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真题和答案 下载本文

全国2010年1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课程代码:00149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

1.一国某一时期的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平衡 D.贸易差额 2.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

A.自然条件 B.资本流动 C.上层建筑 D.社会生产力 3.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是( )

A.国际生产价格 B.国际价值 C.国别价值 D.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 4.管理贸易的轴心是( ) A.干预贸易环境 C.协调国家经济利益

B.磋商谈判

D.协调管理全球贸易关系

5.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理论”认为保护的对象应为( ) A.农业 B.已发展成熟的工业 AABBC C.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工业 D.刚刚开始发展但没有国外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工业 6.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 ) A.间接性 B.增值性 C.普遍性 D.隐蔽性

7.在海关的估价法中,倒扣法主要适用于寄售和( ) A.招标的进口商品 C.拍卖的进口商品 A.外国的进口厂商 C.本国的出口厂商

9.海关税则一般包括( )

A.两个部分 B.三个部分 C.四个部分 D.五个部分

10.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分,经济一体化可分为部门一体化和( ) DBCAD A.水平一体化 B.垂直一体化 C.计划型一体化 D.全盘一体化 11.下列属于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的是( )

A.贸易保护化 B.贸易自由化 C.贸易组织化 D.贸易限制化 12.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第一部分是( ) A.货物贸易 B.服务贸易 C.结算方式 D.反倾销手段

13.《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制定来专门解释( ) A.FOB合同 B.CIF合同 C.FCA合同 D.CFR合同

B.代销的进口商品 D.专营的进口商品 B.进口方的银行 D.出口方的结算银行

8.卖方信贷中出口方银行提供贷款的对象是( )

14.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FCA术语时,不属于卖方责任的是( ) A.按时交货 B.提交交货凭证 C.办理进口结关手续 D.办理出口结关手续

15.国际货物买卖实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商品检验时间和地点的规定方法为( ) A.在出口国工厂检验 C.目的港卸货后检验

B.装船前或装船时在装运港检验 BABCA D.出口国装运港检验,进口国目的港复验

16.国际贸易实务中,用CFR Landed(卸至岸上)术语,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界限是( ) A.装运港船边 B.装运港船舷 C.进口国目的地 D.指定目的港 17.对服装、工艺品、轻工业品等商品适用的品质表示方法为( ) A.凭样买卖 B.凭规格买卖 C.凭说明书买卖 D.凭图样买卖

18.我国某出口公司6月1日电报形式对美商发盘,限10日复到有效。对方9日以电报发出接受通知,由于电讯部门的延误,出口公司11日才收到美商的接受通知,( ) A.除非我方及时提出异议,否则,该逾期接受有效,合同成立 B.不管我方是否及时提出异议,接受无效,合同不成立 C.只有我方及时表示接受,该通知才有效,否则,合同不成立 D.由电讯部门承担责任

19.在班轮运费计算中AV表示( ) A.按货物净重计收运费 C.按商品价格计收运费

B.按货物体积计收运费 D.按货物件数计收运费

20.同时具有国际多式联运和“门到门”运输性质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邮包运输 D.公路运输 BAACC 21.下列运输单据中可通过背书进行转让的是( ) A.航空运单 B.邮包收据 C.指示提单 D.记名提单 22.战争险的责任起讫为( )

A.W/W B.目的地卸离海轮后60天 C.门对门 D.运输工具上 23.在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中,下列属于一般外来风险的是( ) A.战争 B.触礁 C.偷窃 D.罢工

24.开证行仅凭不附单据的汇票付款的信用证,称为( ) A.跟单信用证 B.光票信用证 C.远期信用证 D.即期信用证 25.可转让信用证可转让( )

A.四次 B.三次 C.二次 D.一次 CDCBD 26.D/P表示( )

A.承兑交单 B.付款交单 C.收入交单 D.支付交单

27.在我国进出口合同中,较多采用的不可抗力事故范围的规定方法是( ) A.概括式规定 B.不规定 C.列举式规定 D.综合式规定

28.在国际货物买卖业务中,卖方开立的载有货物名称、数量、价格等内容,作为买卖双方交接货物和结算货款的主要单证是( ) A.汇票 B.海运提单 C.商业发票 D.保险单 29.寄售协议属于( )

A.代理合同 B.买卖合同 C.信托合同 D.其他性质合同

30.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承接方,无论是采用来料加工,还是采用来件装配方式,其赚取的是( )

A.商业利润 B.工缴费 C.佣金 D.手续费 BDCCB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

3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因素包括( )

A.政策主体 B.政策客体 C.政策目标 D.政策内容 E.政策手段 32.范纳和李普西对关税同盟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 )

A.大市场理论B.贸易创造效应C.贸易转移效应 D.规模经济理论E.综合经济理论 3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有效成立的应具备的条件主要有( )

A.当事人必须自愿和真实地达成协议 B.当事人必须具有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 C.双方以互惠、有偿为原则 D.合同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E.合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要求

34.装卸时间的规定方法有( ) ABCDE BC ACDE ADE ABC A.连续日 B.装卸率 C.滞期率

D.累计24小时好天气工作日 E.连续24小时好天气工作日 35.拍卖的出价方法主要有( )

A.淘汰式拍卖 B.荷兰式拍卖 C.招标式拍卖 D.议价式拍卖 E.包销式拍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简要回答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36.【答案】 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商品一定是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37.简要回答外汇倾销的含义及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