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复习题(youdaan) 下载本文

ABCD21、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有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返滴定法 E.非水滴定法

BC22、下列物质可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NaCl(C.P) B.NaCl(A.P) C.NaCl(G.R) D.NaOH E.HCl

二、是非题

√1、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符合而引起的误差是终点误差。 √2、滴定反应均具有确定的计量关系。

x 3、要知道溶液的准确浓度,必须进行标定。 √4、带有玻璃麽口活塞的滴定管是酸式滴定管。 x 5、碱式滴定管可盛放氧化性溶液。 x 6、滴定终点一定和计量点相吻合。 x 7、纯净物质均可用直接法配制溶液。 x 8、NaOH和HCl滴定液都可用盐酸配制。 x 9、所有纯度高的物质都是基准物质。 √10、读数时滴定管应保持垂直。

x 11、在滴定管上读数时,对于较难看清切点的深色溶液,可读取液面的最下沿。 √12、基准物质即可用直接法又可用间接法配制溶液。 x 13、常量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0.01ml。 x 14、对任一滴定反应达计量点时,nA=nB。

酸碱滴定法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C1、强碱滴定弱酸时,只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滴定

A.C=0.1mol/L B.Ka=10-7 C.CKa≥10-8 D。CKa≤10-8 E.Ka<10

-7

C2、NaOH滴定HAc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指示剂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百里酚蓝 E、前面四种均可

D3、对于酸碱指示剂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A、指示剂本身是一种弱酸 B、指示剂本身是一种弱碱 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溶液的PH有关 D、指示剂的变色与其KHIn有关

E、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指示剂的用量有关

C4、用HCl滴定Na2CO3接近终点时,需要煮沸溶液,其目的是

A、驱赶O2 B、为了加快反应速度 C、驱赶CO2 D、因为指示剂在热的溶液中容易变色 E、因为Na2CO3中有少量微溶性杂质

B5、下列哪一种酸不能用NaOH溶液直接滴定

A、HCOOH (Ka=1.77×10-4

B、H×10-10

3BO3 (Ka=7.3)

C、HAc (Ka=1.76×10-5

D、H-5-6

2C4H4O4 (Ka1=6.4×10, Ka2=2.7×10)

E、CH-5

65COOH (Ka=6.46×10)

B6、有一种未知溶液加甲基红指示剂显黄色,加酚酞指示剂无色,该未知溶液的PH约为

A、6.2 B、6.2~8.0 C、8.0 D、8.0~10.0 E、4.4~6.2

E7、能用NaOH溶液直接滴定,并且有两个滴定突跃的酸为

A、H-2-5

2C2O4 (Ka1=6.5×10, Ka2=6.1×10)

B、乳酸 (Ka=1.4×10-4

C、邻苯二甲酸 (Ka-3-14

1=1.3×10, Ka2=4×10)

6

D、水杨酸 (Ka1=1.07×10, Ka2=4×10)

-2-7

E、顺丁烯二酸 (Ka1=1.42×10, Ka2=8.57×10)

B8、标定NaOH滴定液时常用最佳的基准物质是

A、无水碳酸钠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硼砂 D、草酸钠 E、苯甲酸

A9、用无水Na2CO3标定HCl浓度时,未经在270-300℃烘烤,其标定的浓度

A、偏高 B、偏低 C、正确 D、无影响 E、以上都不是

C10、下列关于指示剂的论述错误的是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B、指示剂的用量应适当 C、只能用混合指示剂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恰好在突越范围内 E、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H=PKHin

E11、酸碱滴定中需要用溶液润洗的器皿是

A、锥形瓶 B、移液管 C、滴定管 D、量筒 E、以上B和C

BE12、下列能产生两个滴定突跃的酸是

-5-6

A、琥珀酸 (Ka1=6.89×10,Ka2=2.74×10)

-2-7

B、顺丁烯二酸 (Ka1=1.42×10,Ka2=8.57×10)

-2-5

C、草酸 (Ka1=6.5×10,Ka2=6.1×10)

-3-6

D、丙二酸 (Ka1=1.49×10,Ka2=2.03×10)

-2-7

E、甘油磷酸 (Ka1=3.4×10,Ka2=6.4×10)

