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之写龙南小武当的作文 下载本文

写龙南小武当的作文

【篇一:龙南现状概况】

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地质

龙南县地地层自上元古生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中间除缺奥系、志留系地层外,其余各系均有露布。主要地层有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留纪、泥盆纪、石灰纪、二迭纪、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其中寒武纪、泥盆纪、石灰纪、第四纪分布广。县内露布地层的岩性大致可分为:沉积岩,分布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0%,是县内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岩中所含矿物主要有煤、铁、钨、石灰石等。火山岩,即“喷出岩”,分布面积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变质岩,分布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龙南县内很多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物的形成都和它有密切关系。侵入岩,以花岗石为主,分布面积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6%,许多矿产如钨、稀土等的形成与它有密切关系。第四系冲积岩,以松散的陆相沉积,如砾石、砂、粘土等为主,分布面积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

龙南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的九连山黄牛石海拨1430米,为全县最高峰,东北部的桃江乡龙村坝海拔190米,为全县最低处。在山地与平原过渡区内,为低缓丘陵地带。根据地形地貌成因,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地貌类型:侵蚀构造中低山地貌:分布于县境的中部、南部以及西北部的广大地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分布于东坑、里仁、黄沙、临塘及程龙一带,山势平缓,山顶多呈浑圆形;岩溶地貌:分布在石灰岩地区的玉岩、里仁及南亨至武当一带;剥蚀堆积地形:主要分布于桃、濂、渥、洒四大河流沿岸一带,以龙南县城、里仁、渡江一带分布最广;杨村、南亨至武当一带次之。按海拔高度可划分为4个地貌类型,分别如下:中山,全县中山面积约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0.92%。低山,全县低山面积约4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95%。高丘,全县高丘面积82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34%。中丘,由砂页岩和花岗岩组成,全县中丘面积约35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79%。龙南县有“八分山地一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之说。

龙南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部九连山群山连绵,西北部隆起,北部山峰屹立,形成中低山地形;在县城一带地势低平,四河水系在城北汇合北去,在四河沿岸形成河谷堆积地貌。

龙南镇全境为中丘,最高处塔下海拔245米,最低处南港(犁头嘴)海拔203米。龙南镇四周高中间低,状如盆地,并且是县境内最大的盆地。 三、地 震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本项目区域地震动峰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烈度小于6度。 四、气候、气象

龙南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温暖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热丰富,无霜期长,夏长冬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9℃,一月平均气温8.3℃,为最冷月;七月平均气温为

27.7℃,为最热月。极端最高气温37.4℃,极端最低气温-6℃。无霜期历年平均286天。其中以桃江、渡江、程龙、临塘、南亨、杨村、里仁、关西等地280~290天为最长。年平均降雨量1526.3毫米,最少年1020.8毫米(1963年),最多年2595.5毫米(1975年)。其基本气象条件见下表: 表1 龙南县基本气象条件表

五、龙南县水文情况及饮用水源地调查情况 (一)水文情况

龙南县地属长江流域,河流属赣江水系,桃江贯穿县境西北,其中从犁头咀至龙头滩一段长14公里为全县河流之干,称桃江干流。桃江干流在县内具有1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积的支流计55条,累计总河长764.5公里,其中一级支流5条,二级支流18条,三级支流21条,四级支流11条。一级支流5条即犁头咀以上之桃江、濂江、渥江、洒江、小江。

濂江是龙南县主要河流桃江河的四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定南县,流经龙南县境内的长度为22公里,定南县境内长15公里,在龙南县城附近汇入桃江,流经关西镇、里仁镇、龙南镇,其枯水期流量为7.09m3/s。河宽约63 m,水力坡降为

2.69‰,流速为0.68m/s,水深为0. 17m。

渥江发源于县境西南武当乡石下村雪山嶂西麓仙人塘(又称斋公坑)及武当山下。初流甚细,历大坝至河口共10公里左右后纳河口水。流经2.5公里左右至三星,左纳助水坑水。流经5.5公里左右至南亨,

左纳油溪迳水、右纳罗田水。流经11公里左右至塘口,左会石门水。流经8公里左右至水口,右受汶龙河、汤湖河合汇之水。流经3公里左右至大田坝,左受西坑水。流经5公里左右受纳晓坑、上皇山、白石岭、湖坑、料坑、东流坑、柑坑诸小水。流经5公里左右至狮子颈下,受纳虎岧、黄沙、罗金坑、石人坳、莲塘坑等水。流经6公里左右至城北与

桃水汇合。全河长55公里。大部分卵石河床。平均河宽约30m。渥江集水面积462.9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900mm,径流总量5.160亿m3,平均流量13.193m3/s,径流模数每平方公里每秒0.0285m3。多年平均年输砂量7.58万吨,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163.74吨。河段自然落差245.7m。

桃江贯穿县境西北,其中从犁头咀至龙头滩一段长14公里为全县河流之干,称桃江干流。桃江干流在县内具有1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积的支流计55条,累计总河长764.5公里,其中一级支流5条,二级支流18条,三级支流21条,四级支流11条。一级支流5条即犁头咀以上之桃江、濂江、渥江、洒江、小江。 (二)饮用水源地调查 1、石峡山取水口

