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种植技术 下载本文

油菜栽培技术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花朵为黄色。农艺学上将植物中种子含油的多个物种统称油菜。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种)类型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

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油菜也有许多用处,比如油菜花在含苞未放的时候可以食用;油菜花盛开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花朵凋谢后,油菜籽可以榨油。

整体特征(图片观赏)

1生长环境

温度

油菜是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据试验,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4~6℃,在20~25℃条件下4天就可以出苗,开花期15~19℃,角果发育期12~15℃,且昼夜温差大,有利开花和角果发育,增加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

水分

油菜生育期长,营养体大,结果器官数目多,因而需水较多,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为:发芽出苗期一般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左右;蕾苔期开花期为田间持水量的76~85%,角果发育期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

肥料

据测定,每生产100公斤油菜籽,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1:0.35:0.95,对三要素的需求量相当于禾谷类作物的3倍以上。另外油菜对微量元素硼较敏感,缺乏易造成花而不实。

土壤

油菜是直根系作物,根系较发达,主根入土深,支、细根多,要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既保肥保水,又疏松通气的壤质土,在弱酸或中性土壤中,更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菜籽含油率。

2.主要价值

功效

降低血脂:油菜为低脂肪蔬菜,且含有膳食纤维,能与胆酸盐和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故可用来降血脂。中医认为油菜能活血化瘀、散血消肿的作用,可用于孕妇产后淤血腹痛以及治疗疖肿、丹毒。

解毒消肿:油菜中所含的植物激素,能够增加酶的形成,对进入人体内的致癌物质有吸附排斥作用,故有防癌功能。此外,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肝脏的排毒机制,对皮肤疮疖、乳痈有治疗作用。

第 1 页 共 7 页

宽肠通便:油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体积,缩短粪便在肠腔停留的时间,从而治疗多种便秘,预防肠道肿瘤。主治游风丹毒、手足疖肿、乳痈、习惯性便秘、老年人缺钙等病症。

美容保健:油菜中含有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是人体黏膜及上皮组织维持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常食具有美容作用。油菜所含钙量在绿叶蔬菜中为最高,一个成年人一天吃500克油菜,其所含钙、铁、维生素A和C即可满足生理需求。另外油菜还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花蜜功效:油菜花蜜具有清热润燥,舒张血管,行血破气,消肿散结,和血补身功效,常用于肝胆系统病变患者及脾胃虚弱以及疗疮热疖患者。

食用功效

油菜质地脆嫩,略有苦味,含有多种营养素,富含维生素C。其种子含油量达35~50%,可榨油,其菜籽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不但是良好的食用植物油,而且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

油菜的招牌营养素含量及其食疗价值可称得上诸种蔬菜中的佼佼者。据专家测定,油菜中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维生素C比大白菜高1倍多。能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功效,强身健体。主治游风丹毒,手足疖肿,乳痈,习惯性便秘,老年人缺钙等病症。

3.栽培技术

早春露地油菜播种时间

早春露地油菜适期播种非常重要,播种过早,受外界低温条件影响,容易造成寒害、沤根、烂根、抽薹的现象。播种过晚,会造成上市推迟、产品质量差(主要因为温度过高),降低经济收入。

露地生产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全部采用直播方式。

选择良种

要选择优质、抗病、高产、耐抽薹的品种,如小青翠、华冠、京绿二号等。

施足基肥

一般情况下,亩施优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或45%的三元复混肥40~50公斤。

种子处理

播种前把种子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晾晒3~4个小时,然后把种子放在50℃温水中浸种20~30分钟,再在20℃~30℃水中浸种2~3小时,晾干后可直接播种;或置于15℃~20℃条件下进行催芽,24小时出齐芽进行播种。

精细播种

第 2 页 共 7 页

一般于3月下旬播种,亩用种约350克。播种前,视土壤墒情浇水造墒,待水渗后播种。播种时,1米宽的畦开5条沟,沟深1.5~2厘米,将种子均匀播在沟内。

田间管护

当两片针叶展开时(2叶1心)第一次间苗,苗距3~4厘米;4叶1心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定苗),苗距8~10厘米,每亩留苗4万株左右。苗期需水较少,一般情况下不旱不浇水,定完苗后,在生长期间浇水3~4次,浇水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收获前15天左右追1次肥,亩施尿素20~25公斤或硫酸铵20公斤。

清沟排渍

春季雨水较多地区要注意排水,渍水不仅严重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发育,还易导致菌核病等病害发生和流行。因此,春季应特别重视油菜田清沟排渍,尤其是山区的冷浸田和一些排水不畅的田块。

