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解读(上) 下载本文

所以我们说,党组工作条例在我们党组工作,尤其是议事、决策职能的发挥上提供了进一步清晰、明确的规范程序,从而在这个规范明确的程序之上实现党的领导能力的提升,实现党领导的科学化水平的提升,实现我们执政能力、领导能力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以我们认识党组条例的第二个重要意义要从管理科学、领导科学的角度来看,因为最终的目标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三)党组条例的实施是从严治党、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手段

重要意义第三,党组条例的实施是从严治党、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手段,第三个重要意义简单讲是“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是党组工作条例的重要背景,5月29号,中央政治局开会通过这个条例。我们知道,党中央为什么通过这个条例?党组搞了几十年,为什么此时此刻通过?首先一个大背景是我们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在从严治党的道路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十八大之后,党的建设主题是“从严治党”,就是一切从严,不能从宽,从宽治不了党。什么都宽松,什么都稀拉,那还有什么规范?这个队伍还是队伍吗?往东也可以,往西也可以,那就没有队伍了,也没有党了。所以十八大后,“从严治党”这个主题非常清晰、非常突出,是我们整个党建设的主题。在从严治党的主题下,习总书记讲,从严治党得有手段,得有工具。习总书记一再讲,叫“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从严治党就把制度建设、党的领导活动的规范化建设的任务提出来,为什么?因为从严治党不是一句话,不是一个政治态度,不仅简简单单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它还是治党的一个操作,是治党的一个执行,是治党实践。

我们知道,治党的对象是谁呢?首先是领导机关、领导机构,领导干部,这是治党对象。要治住这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得有工具和手段。除了我们的党章,我们党内的纪律处分条例,党的政治纪律、政府规矩之外,党组织这一块,前面咱们也谈到了,党组搞了几十年,确实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今天从严治党的新时期制定党组条例条件成熟了,从严治党为出台党组条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有力的推动,为什么?从严治党就要用党的纪律,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来规范我们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规范临时机关、领导干部得有组织执行,得有组织载体来推动。党组搞了几十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进一步从严治党过程中,承担了更加繁重的任务,这个时候,我们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需求突然提升了,要严格治党、制度治党,规范程序何在?这个时候,从严治党的实践自然提出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党组领导制度的内容的任务。刚才我们说,党组工作条例很大一个推动力、大背景是十八大后,习总书记坚定不移地推动从严治党这个大气候、大背景的必然选择和必然产物。

事实是什么?现在党组条例通过了,它是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工具,我们在国家机关、中央和地方、人民团体、经济组织,经济组织包括企业,像国有大型企业,央企现在承担的任务、使命十分重大,可是这支队伍怎么遵章守纪,责任大,怎么实现这些?党组织就要发挥作用,文化组织、社会组织中都面临这个问题。党组工作条例的推出是从严治党的进一步推进,对于推进和保证从严治党,可以说正当其实,发挥有力作用。党组工作条例里讲得很清楚,党组的职责,其中就包括推行和保障党的纪律的贯彻落实,纪律首推政治纪律,就是党组的责任。关于纪律的问题,有没有纪律,以及强调不强调和明确不明确纪律责任,区别很大,党组工作条例就是明确政治责任,推动和贯彻执行党的纪律的落实,是党组织政治责任,党组条例把这个定下来。如果没有党组条例,这顶多是一个口头语、口头要求,也不是规范。所

以我们说,党组条例的实施是从严治党、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手段,可以肯定的说,党组条例的贯彻实施能够进一步推进我们从严治党的制度化水平。

这就是我们认识、把握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的重要意义,我们要从这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从加强和保障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二个是党组活动本身,它作为一个领导和管理活动,怎么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角度;第三个作用是党的十八大后,我们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党组工作条例对于推动和保障从严治党的进行发挥着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的主要内容

第二个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的主要内容。第二大问题我们主要谈党组工作条例,我们需要着重注意哪些方面。党组工作条例的内容有哪些需要我们重点把握、重点认识、重点践行,也就是重点何在,从这些角度我下面列了五大方面。

(一)党组的地位和工作原则

第一,党组的地位和工作原则,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1.党组的地位

党组是机构,是个组织,既然明确这个组织机构,首先它什么地位,然后跟地位密切相关的是什么?是他的工作原则。我们说党组条例的全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党组是个机构,它得活动,得发挥作用,这些所谓的活动和作用不就是工作吗?做一些什么原则?所以地位、原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在党组条例,首先我们看地位,党组条例是这么说的,这么定位的,党组是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领导机关中设立的领导机构,在本单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个条文点出了党组的地位。

