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分析及教案 下载本文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巢湖市城市之光小学六年级数学电子教案(NO. 19 )

班级: 六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曹阳 执教人: 课题 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 单元序号: 课时序号: 授课时间: 第 4 单元 第 3 课时 第 5 周

第38页例4,完成“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七的1~4题。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件 一、知识迁移,创设问题悬念 1、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谁能说一下什么叫比例? 2、你还记得怎样判断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吗?(一是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同,二是看他们化成最简比是否相同) 3、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再学习一种更快捷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4、请看,老师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课件出示例题里面的图形。) 5、教师: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能写几个,就写几个。学生独立完成。(指明板演) 教师:我们可以写出这些比例 3:6=2:4 2:4=3:6 3:2=6:4 2:3=4:6 你写对了吗? 6、教师:你想知道他们各部分的名称吗,请同学们自学教材38页方框下内容,看书上怎么说,谁来把它讲给大家,(组成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个人动态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板书:3:6 = 2:4 内项 外项 大家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并指一指(2:4=3:6)这个比例的内项与外项各是多少?你能说出这两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你把它说给你的同桌或小组里的人,比比看谁说的既对又快。 7、教师:观察前面的几个比例,你发现两个外项的积同两个内项的积有什么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 教师引导:那么是不是其它的比例也有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样的规律呢?请大家再看一看这几个比例的内项之积与外项之积有什么关系。 教师:同学们,你写出的比例里也有这样的规律吗?的确在比例里存在这样的规律,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教师:同学们,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 下面要请大家开动脑筋了,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板书)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教师:这个规律就可以写成 a×d= b×c 8、教师:如果把3:6 = 2:4这个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该怎么写? 教师:是这样吗?教师板书 : 教师:你知道现在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吗?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教师:如果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会怎样呢? 教师:结果会相等,你知道为什么吗? 教师:因为在分数形式的比例里,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就是把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所以它们的积是相等的。 三、教学“试一试” 教师:刚才我们在一些比例式里初步发现了比例的规律,然后又通过大量的例子验证了这个规律的正确,那你现在能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一些问题吗?下面我们来看试一试。(课件出示“试一试”的题目)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的要求。 教师:请大家先想一想,如果是什么意思?假设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能组成比例,会出现什么情况(内项积等于外项积),那你们现在就验证一下,这种假设成立不成立。 在括号里填一填,然后把组成的比例写在横线上。同桌交流你的判断情况。汇报交流结果。 生:两个内项1.8和0.5相乘得0.9;两个外项3.6和0.25相乘也得0.9。所以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3.6:1.8=0.5:0.25或0.5:板书设计 0.25=3.6:1.8 10、教师:以前我们是根据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或把它们化简后的比是否相同来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呢? 教师:可以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四、巩固提升 1、完成练习7第1题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看课本41页第1题,先读一读题目要求。 教师:请大家独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教师:我已经判断出来了,谁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那你知道怎样写这个比例吗(14:21=6:9)第一、二、四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你判断对了吗? 第一组可以写成这样的比例……第二组……第三组……。 2、完成练习7第3题(课件出示题目) (1)、教师:请大家先想一想第一个小问题,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组男、女生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吗?如果可以请把这个比例写出来。 教师: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组男、女生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是18:15=24:20 教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说说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2)如果可以组成比例,指出比例的内项与外项,同桌互指,组内交流 3、完成“练一练”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个练习(课件出示“练一练”的题目) 教师读题:哪一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小帖士提示: 1. 根据哪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写出一个乘法等式。 2. 2根据乘法等式写比例。 教师:第一组中的4个数可以组成比例,组成的比例有6:4=18:12、4:6=12:18、18:12=6:4、12:18=4:6。 五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这节可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用途呢? 六、布置作业:基础训练 比例的基本性质 3:6=2:4 2:4=3:6 3:2=6:4 2:3=4:6 3:6 = 2:4 内项 外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巢湖市城市之光小学六年级数学电子教案(NO. 20 )

班级: 六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曹阳 执教人: 课题 教学内容 解比例 单元序号: 课时序号: 授课时间: 第 4 单元 第 4 课时 第 6 周

教材40页例五,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相关的练习. 1 .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 教学目标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解比例。 3.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件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 二.教学新课 教学过程 1.出示情境图 个人动态修改意见 李明在电脑上把这张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2.理解题目的意思 理解“按比例放大”的意思,思考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放大前的长:宽=放大后的长:宽 3.尝试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4.组织交流 对学生试做的作业进行展示,并修正格式。 6:4=13.5:x 6x=4×13.5 6x=54 X=9 5.小结 师指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6.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说这个比例的前项和后项,然后由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对格式进行强调 2. 完成练习七5、7题 3. 神探福尔摩斯在一次断案中,从罪犯留下的脚印发现这个罪犯的脚长是25厘米,他马上推断出这个罪犯的身高。你能推算出来吗?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解比例) (2).什么叫解比例? (3).怎样解比例?(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解比例 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 板书设计 6:4=13.5:x 6x=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