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 下载本文

27.ADE 28.ABCD 29.BCDE 30.ABDE 三.简答题

1. 简述穿经腮腺的结构有哪些? 2.简述下颌下三角的主要结构层次关系。

3.颞区软组织的层次和颞区皮肤的神经分布有哪些? 4. 简述面部浅层的神经有哪些?

5. 简述颈筋膜颈筋膜浅层即封套层的结构特点 6简述气管前间隙的结构特点 7. 简述颈动脉三角境界

8简述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

9.面部静脉有何特点?颅内、外静脉有哪些交通? 10.简述下颌下三角的境界。 四.论述题:

1. 试述面侧深区的结构特点。 2. 试述翼颌间隙的结构特点? 选择题答案 简答题

1. 在腮腺内部主要有横行的面神经及其分支、面横动、静脉、上颌动、静脉。纵行的有颈外动脉和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耳颞神经;由浅入深分别是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2.下颌下三角的主要结构层次关系是:皮肤→颈浅筋膜与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及其形成的下颌下腺囊→下颌下腺浅份→下颌舌骨肌→舌神经与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深份及导管、舌下神经→舌骨舌肌→舌动脉。

3.颞区软组织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骨膜。其神经分布有三个来源:①耳颞神经的颞浅支与颞浅动脉伴行,上升越颧弓,分布于颞区大部分皮肤;②颈丛的分支耳大神经后支,分布于乳突部的皮肤,并与枕小神经分支结合;③颈丛的分支枕小神经,分布于耳郭后面、乳突部等区域的皮肤。

4.面神经经内耳门、内耳道、面神经管出茎乳孔,向前穿入腮腺,呈扇形分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5支,支配表情肌。三叉神经:眼神经 司感觉,终支由眶上切迹或孔浅出于皮下,称眶上神经。上颌神经 司感觉,终支由眶下孔浅出于皮下,称眶下神经;下颌神经 司感觉和运动,运动支支配咀嚼肌。下颌神经的分支一下牙槽神经,其终支经额孔浅出于皮下,称额神经。

5.颈筋膜浅层 即封套层,呈桶状环绕整个颈部,向后附着于项韧带及第7颈椎棘突,向外侧再转向前方,依次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两肌的鞘后,被覆于舌骨下肌群表面至正中线两侧彼此延续;向上附于颈上界各结构,向下附着于肩峰、锁骨及胸骨的颈静脉切迹的前、后缘等颈部下界结构。在下颌下三角和腮腺区分为两层,分别包绕下颌下腺和腮腺,形成两腺的筋膜鞘,并 11包绕二腹肌前腹并附着于下颌骨下缘。

6气管前间隙 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内有气管前淋巴结、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最下动、静脉及甲状腺奇静脉丛、头臂干和左头臂静脉。在幼儿的气管前间隙的下段可有胸腺上部。此间隙向下通至上纵隔。因此,颈部气管前间隙有感染或出血时,可沿此间隙向下到达前纵隔。前纵隔如有气肿亦可沿此间隙向上蔓延到颈部。气管切开时也必须经此间隙。

7.境界 由胸锁乳突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

8.由浅入深分为五层,即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额肌和枕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浅部三层结合紧密,称头皮;深部二层结合疏松,易分离。

9.面前部的主要静脉——面静脉在口角以上缺乏静脉瓣,是血液易逆流入颅内的因素。颅内、外静脉的交通主要有以下几条。(1)面静脉可通过内眦静脉借眶内的眼上、眼下静脉与海绵窦交通,也可通过面深静脉、翼静脉丛、眼下静脉与海绵窦交通。(2)深居颞下窝的翼静脉丛也可通过卵圆孔处小静脉与海绵窦交通。(3)脊柱静脉丛的上端经枕骨大孔与颅内硬脑膜窦相沟通。(4)颅盖骨的板障静脉可籍穿经颅骨的导静脉沟通颅外的头皮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窦。

10..下颌下三角为二腹肌前、后腹与下颌骨下缘所围成,底由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中缩肌等构成。此区颈深筋膜的浅层,下方附着于舌骨,向上分为浅、深两层,包绕下颌下腺,形成下颌下腺鞘。

论述题答案:

1.试述面侧深区的结构特点。

面侧深区主要指腮腺咬肌区前部的深面。

(1)翼静脉丛:位于翼内、外肌之间。向浅面经面深静脉与面静脉交通;深面经卵圆孔及破裂孔导血管与颅内海绵窦交通。又因面静脉缺乏静脉瓣,故口、鼻等处化脓性感染处理不当(挤压等)可引发海绵窦炎及颅内感染。

(2)上颌动脉平下颌颈高度起自颈外动脉,经其深面入颞下窝,再行经翼外肌两头之间入翼腭窝,以该肌为标志分为第1段下颌段、第2段翼肌段,第3段翼腭窝段三段。脑膜中动脉是其第1段的分支经翼外肌深面,穿耳颞神经两根间垂直上行,经棘孔入颅中窝后,分成前、后两支,粗大的前支行经翼点的内面,且多行于骨性管中,当此部受暴力打击时,前支血管常易断裂出血导致硬膜外血肿。上牙槽后动脉是其第3段的分支,眶下动脉是其终支。

(3)下颌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是三叉神经的最大分支,自卵圆孔出颅至翼外肌的深面,分为颊神经、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咀嚼肌神经。

2.试述翼颌间隙的结构特点?

翼颌间隙 位于下颌支内侧面与翼内肌之间的间隙,与咬肌间隙经下颌切迹相通,二者仅隔下颌支。此间隙前界为咬肌、颞肌及其附着的下颌支前缘,后界为腮腺和下颌支后缘,上界为翼外肌,下界下颌角内侧。此间隙前部(下颌支、颞肌、咬肌前缘与颊肌之间)有颊脂体。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静脉通过及疏松结缔组织,后者与颞下间隙、咽外侧间隙等处的疏松结缔组织连续。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即注射麻醉药液于此间隙内。牙源性感染常累及此间隙,也可进一步蔓延到上述各处,还可以沿神经、血管蔓延到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