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了。”这句话看起来很平常,但将“玩的时候”和“一坐下”进行对比,更能说明《山海经》在“我”心目中的份量。
学生:22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说明“我”是在反复地念叨,说明阿长也感觉到“我”对这本书的渴慕程度,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家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教师: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渴慕”之情,所以当阿长买回《山海经》之后,“我”的心情便可想而知了。综上所述,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买《山海经》这件事呢?
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学生:课文25自然段体现得最为明显:“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这里的“遇着了一个霹雳”、“震悚起来”“赶紧”,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当时十分兴奋又出乎意料的心情。因为《山海经》透露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最能突出文章的主题。
教师:分析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5、26自然段,“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
学生:(齐读)
学生:因为买《山海经》一事,“我”对阿长发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而且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也“从此完全消失了”。这几句话交待了“我”对阿长感情的变化,这从另一个方面写出“我”对阿长感激的心情。
教师:对。作者极力描写自己盼书心情的急切,正是为了照应后面的得书后心情的喜悦,而这种喜悦的心情,都是由阿长带给“我”的。作者这样写,其实是在突出自己对阿长的感激和敬意,突出了阿长的善良、热情、关爱孩子的特点。
教师:买书之外作者还写了其它几件事情。请你们考虑,其它几件事情阿长还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反映了作者对阿长什么样的感情?
2、人物形象分析
教师:我们分析阿长的人物形象,结合文本分析。
学生:第3段写阿长喜欢“切切察察”。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和教养的人,在主人家里老喜欢说三道四,背后说人长短,所以作者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而且还用了“讨厌”这个词。
教师板书:没有教养。并补充:我们为人处世应做到:“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学生:第3—5自然段。写阿长摆成“大”字的睡相,这也反映出阿长没有教养,显得粗俗。(教师板书:举止粗俗)
学生:元旦吃福橘事情。可以看出阿长特别讲究那些古怪的规矩,说明阿长是一个很封建、很迷
信、愚昧、落后的人。
教师:我发现作者写这件事情时,特别描写了阿长对“恭喜”的渴望。比如,除夕时她“极其郑重”地叮嘱“我”,元旦早上一醒来,她就“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当我说了“阿妈,恭喜……”后,她“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想一想,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阿长自己的生活不幸,但她仍然有美好的希望,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在新年别人对她的祝福上,好像这一声恭喜能给她带来一年的好运气。从这一点来看,阿长又是一个热望一生平安的人,让人同情。
教师:普通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阿长也不例外。 (教师板书:生活不幸,渴望平安)
教师: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知道作者对她的情感态度。 3、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
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不定的,时而讨厌,时而感激。写对长妈妈的讨厌,主要集中在前半部分;写对长妈妈的感激,主要集中在后半部分。那么,你认为“我”对阿长的感情,究竟是讨厌、感激各占一半呢,还是某一种情感为主?大家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我觉得长妈妈许多繁琐规矩令人讨厌 。 学生:我们认为是以感激为主。
学生:文章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对阿长的祝福,这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怀念、感激多一些。
教师:我同意大家的意见。儿时的“我”对阿长的许多行为是讨厌的、甚至是憎恶的,但在这篇文章里,却时时流露出对阿长的同情。鲁迅作为大文学家,一生与书打交道,但人生中的第一部书却是阿长买的,这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此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应该是以怀念、感激为主。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大写自己对阿长的讨厌呢?
学生:前面写讨厌是作铺垫,重点是后面的感激和怀念。
教师: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写自己讨厌阿长,大揭其短,而是要表达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因此着重写买《山海经》,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前面写她的讨厌,作者力求写出一个真实而鲜活的长妈妈形象,最主要的,是为后面抒写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作铺垫。这种写法,我们把它叫做“欲扬先抑”。
三、课堂小结
我想,三十年后,当鲁迅重新回忆他的长妈妈,他的内心深处,应该会久久地回想:谢谢您,我的长妈妈,谢谢您曾经那么地爱过我。就让我们带着我们内心深处读懂的爱,在普希金的《我曾经爱过你》的诗歌中结束我们的学习。
(配乐,朗诵 《 我曾经爱过你 》 普希金普希金)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牵挂,又忍受着别离的折磨,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会有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地爱你。/) 四、布置作业:
我们身边有类似长妈妈这样的人吗?她可能是我们的父母、亲人,可能是我们的老师、朋友,也可能是身边的任意一个人。他们普通,却深深地关心着我们,成为我们心中不可替代的那个人。请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以“我身边的长妈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写一写你的想法与感受。
附板书设计
事情 详略 性格 “我”的感情变化 写作手法 (1)长妈妈”名字的由来 详 地位低下 不大佩服 欲 ⑵喜欢“切切察察” 略 饶舌多嘴 不耐烦 扬 ⑶睡相粗俗 详 不拘小节 空前敬意 先 ⑷元旦要“我”吃福橘 详 善良真诚 敬意消失 抑 ⑸给“我”灌输各种礼仪禁忌 略 愚昧迷信 新的敬意 ⑹讲“长毛”的故事 详 无知淳朴 怀念 ⑺为“我”买《山海经》 详 热心关爱孩子 教学反思: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它出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本第二单元第一课,选自《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所追忆的保姆,她是一个粗人,没有文化、粗俗、好事,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但她又是一个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质朴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鲁迅先生深情地抒写了对她的真挚的怀念。教读这篇文章,应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欲扬先抑的写法。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第一,本节课可喜的是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兼顾了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手法,注重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态度变化,初步感知长妈妈的形象。
第二,紧扣文本分析,充分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能各抒己见,真正体现了“少教多学”的理念。
第三,能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拓展,将语文课堂走向生活,重点培养学生关注普通的人,发现身边的爱,知恩、懂恩、感恩,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但尚欠不足的是:教学环节设计不够优化,时间安排欠合理:故事导入环节可采用复旧导新形式三言两语即可;作者及《山海经》介绍可放在课前预习完成,这样把节省的时间用在拓展环节:即:在你们的身边有过象长妈妈这样关心你、爱护你、关注你心理需求的人吗?说给大家听听。这一环节可让学生充分畅谈,师生积极互动,目的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普通人,发现身边的爱,懂得身边的爱,
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将课堂推向高潮,也为课堂写作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