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模拟实验报告 下载本文

一、 交易品种和合约的选择

1、 股指期货:我选了IF1101作为我的交易对象; 2、 商品期货:我选了a1109和y1109作为我的交易对象。

二、 基本面分析

(一)股指期货基本面

盘点2010年,股指期货加速走向成熟

2010年4月16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个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事件,代表股市整体走势的期货品种——股指期货面世。如今,站在新一个十年的起点,回顾股指期货在过去174天中的运行情况,虽然一些基本功能还未真正发挥,但其充裕的流动性和整个资本市场 的参与程度已经促使其加速走向成熟。 1、2010年期指走势先抑后扬

2010年初,我国开始从此前过度的刺激政策中退出,踏上改变经济增长结构的长征。一季度,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信贷投放速度过快,央行迅速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对信贷投放的管制,二季度,国务院出台“国十条”地产调控升级,市场预期悲观,经济增速加速下滑。2010年下半年,在消费和出口的强劲支撑下,我国宏观经济在三季度实现软着陆,但是四季度,国内通货膨胀开始加剧,CPI指数不断高企,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流动性加速向常态回归。 在这个大背景下,4月16日,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便呈现下跌走势,全年呈现V型特征:上半年,股指期货合约从3450点下挫近1000点至2479点,跌幅达28%;在悲观的预期得到释放后,市场在7月份迎来了估值修复反弹,经济企稳推动期指在此后缓慢回升,10月份全球流动性冲击再次推高指数;年末,在通胀高企,央行政策加速回归常态的影响下,指 数再次选择下行。截止至12月31日,期指收于3157点,全年累计下跌8.5%。 2、期指自上市以来市场参与度与活跃度不断提高

股指期货上市首日,成交量为5.85万手,尾盘持仓量仅有3590手,成交持仓比达16.28倍。随后几个月里,期指的成交量和持仓量节节攀升,截止至12月31日,期指累计成交量4587万手,累计成交额41万亿,而沪深300指数成交额为21万亿,期指成交额已是其1.95倍。就单日而言,期指日平均成交量达到了26.4万手,持仓量为2.81万手,成交持仓比降至9.37倍,市场参与度与活跃度不断提高。 3、期指基本特征表现良好

于此同时,期现价格的拟合度较好,从已经交割的8个合约表现来看,合约价格始终围绕股市价格波动,市场拟合度高达99%以上,期指4合约与大盘走势联动较紧密。主力合 约与沪深300指数价差绝大多数时间内维持在无套利区间内,基差率维持在2%以内的交易日占到全年的94%,而且超过83%的时间内基差率在1%以内,已经接近欧美等成熟市场股指期货运行的特征。根据统计,2010年的4月至5月初,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是股指期 货两个较好的套利时期,主力合约与现货指数的价差甚至超过100点,其他远期合约间也同

样出现较大的价差。合约到期交割方面,因为我国期指合约设计较合理,2010年的8次股指期货合约均实现平稳交割,未出现“到期日效应”。 2011年,股指期货将延续慢牛行情

2011年我国的股指期货发展的第二个年头,股指期货的交割将会更平稳流畅,期指的交易量和持仓量在新一年会再创新高,可以预见,新的一年将有更多基金、券商等机构参与到股指期货市场中来,其套期保值的基本功能会得到有力地提升,规避系统性风险作用会被更加地重视。同时,利用股指期货套利的实践性操作将更加深入,甚至能有效地帮助于中小投资者规避系统风险。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规划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民生的改善将成为新一轮发展的显著特征。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对于2011年股指走势的判断比较乐观,我们认为2011年仍将是一轮慢牛行情,沪深300指数可能再次创出08年以来的新高。

1、政策调控,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从政策氛围来看,2010年政府对过度刺激后做出的政策退出,导致了A股市场的波动,但是,这些退出政策包括房地产价格调控、对信贷和流动性的紧缩、对物价的管制、无疑起到了缓冲、化解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隐忧。2011年,很多调控政策短期内将延续下去,但是在物价稳定后,健康的经济环境将为股指上涨提供政策支持。 2、经济面上,复苏将持续下去 从经济基本面上,金鹏经济研究所认为,2011年经济的主要基调还是复苏.在2010年GDP增长10%之后,2011年经济增长会减缓至9%—9.5%,虽然较2010年小幅下降,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更高,投资的增长维持在20%左右,较2010年、出口保持在17%左右,零售将保持在18%的增长幅度上,更加均衡和可持续。并且对政策压力和经济系统压力也更小,政策氛围向好。