ACE13、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

A、溶液温度 B、溶液浓度 C、指示剂的用量 D、溶液的酸度 E、滴定程序

AC14、判断多元酸直接被滴定且有两个滴定突跃的原则是

-7-8

A、每级H+电离的Ka≥10 B、只要其cKa≥10

-8

C、Kan/Kan-1≥4 D、cKa≤10 E、以上均是

BC15、可用来标定NaOH滴定液的基准物质是

A、无水碳酸钠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草酸 D、硼砂 E、甲酸

二、是非题

x√1、酸碱滴定的终点一定是计量点。 x 2、三元酸被滴定,就应该有三个突跃。

x 3、酸碱滴定曲线上,突跃范围的大小,只与酸的强弱有关。 √4、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指示剂变色越敏锐。 √5、滴定突跃范围越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越多。 √6、滴定液的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x 7、倾倒样品前,锥形瓶中若有少量水,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8、当[HIn]/[In]≥10时,溶液呈现的是指示剂的酸式色。

x 9、由于HAc可以用NaOH滴定液直接滴定,因此NaAc就可以用HCl滴定液直接滴定。 x 10、配制盐酸滴定液,只要用移液管吸取一定量的浓盐酸,再准确加水稀释至一定体积,所得的浓度是准确的。 x 11、0.1mol/LHCl和0.1mol/LHAc溶液的PH都是1.0。

x 12、凡是酸、酸性物质,碱和碱性物质都可以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沉淀滴定法

C1、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KBr含量时,K2CrO4指示剂用量过多将产生

7

-3-14

A、正误差 B、平行结果混乱 C、负误差 D、使终点变色更敏锐 E、无影响

D2、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溶液的PH值在6.5-10.5范围内,如酸度过高则

A、AgCl沉淀不完全 B、AgCl易形成胶状沉淀

C、AgCl沉淀对Cl-的吸附力增强 D、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E、AgCl沉淀对Ag+

的吸附力增强

A3、下列离子能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的是

A、Cl- B、Ag+ C、Ba2+ D、SCN- E、I-

B4、用铁铵钒指示剂法测定氯化物时,为防止沉淀的转化,在加入过量的AgNO3滴定液后,应加入一定量的

A、NaHCO3 B、硝基苯 C、硝酸 D、硼砂 E、CaCO3

C5、AgNO3滴定液应储存于

A、白色容量瓶 B、棕色容量瓶 C、棕色试剂瓶 D、白色试剂瓶 E、棕色滴定管

D6、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NaCl含量时,其滴定终点的颜色是

A、黄色 B、白色 C、淡紫色 D、淡红色 E、黄绿色

C7、AgCl比Ag2CrO4先沉淀的原因是

A、AgCl比Ag2CrO4颗粒小 B、AgCl比Ag2CrO4颗粒大 C、AgCl比Ag2CrO4溶解度小 D、AgCl比Ag2CrO4溶解度大 E、AgCl比Ag2CrO4溶度积小

B8、在沉淀滴定法中,同时都要用到AgNO3和NH4SCN两种滴定液的方法是

A、铬酸钾指示剂法 B、铁铵钒指示剂法 C、吸附指示剂法 D、NaOH水解法 E、Na2CO3熔融法

C9、在银量法中要用到的基准物质是

A、Na2CO3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NaCl D、硼砂 E、ZnO

ABD10、能够用于沉淀滴定反应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A、沉淀反应必须能迅速定量完成

B、生成的沉淀溶解度必须足够小(S<10-6

g/ml) C、必须有气体生成

D、必须有适当的指示化学计量点的方法 E、必须用AgNO3作滴定液

BC11、在沉淀滴定中,影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因素是

A、溶液的PH值 B、溶液的浓度 C、沉淀的溶解度 D、滴定液的类型 E、沉淀的颗粒度

ABC12、根据指示剂不同,银量法可分为

A、铬酸钾指示剂法 B、铁铵钒指示剂法 C、吸附指示剂法 D、直接银量法 E、回滴银量法

AB13、用铁铵钒指示剂法测定氯化物的含量时,为了避免Ag沉淀发生转化,可采用的措施有

A、将生成的AgCl沉淀滤去,再用NH4SCN滴定

B、在用NH4SCN滴定前,向溶液中加入硝基苯保护AgCl沉淀 C、提高铁铵钒指示剂的浓度 D、控制溶液的酸度 E、控制好滴定速度

ABCD14、银量法测定的对象是

A、无机卤化物 B、有机卤化物 C、硫氰酸眼 D、有机碱氢卤酸盐 E、生物碱的有机酸盐

二、判断题

8

√1、根据确定终点所选用的指示剂不同,银量法可分为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钒法和吸附指示剂法三种。

-x 2、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时,不能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滴定。

√3、铁铵钒指示剂法是以NH4Fe(SO4)2·12H2O为指示剂,在HNO3的酸性介质中测定银盐或卤化物含量的方法。 √4、吸附指示剂法是以吸附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一种沉淀滴定法。 √5、AgNO3滴定液可用优级纯AgNO3直接配制。

x 6、标定AgNO3溶液时,若基准物质NaCl吸潮而导致纯度不高所引起试剂误差可用空白实验校正。

-x 7、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为了防止黄色的K2CrO4溶液影响终点的判断,近终点时,才可加入K2CrO4指示剂。

x 8、在应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含量时,必须在HNO3的介质中进行。 x 9、AgNO3滴定液应装在碱式滴定管中滴定。

