客观上的无待相对应的,是主观上的“无己”,乃至“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庄子·应帝王》),“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知乎君子小人哉!”(《庄子·马蹄》)如此的自由是以对人类文明的彻底否定为内容的,它表明了庄子要求彻底摆脱社会国家的桎梏、追求精神解脱的自由观的奇特的性质。

13.概述汉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三个时期的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都在中国。可以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

汉族地区佛教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日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1988年是中国佛教年。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传、创造和融合三个阶段。

(1)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译传阶段。中国先后译出大量的佛教经典,研究佛教的风气成为一时之盛。

(2)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的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中国僧人分别以一定的印度佛教经典为依据,开宗立派,创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等八个主要宗派,号称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充分发挥了中国人的创造性和佛教内部各派的协调性,但与中国固有的思想协调不够,出现佛教与儒道对峙有余、相融不足的局面。

(3)宋元明清四朝中国佛教处于融合阶段。佛教在这900年间空前广泛、深入地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一方面佛教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历史背景下的佛教。另一方面,佛教借助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成为民间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与思维,乃至语言素材构成的重要有机成分。元明清三代,汉地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局面。这一阶段从教派上说,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其他各宗逐渐衰落。

净土宗以口念“南无无阿弥陀佛”为修行方式,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为宗旨,是最简便的法门,在民间影响最大。禅宗是纯粹中国化的佛教,它以觉悟众生本具的佛性为主旨。禅宗奉菩提达摩为初祖。五祖弘忍创建“东山法门”,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弘忍门下出神秀、慧能二大弟子,分成南北两宗。北宗神秀一系不久衰落。南宗慧能一系成为禅宗主流,后发展成临济、伪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合称禅门五宗。禅宗是我国支派最多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远、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广泛的宗派。

近代汉地佛教,除少数律寺(律宗)和讲寺(天台宗)外,几乎都是禅宗丛林。而禅寺中绝大多数属临济宗,少量属曹洞宗。在修持方面,禅僧又都“禅净双修”,禅宗和净土宗的界限已十分模糊。 14.如何认识唯识无境的思想?

唯识无境是玄奘所创立的唯识宗的观点。唯识宗由分析法相而表达“唯识真性”,故又称为“法相唯识宗”。

32

唯识宗的基本思想是“万法唯识”和“唯识无境”。 第一.定义 :

“唯识无境”的境,不是指客观的外境,而是指人们执为实有我法等境的境;唯识的“唯”是显现的意思,指唯独只有种子的显现,能所都是种子的显现。这里的种子显现,就是指由各种因缘和合而生起,而人们执著这和合生起的各种境为实有,其实不然。所以唯识家指出“境无”。 第二.理论依据

(1)我法本空,唯识无境。

唯识家为“我”和“法”两大部分,“我”指生命的主体如人的情欲、意志,自我意识活动等属于“我”;“法”指事物及其规律,如山河大地、人的肉体等属于“法”,“我”和“法”包括了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他们认为“我”和“法”都不是客观的存在,都是虚假的现象,都是空的,“但由假立,非实有性”((成唯识论)卷一)。因为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由意识变现出来的,所以是虚假的、不实在的。因此他们提出了“万法唯识”和“唯识无境”的思想。 (2)“能缘”与“所缘”皆不离心。

①他们认为意识的活动有两个方面:一为“能缘”,一为“所缘”。能缘指意识的能动作用,又称为“见分”,如眼识能看、耳识能听等等。所缘指意识的对象,又称“相分”,如眼所看到的形色等。而任何意识活动都有“见分”和”相分”,由此我和法,无非都是意识的见分和相分,离开了意识的“见、相二分”,也就投有“我”和“法”的存在。所谓 “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也就是说,世界上的各种现象,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在意识之外存在(“似外境现”),其实都是在意识之内,由内识“转似外境”的。而一般人所以把意识的见分和相分当作“外境”,看成是客观实在的东西,那是因为人类从无始以来就有一种妄加分别的愚昧的偏见,把虚假构东西“执为实我实法”。又因为执著有“实我实法”,所以产生种种烦恼,而不能超脱生死轮回之苦。

②唯识宗认为:识之显现是因为阿赖耶识由无始以来分别薰习所致,由此才显现所取之外境与能取之我。“唯心”有二种显现,即所取与能取之显现。然而这两种上显现都不过是阿赖耶识所显现,并无实在之外境与认识外境之主观。因此,三界诸法皆唯识,离识并无实在之外境。即世界一切现象皆为内心所变现,心外无独立之客观存在。外境随缘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即指诸法随人之情识设置而非实有,所缘之境,唯识所现,诸法皆不离心。 (3)种子与识的关系:“种子起现行,现行薰种子”

为了论证“唯识无境”说,唯识宗还进一步对意识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们把意识分为三大类八种识。第一类为“阿赖耶识”,第二类为“末那识”,第三类为“了别境识”。

所谓“了别境识”,即是指能分辨对象的识,共有六种: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前五种即指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第六种意识指知觉和思维活动。这六种识引起的对象称为六尘或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33

所谓“末那识”,即为第七种识,可译为“思量识”,其作用恒审思量,执着于“我”,产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大烦恼。这种识计较有“我”。也可说是自我意识。

所谓“阿赖耶识”,可译为“藏识”,为第八种识。它藏有世界上一切法的种子,此识最为重要,又称作根本识。其中所藏的种子有两大类:有漏种子利无漏种子。前者生出世间诸法,使人生死轮回不止。后者生出出世间诸法,是成佛的种子。