3、流动性依然充足

从流动性环节来看,2010年第四季度,央行开始加速货币回归常态化意味着边际流动性来源将逐步下降,金鹏经济研究所预计,2011年新增信贷量7万亿,M2下降至16%,在此基础上,我们测算M2—名义GDP衡量的富余流动性将继续收窄,可能下滑到1%左右。 但是,比较有利的一面是,央行此前连续两年释放了超过17万亿的信贷量刺激经济增长,如此巨大的基数将继续保障市场充裕的流动性;其次,我国存量资金具有较强大的再配置需求,而如果资产配置的需求足够强大,储蓄搬家也能够对股指形成资金面上的支持。根据统计,近期资产配置需求已经导致了资金快速流入股市,从9、10、11月份以来开户数突破上行来看,场外资金加速流入股市的迹象明显。我们预计,2011年,储蓄搬家有望为股市提供2万亿的新增资金。总之,近期流动性紧缩对A股的制约仅仅是阶段性的,我们认为2011年流动性供给并不紧张,对市场不会造成持续性的负面压力。

(二)豆类基本面分析

隔夜美豆3月合约高位震荡收十字星,期价最高1384.6美分,最低1370美分,尾盘收于1376美分,整体收跌0.07%,电子盘略强。

DCE盘面,连豆1201合约昨日低开高走,4472开盘后,期价早盘惯性下跌,最低触及4456,随后伴随增仓期价震荡上行,至下午盘增仓明显,期价突破前一交易日结算价,最高拉升至4509,尾盘收于4507,整体收涨0.22%。目前期价交易重心维持在4500一线,同时4500也是11月上旬期价最后一波上涨的家仓位,存在较强的多空转换,震荡性增强。 基本面上,巴西第二大大豆生产州帕拉纳州开始收割大豆,由于今年9月份时该地区天气较为正常,领先于其他地区开始播种大豆,因此最先收割,同时近期走势强劲的大豆期价也

刺激农户加紧收割。另一方面,阿根廷仍旧受到干旱天气的困扰,时至今日,仍有部分地区未能按计划进行播种,播种面积预计将会进一步萎缩,进而影响产量。美国方面,昨晚美国农业部公布了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截止到12月23日当周,10/11年度大豆新销售73.09万吨,11/12年度新销售28.5万吨,10/11年度大豆净销售66.33万吨,11/12年度大豆净销售28.5万吨,其中中国进口11.38万吨。当周大豆出口装船91.4万吨。可以看到由于对南美地区未来年度大豆供应的担忧以及对后市大豆期价持续上涨的预期,令国际买家不得不更多的寻求购买远期大豆。强劲的基本面支撑美豆保持坚挺,不过临近年底,且美豆正处于年度高位,市场存在较大的获利压力,限制美豆涨幅。

国内方面,到12月30日,产区油用大豆收购均价3700-3880元/吨;销区食用大豆销售均价4300-4500元/吨;港口大豆分销价格成交集中在4150-4250元。近期期货盘面价格震荡性增强,但是对于下有成本支撑,上有政策压制的现货市场来说,保持平稳是最好的办法,而市场成交情况依旧保持着清淡局面,预计近期难有大的变动。另一方面从美国农业部的周度销售报告中可以看到中国进口仅为11.38万吨,占美豆出口份额较前期有很大幅度的降低,显示出中国市场在政策调控下,压榨利润亏损造成了进口萎缩,目前港口处于消耗前期高位库存中。

整体来看,强劲的基本面对美豆仍旧形成支撑,但是在高位以及节前,市场存在较强的获利压力限制涨幅;国内现货市场平稳,对于政策的压制及外盘的强势,以滞涨抗跌来对待。期货盘面来看,节前获利离场倾向较大,短期内难有大的行情出现,震荡性增强。操作上轻仓持有趋势多单即可,短线观望,轻松过节。

大豆供应情况分析 1、国际市场供应情况

全球大豆以南北半球分为两个收获期,南美 (巴西、阿根廷)大豆的收获期是每年的4-5月,而地处北半球的美国、中国的大豆收获期是9-10月份。因此,每隔6个月,大豆都有集中供应。

美国是全球大豆最大的供应国,其生产量的变化对世界大豆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2、国内大豆的供应情况

作为一种农产品,大豆的生产和供应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大豆种植、供应是季节性的。一般来说,在收获期,大豆的价格比较低。其次,大豆的种植面积都在变化,从而对大豆市场价格产生影响。第二,大豆的生长期大约在4个月左右,种植期内气候因素、生长情况、收获进度都会影响大豆产量,进而影响大豆价格。 3、进口量

我国是国际大豆市场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因此,国际价格水平和进口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国内大豆价格。

(一)豆油的供应情况 1、大豆供应量

豆油作为大豆加工的下游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豆油的供应量,正常的情况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豆油供应量的增加。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国产大豆,另一部分是进口大豆。 (1)国产大豆供应情况

我国的东北及黄淮地区是大豆的主产区,收获季节一般在每年9-10月份,收获后的几个月是大豆供应的集中期。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维持在1600万吨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数的大豆用于压榨。

(2)国际市场供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