这里边我们首先看,前面我们也谈到了,党组是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其他组织中设立的。但是我们这样讲是泛泛而谈,准确的谈是个条文,党组条例讲得非常清楚,在这些组织的领导机关中设立了领导机构,这个表述非常重要。什么意思?你看这里边两个领导,就是在这些组织中这一堆,组织里边它不是都有领导机关吗,你比如说在政府,什么县人民政治、省人民政治、市人民政治,政府内部有领导机关,比如市里,市长、市长办公会等等,什么市政府全体会议,这就是委办厅级的首长都要参加,这就是领导机关。在司法机关里也有领导机关,像法院,法院有院长会议,有审判委员会,这是法院里从业务上来说的领导机关。经济组织不用说了,董事会等等,都是它的业务领导班子。人民团体里比如比什么协会,总工会里有理事会,团中央,中央就是领导机关。像文化组织、社会组织等等,它里边都有领导机构,党组设在哪儿,党组设在这些组织里边的领导机关里边,这个条文表述的两个领导就这么来的,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等等组织中领导机关中设立的领导机构。

这一个定位有关系,为什么我们一上来是党组织领导机构,首先,它建立在领导机关里,它不是领导机构,是在领导机构里设立的一个领导机构,也就是说党组不是一般的领导机构,

党组是领导领导的,领导里边的领导,这个地方非常重要,为什么?我们看党组一般都是什么?都是上级党组和同级党委设立的,简单地讲,从性质上,实际上是上级党委和同级党委在经济组织、文化团体中的一个派出机构,就是我到你这个领导机构里,我成立党的一个机构领导你,而且首先不是泛泛而谈的领导这一个群体,准确的讲,是领导领导机构的、领导领导的这么一个定位。

既然是领导机关设立的领导机构,它主要是领导领导的,所以我们看,党组工作条例紧接着这句话就定性了,“在本单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就是它的定位,整个这句话,我们想它建立在领导机关中,而且还是领导机关中的领导,它不是领导核心是什么?领导核心是核心的那个力量,如果领导机构、领导组织是个机构,一个体系的话,那党组是在这个领导机关中居于领导地位,也就是在中心地位,那它当然是这个单位的领导核心。

所以我们看党组工作条例的定位准确的、全面的表述了党组在设立党组的这个机构、这个体系中它的定位。领导核心,那既然是领导核心,那我们也就自然,下面的好多事我们就好理解,比如说它的职能,都是起领导作用,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审议,都是要有党组定,为什么?它是领导核心,这是关于党组的地位或者说定位,这条例这么讲。

2.党组的工作原则

建设领导核心,它的工作、活动之后的发挥就要遵循特定的原则,而且由于它的地位重要,这个活动和职能的发挥不能随意,非常严肃,所以党组工作条例为工作原则确定了四大原则,四个方面,我们按顺序来看,这四个方面是什么内容,党组织得遵循这个,工作活动要按原则办。

第一个,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这是第一项原则。因为我们知道,党组的设立是上级党委或者同级党委在国家机关、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中设立的,它的权利如果从委托的角度讲,它的权利来自于设立它的党委。既然是党委设立的,首要第一个工作是职责,坚持党的领导,既然上级党委或者同级党委成立了这么一个组织,这个组织是不是应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这个部门、这个单位、这个系统贯彻落实呢?当然是。所以说工作原则的第一点是党组织的机构首先保证党的领导、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你所在的单位、机构中实行,这是工作原则。

第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开展工作,落实党组管党、治党责任,这第二个原则。那更是打上了我们十八大后的烙印,刚才我提到,党组条例的推出,党组条例的出台,本身就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下的一个必然选择和必然产物,它打下了从严治党的烙印。党组领导这个单位的工作,也得贯彻从严治党,所以原则第二条明确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设立上级党委、同级党委,设立党组干什么?就是在这个地方,要通过党组的工作建立一支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真正能够发挥领导带头模范作用的党的队伍,从严治党。

当然从严治党要有依据,依据党章和党内法规开展工作,从而落实党组管党、治党的责任。我们知道,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关于党委、党组在从严治党中的责任提得非常清楚,党组承担主体责任,这个党的十八大讲得十分清楚。党组作为你设立的单位的领导

核心,要真正把从严治党的工作抓起来,真正把从严治党方方面面的头绪捋顺了,真正把党的纪律,首先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本单位真正贯彻实施,真正树立从严治党,尤其是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主体责任是谁?党组,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除了党组,还有什么人要承担这个责任?党组必须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为什么?因为党组是主体。当然设立党委的地方党委是主体,党委、党组是主体,这就是第二项原则,从严治党,不能含糊。

第三项工作原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组的活力和党的团结统一。第三个方面是从哪个角度设立的原则?是从组织的角度,组织作为一个动词,它组织活动,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委是民主集中制,而现在我们这里谈的是党组,党组也是领导核心、领导主体,党组也要执行民主集中制。所以作为一个组织,必然要有一个组织原则,怎么运作,怎么承担责任,怎么发挥整体功能,它有组织原则的问题。这个组织原则是什么呢?民众集中制,党组条例讲得非常清楚,就是要通过民主集中制的践行和落实,从而确保党组的活力和党的团结统一。