喷施硼肥

土壤普遍缺硼,油菜缺硼会导致花而不实和返花现象,因此要注意喷施硼肥。硼肥施用方式有三种:底施、追肥或叶面喷施。对没有基施硼肥的,在蕾薹期和始花期进行叶面喷施;对土壤严重缺硼而没有底施硼肥的,在油菜苗期应喷施一次硼肥。喷施硼肥一般每亩用硼砂100克,用温水溶解后,对水50公斤左右喷施。

施用薹肥

为防止后期倒伏和贪青晚熟,一般不提倡年后施肥,但对腊肥不足、长势较差、有早衰趋势的田块,应适量补施薹肥。对腊肥用量大、长势旺盛的田块,不再施用薹肥。

薹肥宜在薹高7~10厘米时施用,宜早不宜迟。摘除老叶,油菜花荚期植株高大,下部通风透气不良,加上我省春季阴雨较多,田间湿度较大,容易引发病害。因此,要及时摘除下部无功能的病、老、黄叶,防止和减轻菌核病等病害的发生。

防止倒伏,杂交油菜植株高大,如前期管理不善,生长过旺,或后期肥水过多,均会引起油菜倒伏。尤其洞庭湖区,在油菜花期容易遭受春季大风影响而使油菜大面积倒伏。油菜倒伏后,还易发生返花现象。

遇油菜倒伏,应尽可能扶正植株,砍一些树枝垫正,棉区可在田间适当留一些棉秆作支架。对湿度较大的田块,应注重清沟排渍。

第 3 页 共 7 页

4. 油菜冬季的田间管理方法

油菜,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南北广为栽培,四季均有供产。那么,油菜冬季应该怎么管理呢?

油菜冬季的田间管理方法如下:

一、间苗定苗。要求早间苗,稀定苗。把握的原则是间密留稀,去弱留壮,调整株间间隔,坚持均匀。一般分两次间苗,榜首次在齐苗后呈现榜首片真叶时进行,间到叶不搭叶;第2次间苗在第二片真叶呈现时进行。三叶期进行定苗,留苗密度依据油菜耕种早迟、秧龄长短和禾苗成长状况而定,一般坚持苗距7~10厘米。耕种量小的可只间一次苗。

二、中耕松土。中耕松土应把握早松土、勤松土的原则,并配合上肥、培土壅根等办法。中耕松土的时刻和次数、深度应依据油菜成长状况、土壤状况、气候特色和杂草成长状况而定。

对直播油菜,一般在全苗后呈现2~3片真叶时结合间苗、追肥进行榜首次中耕,当有4~5片真叶时,结合定苗、追肥进行第2次中耕,尔后在低温降临之前再中耕一次。 对移栽油菜,应在麦苗移栽返青后结合追肥进行榜首次中耕,今后在冬前再进行1~2次中耕。此外,在每次洒水和降雨后,也应当令进行中耕松土。

中耕深度宜先浅后深,防止伤根过多,即榜首次中耕浅,第2次、第三次中耕深。水田油菜中耕可稍深,旺长油菜中耕也应适当加深,以堵截部分根系,操控地上部分成长,使旺苗变壮苗。

但在冬天较寒冷年份和区域,为了防冻保湿,一般不宜进行深中耕。中耕松土时,必定要留意培土壅根,以增强油菜的抗寒能力。

三、早施、施足苗肥。苗期缺氮15天或缺磷25天,油菜亩产分别会削减27.4%和27.1%,移栽后5天追肥的比移栽后20天追肥的油菜每亩增产24.3%。在干旱的区域和年份,上肥应结合洒水进行,即带水追肥,以水促肥。

苗期上肥量应占总上肥量的40%左右,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施尿素等氮肥两次。对移栽油菜除应追施2次氮肥外,还应适当追施腊肥一次。对直播油菜,应在榜首次间苗时和定苗后各追肥一次。在苗期除应追施氮肥外,还需留意追施磷肥。缺磷会影响油菜的花芽分化和根系发育。另外苗期还应留意硼肥的供应。

四、抗旱排渍。我国油菜产区冬天少雨尤其是黄淮区和长江中游,秋冬多干旱。当土壤相对湿度(田间最大持水量)低于70%时,油菜下部叶片发红,全株暗绿无光泽,或正午叶片萎蔫,就应当即灌溉,抗旱促早发。

旱情较轻时,可结合施提苗肥,洒水抗旱。干旱较严峻时,可进行沟灌。洒水次数应依据苗情和土壤质地而定。也要视区域条件而定,如黄淮油菜产区,在秋冬天和返青后要洒水5~6次。洒水时忌洪流漫灌,避免油菜受淹,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发育,构成僵苗不发。在秋雨多的区域要留意清沟排渍,下降地下水位。

第 4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