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下载本文

分工合作,人人参与。 筛完坐正,注意卫生。

“筛完”:筛到已经没有太多土漏下来为止。

注意:筛子上的颗粒不要倒,就放在上面,筛子放一边。 下面就请你们来动动手。

教师发:塑料餐盒分装的泥土、3个筛子、2个塑料盆 9.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10. 看一看:3个筛子筛得的土有什么不同? 生:大小不同,筛孔小的筛出来的土就越细。

11. (ppt出示实验册内容)是的,不同的筛子可以筛出不同的土,请你来连一连,这里有三个筛孔大小不同的筛子,筛孔依次为大、中、小,用他们筛土,分别可以得到下面几号土呢? 学生口答

12. 原来泥土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粗细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三、捏泥塑

1. 细土我们已经筛出来了,是不是就可以捏泥塑了?你们试着捏一下,行不行。 2. 太干了,太松散了,怎么办? 生:加水,像和面一样和泥 3. 水怎么倒?一下全倒进去行吗? 生:不行,要慢慢倒,水多了就稀了。

4. 时间关系,如果完全自己来筛出合适的泥土,估计得好半天呢,也需要更多的土,所以今天老师提前筛好了一些,补充给每一组。

5. 补充说明:先把盆倾斜过来,把土集中在一边。先倒半杯水,用手将泥和水搅拌在一起,泥团变大后不断捏一捏。可以小组共同捏一个,也可以分成四份,每人捏一个。开始发挥你的创造力,捏个你喜欢的泥塑吧。 6. 学生操作

7. 你发现加了点水的泥有什么变化?

生:加水后像橡皮泥一样,可以捏。而干的泥土很松散,不能捏成型。 8. 展示作品 四、总结与拓展

1. 大家捏的泥塑不好保存,就需要再加工,就成了陶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

6

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家里的碗经过了高温烧制而成的瓷器。 2. 总结:原来随处可见的泥土,经过加工处理后,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乐趣。今天一起玩泥巴开心吗? 板书设计:

玩泥巴 拣——捻——筛

我的构思:

教学反思:

3.沙子与黏土

教学目标:

1. 能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 2. 学会描述并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

3. 能够描述沙子和黏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做出解释。 4. 能够举例说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描述并比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

难点:做沙子和黏土渗水的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7

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

用于筛取黏土的器材:广口瓶、铝箔、皮筋、针和培养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样物品,你们认识吗? (出示沙子图片)这个是什么?它是沙子。 (出示黏土图片)这个是什么?它叫黏土。 2.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沙子与黏土。【板书课题】 二、如何找到沙子与黏土

1.(出示沙子与黏土实物)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的沙子与黏土,知道我是从哪里找到它们的吗?

2. 沙子是我在沙坑发现的,生活中很多地方我们都能找到沙子,你还能说说在哪里见过沙子吗?

3.(课件:图片)介绍生活中哪里能找到沙子。

4. 你知道什么是黏土吗?黏土在生活中不容易直接找到,这是我加工得到的。我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播放制作黏土的视频) 三、比较沙子与黏土的不同

1.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份沙子和黏土。下面我们来研究它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怎么研究?

2.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这里有三个更具体的方法:(1)看一看,看的时候可以借助放大镜,会用吗?(2)按一按,注意按的时候只要将手指轻轻的触碰沙子和黏土,然后看看你手指上有什么就可以了。(3)捻一捻,向老师这样拇指和食指捏一点沙子或黏土,来回的移动。 3.老师这里还有一张记录单,能看懂吗?这里还为你们准备了6个词语,等会你们可以把词语贴在记录单上。清楚了吗?开始吧! 4.学生研究。 5.学生汇报。

四、比较沙子与黏土的渗水性

1.是不是只有这么多的不同?不是的,其实还有很多不同,不太容易发现,要想一些别的办

8

法才行。

2.比如,我这里有一些材料,一个透明纸杯,一个塑料盒,我在塑料盒的底戳了几个小洞,有一张圆形纸片,有沙子与黏土,有两杯水。我把它们像这样组装起来,等会同时给两个杯子倒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3.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样的材料,下面我们自己动手去试一试吧。 4.学生动手操作。 5.汇报实验结果。

6.猜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7.(出示放大沙子与黏土的照片)观察一下被放大了很多倍以后的沙子与黏土,你有什么发现?

8.小结:沙子之间的空隙比黏土之间的空隙要大,所以水往下漏的就快。 五、沙子与黏土的用途

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依次出示沙雕、罐子、沙画、泥娃娃的图片)学生猜。 2.你还知道沙子与黏土可以用来做什么?

3.正是因为沙子与黏土有许多的不同,所以生活中我们会用它们做不同的事情。课后你们可以继续找一找看看它们还可以用来做哪些事情。 板书设计:

沙子与黏土

沙子 黏土 颗粒大 颗粒小 不沾手 沾 手 粗 糙 细 腻 我的构思:

教学反思:

9

4.水是什么样的

一、学习目标:

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等特征; 2、通过把相同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活动,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的特征;

3、学会用气泡图展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三、教学难点:

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展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记录单 学生材料: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 学生准备:红色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 环节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图片:海洋、知道大自然中的水是本环节意在调用学生 小溪、雨水、水滴 普遍存在的。 已有生活经验, 2、组织学生说说生活认识到水对生活的重谈谈生活中哪里需要 中哪里需要用到水。 要性。 用到水,感知水在人们生活3、明确本课研究的问明确本课要研究的问中的重要性。 题:水到底是什么样题。 的?(揭题板书) 二、用感官观4、出示四杯液体,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选择牛奶、盐水、白醋、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