“阿赖耶耶识”还藏有共相种子和不共相种子。共相种子变现出来的事物,人人对它有共同的感觉,如山地水火风四种特性构成的山河大地等。不共相种子变现出来的事物,只有本人才能感受到的,如人的根即六种感觉器官的感受即如此。

聚集我们多生累劫善恶种子的阿赖耶识,如同大仓库,收藏今生已不复记忆的爱恨恩怨种种,不时左右我们现世一切行为的抉择,佛教称之为“无明烦恼”。由于无明烦恼的业力因缘,我们投胎转世;当过去所种的恶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更造恶业,又成恶因种子;当过去所种的善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明智朗,良心不昧,多做善业,善因种子回薰阿赖耶识。这是佛教唯识学理论的“种子起现行,现行薰种子”,藉以阐释人类一切行为的心理动机。 (4)转识成智与三性

大乘佛教哲学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要解决人如何能成佛的问题,为此唯识宗又提出了“转识成智”的思想。

“转识成智”是说,八种识都转变为成佛的智慧。他们说,执着有“我”产生“烦恼障”;执着有“法”,产生“所知障碍”(各种虚妄分别计较);只有破除“我”、“法”二执,以“我”、“法”为空,才能使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涅槃世界。他们认为,“阿赖耶识”中的“有漏”种子是我、法二执二障的根子,可以通过累世的修炼,使“有漏”种子逐渐消失,成佛的“无漏”种子逐渐的增长,八识都变为成佛的智慧,便成佛。

为了破除“我”、“法”二执,断绝“有漏”种子,“转识成智”,他们又提出了识有“三性”说。 所谓三性:一是“遍计所执性”,是指人们普遍地对万事万物分别计较,视一切事物为各有自性差别的“实我实法”的世俗认识。其实这些事物都是不真实的。

二是依他起性,是说万事万物皆是依赖心识而生灭,是虚幻不实的。

三是圆成实性,是指在“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错误之见,认识到“我”、“法”两空,由此而显现出真如实性。并认为这种智慧,至高无上,圆满真实,即达到了绝对真理。以此他们认为人们通过修炼,使自己的意识达到“圆成实性”,灵魂就可得到解脱,成为“佛”了。 4.小结

总之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在我们的心里不过是八识所变现的假相而已。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分别、执着外在环境的色、声、香、味、触、法,依个人的判断力差别,而有真假认识,并逐渐建构出自我理解的宇宙人生。其实,万物成、住、坏、空不断异动,心念生、住、异、灭刹那生死,那有常住不变的宇宙人生呢?世界都在我们的心里。

34

研究佛法的目的,在于通达缘起法则,立足人间,正视现实,认识人生,净化人心,庄严人生;认识世界,净化世界,庄严世界。万善齐修,四恩总报。佛法之真谛在此,大乘佛教之精神在此,愿与诸同道共勉。

15什么是业?业有哪些分类?业果的道理有哪些?

因果规律是佛法世界观、人生观及方法论。其基本内容是业与果。 (1)定义

业为造作之义,即是身、口、意之善、恶、无记之所作也。其善性恶性,必感苦乐之果,故又称作业因。 (2)业的分类:

第一.业从作者上分为:身语意三业。身之所作为身业,口之所语为语业,意之所思为意业。 第二.业从时间上分为两类:过去身、口、意所作者,谓为宿业,现在身、口、意所作者谓为现业。 第三.业从性质来上可分为三类,即所谓三性业。

(1)因善心而起,能招感善果之身、口、意之业,称为善业(安稳业,白业);

(2)因恶心而起,能招感恶果之身、口、意之业,称为不善业(恶业、不安稳业,黑业); (3)因无记心(非善非恶心)所起,能招感非善非恶果之身、口、意业之业,称为无记业。 第四.业从引生的果报感受上可分为三类,即:顺苦受业、顺乐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 一切有情之苦受果报,系由欲界之恶业之作用所致,故称为顺苦受业;

一切有情之乐受之果报,系由欲界乃至色界第三禅天之善业所致,故称为顺乐受业;

一切有情之舍受(不苦不乐受)等果报,系由色界第四禅天以上的善业之作用所致,故称顺不苦不乐受业。

第五.从随受报时间之迟速,业又可分为四类。即: (1)于现在作业现生受报者,称为顺现业、顺现法受业; (2)于现生作业来生受报者,称为顺生业、顺次生受业; (3)至第三生以后始报者,称为顺后业、顺后次受业。

(4)以上三时业之受报有特定之时期,故亦称定业;不确定何时才受报者,称为不定业、顺不定受业。 第六.业从主观动机上,可分为:故思业、不故思业。

身口意三业中,以意业为最重,经过深思熟虑才决断之造业,称作故思业、故作业;反之,由非故意之错误所造成者,称作不故思业、不故作业。无记业与不故思业皆不引生果报。

在故思业中,积极、强猛之业,以及其势逐渐增强之业称作增长业、增上业;而消极、微弱之故思业与不故思业以及势逐渐减弱之业称为不增长业、造作业 (3)业果的道理 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业决定。这个世界一切的人事物,包括天体的运行、草木的生长、个人的命运、社会的运行,是由谁决定的呢?以佛法而言,唯一是由业决定,不是以上帝决定,不是由君主决定,不是由“我”决定,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