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下载本文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 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数的组成;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难点是写0-10各数。

二、教学目标: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并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学会比较数的大小,认识“=”、“〉”、“〈”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快乐课堂”、“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刚入学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往往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为此,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活动为题材。如用“老鹰捉小鸡”的情境学习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拔河比赛”的情境为题材,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想到两边人数相比较的问题,来学习“=”、“>”、“<”的含义等。

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科技小组活动”,通过提出“火箭有几枚”的问题,引起学生数数的兴趣,图中提供的信息还可以数坦克有几辆、小汽车有几辆、机器人有几个、飞机有几架等,教材只选取了其中一个问题做引导,通过数、认、读、写,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并借助计数器、积木等学具认识后继数和5以内数的组成。

第二个信息窗是“快乐课堂”,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借助树上苹果数量减少到一个也没有来认识有关0的问题。同时图中借助直尺、足球记分牌上的0,进一步体会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起点和比分。自主练习中又设计了“按顺序排一排”的内容,进一步熟悉0—5各数的顺序。

第三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提出“跑步的有多少人?”的问题,在数一数这些运动员、树、吊环、向日葵和足球各有多少的过程中,理解6—10各数的意义;在数“扎小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区分几个和第几。同时通过在自主练习中,“小鸟回家图”,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同样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借助“根据给定的数涂圆圈”的画面,引导学生主动找出数的排列规律,初步认识单数、双数。

第四个信息窗是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借助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引起学生的争论。两边人数不相等不能开始比赛,同时这幅图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跑过来的小朋友的加入使两边人数相等可以进行比赛,从而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教学措施:

1、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亲切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2、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3、充分利用自主练习,扩大学习空间。

4、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5、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的学习。

五、本单元建议课:9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信息窗1,自主练习第1、5、6题。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 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教学中首要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快乐有趣。对于学生不了解的内容,教室要给与必要的解释。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并向学生解释什么是“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模仿图中小男孩所指出的问题,试着提出关于数数的问题。 3、在数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数得是否正确外,还要特别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图中的实物有序的数。理解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由物到数”和“有数到物”的两个过程。

4、“自主练习”第1题是让学生先数一数每组中物品的个数,然后照例子画上线,这儿注意教学生正确使用尺子画线。

第二课时: 1—5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1—5数字的写法,“自主练习”第2、3、4、9题。 教学目的:

1、会写1-5各数,知道数的组成。 2、巩固对1-10各数的认识。

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圆片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数字书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采取以下策略:记字形(可以用儿歌的形式) 、讲要领、比异同、连难点。教师范写是重点说明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还要说明每个字在方格中的布局,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写数练习。 2、在教学数的组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数的组成的抽象过程,指导学生借助学具进行分与合的操作活动,通过操作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

3、在学习了4的组成后,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2、3和5各数的组成。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认识和记忆2—5各数的组成,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

第三课时:信息窗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的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 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0的含义。 教具准备:苹果树模型。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教学0的写法是,应向学生说明笔顺,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

2、在教学0的含义时,可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能在哪里找到0,在利用准备好的学具(如记分牌、直尺等)让学生直观的看到0,感知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比分等。

第四课时:信息窗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信息窗三及自主练习1、2、7题。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理解6—10各数的意义。

2、初步渗透数的组成、简单的找规律。

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建议:

1、教学中,要着重关注学生能否把数数和相应的物体个数对应起来,防止学生只“唱歌”而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有序地去数数。 2、6—10各数学生不容易按群记数,所以让学生记住数的组成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对学习加减法也具有重要意义。

3、自主练习第10题是进行数的分与合练习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地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出各数的分与合。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第五课时:6—10的写法及序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