配位滴定法

一、选择题

D1、在PH>11的溶液中,EDTA的主要存在型体是

A、H2+2-4-+

6Y B、H2Y C、H4Y D、Y E、H5Y

E2、对金属指示剂叙述错误的是

A、指示剂本身颜色与其生成的配位物颜色应显著不同 B、指示剂应在一适宜PH范围内使用 C、MIn稳定性要略小于MY的稳定性

D、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有良好的可逆性 E、MIn稳定性要大于MY的稳定性

C3、DETA滴定Ca2+、Mg2+

、总量时,以EBT作指示剂,指示终点颜色的物质是

A、Mg-EBT B、Ca-EBT C、EBT D、MgY E、CaY

B4、EDTA在酸度很高的水溶液中的主要型体是

A、H2- 2++ HY3- E、Y4-2YB、H6Y C、H5YD、

A5、有关EDTA叙述正确的是

A、EDTA在溶液中总共有7种型体存在 B、EDTA是一个二元有机弱酸

C、在水溶液中EDTA一共有5级电离平衡 D、EDTA不溶于碱性溶液中 E、EDTA易溶于酸性溶液中

D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DETA直接滴定金属离子时终点颜色变化应为

A、由无色变为红色 B、由红色变为蓝色 C、由蓝色变为亮黄色 D、由红色变为亮黄色 E、由亮黄色变为无色

E7、配位滴定中溶液酸度将影响

A、EDTA的离解 B、金属指示剂的电离 C、金属离子的水解 D、A+C E、A+B+C

B8、EDTA与无色金属离子生成的配位物颜色是

A、颜色加深 B、无色 C、紫红色 D、纯蓝色 E、亮黄色

B9、EDTA与金属离子刚好能生成稳定配合物时溶液的酸度称为

A、最佳酸度 B、最高酸度 C、适宜酸度 D、水解酸度 E、最低酸度

A10、标定EDTA滴定液的浓度应选择的基准物质是

A、氧化锌 B、硼砂 C、邻苯二甲酸氢钾 D、碳酸钠 E、重铬酸钾

A11、下列关于条件稳定常数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稳定常数是经副反应系数校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 B、条件稳定常数是经酸效应系数校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 C、条件稳定常数是经配位效应系数校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

9

D、条件稳定常数是经水解效应系数校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 E、条件稳定常数是经最低PH校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

D12、配位滴定中能够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A、配位稳定常数K8

MY>10

B、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K′6

MY>10

C、配位物稳定常数K6

MY≥10

D、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K′8

MY>10

E、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K′8

MY=10

D13、影响配位滴定突越大小的因素是

A、配为条件稳定常数 B、金属离子浓度 C、金属指示剂 D、A+B E、A+B+C

D14、关于水的硬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的硬度是反映水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B、水的硬度是指水中Ca2+、Mg2+

的总量

C、水的硬度最通用的测定方法是EDTA滴定法 D、测水的硬度时,以钙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E、水的硬度可用每升水中所含CaCO3的毫克数来表示 C15、在Ca2+、Mg2+混合液中用EDTA滴定Ca2+

时,可加入

A、KCN B、三乙醇胺 C、NaOH D、Na2S E、草酸

C16、铬黑T指示剂在纯化水中的颜色是

A、橙色 B、红色 C、蓝色 D、黄色 E、无色

E17、EDTA中含有配位原子的数目是

A、2个氨基氮 B、8个羧基氧原子 C、4个羧基氧原子

D、2个氨基氮与8个羧基氧共10个 E、2个氨基氮与4个羧基氧共6个

BD18、用纯锌标定EDTA滴定液浓度时,指示终点的指示剂是

A、荧光黄 B、铬黑T C、结晶紫 D、二甲酚橙 E、甲基红

AE19、配位效应对主反应的影响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A、副配位剂浓度 B、金属离子浓度 C、最高酸度 D、配位物的颜色 E、副配位剂的配位能力

ABCDE20、用于标定EDTA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

A、纯Zn B、纯ZnO C、纯CaCO3 D、纯Cu E、MgSO4·7H2O

ABC21、影响条件稳定常数大小的因素是

A、配位物稳定常数 B、酸效应系数 C、配位效应系数 D、金属指示剂 E、掩蔽剂

ABCD22、影响配位滴定中PM′突跃大小的因素有

A、配位物稳定常数 B、金属离子浓度 C、溶液的PH D、其他配位剂 E、解蔽剂

ABC23、配位滴定中,消除共存离子干扰的方法有

A、控制溶液酸度 B、使用沉淀剂 C、使用配位掩蔽剂 D、使用解蔽剂 E、使用金属指示剂

ABC24、下列情况中受到溶液酸度影响的是

A、金属离子的最低PH B、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 C、金属指示剂 D、加入掩蔽剂 E、加入解蔽剂

ABC25、EDTA与大多数金属离子配位反应的优点是

A、配位比为1:1 B、配位物稳定性很高 C、配位物水溶性好 D、选择性差 E、配位物均无颜色

二、判断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