①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石峡山自来水公司饮用水水源地位于龙南县龙南镇石峡山,经度:114.8463度,纬度24.9312度,所在水系为长江--赣江--贡江--桃江—濂江水系,水源地的水为我县东坑管委会流入,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林木茂盛,水量充足,常年水质保持在1类或2类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内只有少数零散的几家农村住户,乡镇圩镇离水源地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排入饮用水水源地的废物非常少。 ②饮用水水源地运行状况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石峡山自来水公司饮用水水源地为水库型,于1995年正式建成投入运行,有取水口1个,采水方式为水库采水,采用2.6公里管网输水到县石峡水自来水公司经处理后供水到龙南县城和城效的工业企业,处理工艺为: 水库取水——沉淀——净化——消毒——供水用户,根据县城大多数居民和城效工业企业的反映,龙南县石峡山自来水公司的供水水质还是较好的。 ③饮用水水源地功能实现状况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石峡山自来水公司饮用水水源地的水由县石峡山自来水公司按饮用水标准处理后供应给龙南县城的居民和城效的工业企业,供水人口约

5.2万人,日供水量为2万吨/日,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常年保持在1类、2类水质以上,县石峡山自来水公司专门成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机构,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巡逻和管理,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及以外区域无工业企业、违章建筑及其它建设项目,县人民政府和县环保局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也非常重视,一直以来都没有在饮用水水源地及上游批准建立任何工业企业,建有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

【篇二:作文修改】

金庸教你改作文

—— 以《书剑恩仇录》第一回为例

金庸开笔一甲子,澎湃新闻制作专题“金庸武侠六十年”,其中采访《金庸识小录》作者严晓星,严介绍说,1984年左右,金庸热席卷大陆,其时他九岁,正上小学,某位二十来岁的实习老师拿《书剑恩仇录》来教学生们写作文: ——————————

他大概是讲《书剑恩仇录》的开头,讲陆菲青藏在一个清朝官员的家里。他是一个反清复明的志士,但是他隐藏在清朝官员家里,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虽然很普通,但是竟然能用针法把蚊子杀掉,这就有一种张力在里面。过了不久,又有他的仇家来寻仇。就这么一个开头,老师就用它来讲了文章怎么样才有悬念,怎样一波三折等等。

——————————

金庸1972年写完《鹿鼎记》后宣布封笔,之后用十年时间修订旧作,出版《金庸作品集》。1984年大陆读者能看到的,除了从香港带回来的明河修订版,多半是大陆各出版社根

据明河版盗印的版本。我最早看到《书剑恩仇录》就是广东哪个出版社盗印的,“干杯”全印成“乾杯”,那是1982年春节。

因此,大陆读者一开始接触的,就是金庸经过十年修订的版本,也就是后来三联版金庸作品集的版本。到了把这套版本读全了之后(1985年左右),再看到《金庸百家谈》这样的读金文字,有些细节就很让人困惑,比如秦南琴是谁?完全不可索解。当时特别想找金庸小说的连载版或初刊版来读,可是去哪儿找呢?比写封信去香

港《明报》抗议金庸让小龙女失贞(我真动过这心思)还不靠谱。 直到近年,托网络的福,金迷们终于可以大致收齐前后几个版本的金庸作品,自由地进行比较阅读。这于作者而言,未必是一件乐事。记得当年“《围城》汇校本”引得钱锺书先生大光其火乎?但是作品越是流传广远,就越有人关注它的前世今生,防是防不住的。

读完金庸作品初版,最大的感慨是想对小学语文老师说声谢谢:您说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果然是至理名言啊!连载小说日刊千字,随写随发,任你大罗金仙,也只能做到元气淋漓,异想纷呈,不可能精雕细琢,面面俱到。而从佳作到精品,中间要跨过几多座山,几多条海(麦兜)!难怪曾有人感慨,古龙较之金庸,端端少了修订这十年,否则决不致留下如许缺憾。

现在我们很容易看到鲁迅是怎样改文章的,因为有《鲁迅手稿全集》行世,朱正先生还著有《跟鲁迅学改文章》。会有《金庸手稿全集》吗?不好说,老爷子加油。

(《书剑恩仇录》插画,王司马作)

按说读过前后这几版的朋友也不少,但我在网上看到的版本比较,大抵还是讨论情节、人物的增删修正。我一直想来下个笨功夫,倒不是要做汇校(严格意义上汇校的话,就不能用电子版作底本,还得找到各报刊的连载版),而是从文章的角度,拿初刊版与修订版进行详细对比,揣摩金庸当初怎么写?为何这么写?后来怎么改?为何这么改?从中或许能读出辞章、匠心甚至时世、情怀来。

此事拟想已久,总因是不急之务,放在一边。现在乘着“金庸开笔一甲子”这由头,就选在2015年2月8日,试他一试,料亦无妨。如能就此陆续写下去,也不枉你我三十三年读金路。对吧? 据傅国涌《金庸传》:

——————————

1955年2月初??《草莽龙蛇传》已连载完了,必须有一篇武侠小说顶上,而梁羽生顾不上,写稿之责非落在他的头上不可。??经不起他们的劝说,查良镛只好答应了,打电话到报馆,报了个题目《书剑恩仇录》,但从哪里写起,他还没想好。

2月7日,发稿的日子到了,编辑派了一个老工友上门来等,在当夜九点前无论如何要有一千字的稿子,否则明天的报上就有一块空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