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下载本文

287、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有( )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外部矛盾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 D.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E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288、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

A.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 .促使事物灭亡 C .促使矛盾激化 D .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 E.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289、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

A .使矛盾双方发生对抗 B.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C.在事物质变过程中,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的分解,新的统一体的产生 D .消除矛盾双方的对立 E .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90 、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包括( )

A.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B .矛盾双方的调和

C .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事物所代替 D .矛盾双方通过缩小差别达到对立面的统一 291、矛盾的斗争性与政治斗争的区别和联系( )

A .矛盾的斗争性与政治斗争是同一概念 B.政治斗争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形式

C .政治斗争不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范畴 D .阶级社会里,矛盾的斗争性都表现为政治斗争 E.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矛盾的斗争性不一定表现为政治斗争 292、对抗与矛盾的关系是( )

A .等同 B.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 C.矛盾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之分 D .对抗消失矛盾也就消失 E .矛盾消失了对抗依然存在 293、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B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问题 C.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D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 E .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的关系问题 294 、“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 )

A .片面夸大共性,否认个性 B.片面夸大个性,否认个性中包含着共性 C.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看不到两者的联系 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295、“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句话体现了( )

A .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观点 B.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 C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E.闭关锁国的错误的 296、“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体现了( )

A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特点 D.不同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不同的 E.事物彼此之间存在着差别 297、“张三是人”这句话体现了( )

A .一般与个别相联系而存在 B.个别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 C.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 D .个别与一般的区别是相对的 E.不包含一般的个别是不存在的

298、矛盾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的区别

A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D.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 299、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事物是因为( ) A.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B.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C .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D .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存在着差别 E.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300、看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 )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 .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C .一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 .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E.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

301、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 )

A.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B.解决了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自然得到解决 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是不变的 D.在抓主要矛盾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的解决 302、矛盾的精髓原理指( )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绝对相对关系 D. 普遍特殊关系 303、成为认识事物的28 、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都是( )

A.多样性的 B.客观的 C .固定不变的 D .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的 304、本质基础是事物的( )

A.质 B、量 C.矛盾特殊性 D 、矛盾普遍性 305、质和属性的不可分割性是说( )

A.同质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属性 B.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 C.属性是事物质的外在表现 D.质和属性可以互相转化 306、事物的质同表现质的属性的区别在于( )

A.质是内在的,属性是外在的 B.质是客观的,属性是主观的 C.在质不变的情况下,某些属性是可变的 D.质是个别的,属性是一般的 307、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 .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308、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指的是( ) A.凡是事物都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 B.凡是质都是一定事物的质

C.质不能脱离事物而存在 D.质发生了变化,事物就发生改变 E.质和事物是不可分的 309、本质是( )

A.事物的根本性质 B.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内在根据 D、由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E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310、认识事物的量的意义在于( )

A .它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和认识事物质的前提 B.它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C.它对事物做出数量分析,使人们做到胸中有数 D .它是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E.它能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 311、质和量的关系是( )

A.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 B.互相依赖 C.互相制约 D .直接同一的 E.既对立又统一 312、“过犹不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过头”与“不及”都是错误的

C.把握质和量的统一 D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E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13、量变的复杂性表现在( )

A .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 B.量变的形式是多样的 C .质变可以转化为量变 D.量变中渗透着质变 E .质变中渗透着量变 314、在下列现象中,属于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是( ) A.生产力不断增长引起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B .事物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形状和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变成小鸡 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进化 315、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指( )

A. 事物的根本属性没变,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呈现出阶段性

B.事物全局性质没变,某些局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C .新质要素在量上的迅速扩张 D .旧质要素在量上迅速减少 E.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316、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说明( )

A.量变中包含着质变 B .量变和质变没有区别 C .量变的复杂性 D.部分质变不同于单纯的量变 317、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 )

A.爆发式飞跃 B .局部性部分质变 C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D.非爆发式飞跃 318、质变形式之所以是多样的,是因为( )

A .事物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 B .任何质变都是通过不同的人的活动实现的 C.任何质变都要受到不同的外部条件的制约 D .事物本质和现象本来就不同 31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 没有质变,就没有新的量变 C.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D. 量变和质变之间能互相转化 320、激变论的错误在于( )

A .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 B.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 D .坚持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21、庸俗进化论的错误在于( )

A .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 B.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

C.完全否认了事物之间质的差别 D.对生物的进化作了庸俗歪曲的解释 322、肯定方面是指( )

A .好的方面 B.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C .正确的方面

D .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E.决定了一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它物的方面 323、作为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 )

A .是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 B .把旧事物保留,容纳在新事物中

C .使旧事物在另一个阶段上重新发展 D .新事物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E .新事物和旧事物合为一体 324、事物的否定方面是( )

A .事物对自身界限的超出 B .对肯定的抛弃 C .事物本身发展的终结 D .被看作否定的肯定 E .和肯定是对立的统一 325、辩证否定是( )

A .事物的否定方面吃掉肯定方面 B .事物变化连续性的消失 C .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D .事物发展的契机和推动力量 E .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质之所在 326、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D.否定是扬弃 E.否定体现了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27、辨证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 )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保证的否定就是抛弃

C.辩证的否定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的统一 D.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E.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328、作为辩证否定的发展环节( )

A .是矛盾著的对立面的转化 B .事物量变的继续 C .是原有事物量的增大、扩展 D.是事物的质变、飞跃 E .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329、“绝对的否定”这是( ) A .辩证法的观点,它体现了矛盾斗争的绝对性 B .形而上学的观点,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 .正确的观点,它体现着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质

D .错误的观点,它否认了否定和肯定是对立的统一 E .这同“绝对肯定”一样是对辩证法的歪曲 330、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新社会代替旧社会是( )

A.包含肯定的否定 B.社会的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C.对旧社会既克服又保留

D. 社会的自我否定 E.社会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31、否定之否是规律同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的区别是( ) A .它不具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那样的普遍性、广泛性

B .它不涉及矛盾的同一和斗争,矛盾双方的转化,以及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过渡等等问题 C .它只揭示事物发展曲折性的表现形态

D .它同其他两个规律相比较,更集中地揭示了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完整过程,带有总括的性质 E .它从基本方向,总趋势上,揭 ` 示了事物发展的曲折前进,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的运动 33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

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E .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过程 333、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 )

A .甲被乙否定,乙被丙否定,丙被丁否定等等如此远离出发点的无限发展的运动 B .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C .在原有基础上周而复始、往返循环的运动

D .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E .在新的基础上,更高阶段上的前进运动 334、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内容实质是( )

A .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B .事物重复运动,变化的周期性过程 C .事物运动的上升性、前进性 D .事物运动、变化的曲折过程 E .事物经过漫长的历程又旧地重游、江山依旧 33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 B.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 C .事物发展周而复始的循环 D .事物发展是笔直的 E.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 336、否定之否定规律具体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在于( ) A .某些事物的自身否定并不受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支配 B .不同性质的事物及其运动有不同的否定方式

C .一些事物被否定,如麦粒作为食物被消费掉这与否定规律无关 D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有种种特殊的复杂情况

E .发展中的“回复”在不同事物上往往是各不相同的、特殊的

33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

A.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普遍本质 B.它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C.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338、唯物辩证法范畴是( )

A.最基本的概念 B .感性认识的形式 C .客观事物的存在方式 D .纯客观存在的东西 E.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