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因为历史实践已经证明,民主集中制如果不能真正贯彻落实,甚至是走了过场、搞了形式,只是一些组织的说法和包装,而不能真正得到落实,甚至不能发挥作用,那党组织的活力、生机和它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都会落空。它可能发生两个极端,而这两个极端都是对党的使命、重任具有损害意义的。

一旦民主集中制被破坏之后,出现一种极端“一言堂”,一人说了算,比如一把手或者什么党组书记把民主集中制了,就是一人说了算,党组和党组成员其他同志的建议、发挥民主权利,我不尊重,我按我的来,久而久之,还凌驾于组织之上,大家看,这叫民主集中制吗,这叫党组吗?这叫“一言堂”。再加上搞“一言堂”的人都爱搞一些手段,都爱搞一些小圈子,拉帮结派,那这个单位可就麻烦了,为什么?他不搞五湖四海,他不尊重党规党法,所以这是一个极端。如果这个极端出现,民主集中制就落实不了,落实不了党组还叫党组吗?党组已经不是一个机构,变成一个个人的附属物了,这就麻烦了。党民主集中制如果落实不了,可能出现的另外一个极端是什么?跟这个正好相反,另外一个是大家既不民主、又不集中,叫做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党组书记也没有什么应有的权威,党组内部的各个成员也不能有效地依法依纪履行自己职责,这个极端叫做“一盘散沙”。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言堂”或者一盘散沙这两种极端都不符合民主集中制,它最后摧残的是我们党组的生机和活力,摧残的是党的机构正常运作的程序,最后葬送的是我们党组的权威。所以民主集中制这个原则意义重大,它是基本原则,不能违反,这是第三个原则。

第四个原则叫做坚持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与本单位领导班子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相统一。通过这个原则的落实,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民主程序转化为本单位领导班子的决定,这是第四项原则。核心是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和你设立党组的机构的领导机关的它依法依章程办事的原则相统一,不能矛盾和冲突,这个原则可以说也是至关重要。

前面说了,党组织设立在国家机关等等这些机关的领导机关中,它是领导机关的领导,而且还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但是问题来了,我们知道不同组织的领导机关的运行、运作的规则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国家机关的运作规则和企业不一样,和人民团体也有差异,不同组织里边的运作,包括领导体制也有差异,党组织实行民主集中制,它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要发挥作用,这就势必出现党组这一套原则机制和制度,和它所在的领导机关要依法运作,依照章程运作的程序多多少少是有一些隔离关系,不完全统一和重叠。比如在企业里,企业里设立党组,但是企业的领导机关如果是董事会的话,就出来问题了,董事会运作要根据公司的章程和公司法。首先是《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的运作有什么原则,没有法条,不能违法。另外,公司不是有章程,董事会运作怎么审议,怎么投票,审议什么事项,必须要根据公司法和工程章程来运作。但是我们知道,党组按照党章,按照党组工作条例,它不是按照公司法,也不是按照公司章程来建立和运作,严格的说这是两类组织。比如在公司,董事会是经济组织,是经济组织(企业)里边的领导机关,领导经济工作,而党组它不管在哪个机构里,党组的性质就一个,党的政治领导组织。不能因为党组到了企业,党组说是经济组织;到了文化单位,那党组变成文化团体;党组到了政府和法院,变成审判机关和行政机关;那不是。甭管党组到哪,性质就一个,中国共产党发挥政治领导作用的机构,这个不能变。所以你的性质是政治机构,而你所在的那些团体本身有依法依规、依照章程运作的问题,而在一些具体环节上,它不完全重叠,没有重合,有时候还有距离,那好了,问题来了,怎么样把党领导的这些活动和这些机构依法依规办事的程序有机统一起来。

第四个是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党组工作条例讲的是甭管在哪,是在企业还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文化组织,不论在哪,都要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民主程序转化为本单位领导班子的决定。我们说这个原则至关重要,为什么,因为你和本单位依法依规的程序融合得好,那党的领导作用,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单位本系统落实要保障,融汇贯通体现出。如果结合得不好,甚至党的领导不能够有效运用你所在的,比方说人民团体、企业依法依规、依照章程运作,有效运用和利用程序,势必就要把党的领导和你所在的单位的运作变成两张皮,最后党的领导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党组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所以说第四个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具体操作性。所以在党组承担领导工作的同志需要高超的领导水平,你所在的单位依法依规、依照章程运作,这个程序包括相关的理论你要清楚。我们党作为领导核心,党的建设、党的领导这块的程序、规则也要十分明白,两边都要准确把握,这样才能最后实现相统一。然后有机把党的意志通过合理合法的运作、民主程序、核定程序转化成这个组织的领导班子,企业叫董事会,到了政府叫市长会议或者市长全体会、政府全体会,到了人大是常委会,转化为这些机构的决定,那党组的职责就实现了。

原则讲的都是基本规律和基本组织,不能违法,还要不断认识和把握这个原则。这是第一,关于党组织地位和工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