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化学分类 下载本文

1. 苯氧羧酸类(2,4-D类) 杀草原理

被植物的根和茎叶吸收

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 在分生组织积累

具有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主要特性

1)低用量时具有激素作用,能够刺激植物生长,高用量时具有选择性除草作用。 2)茎叶处理时主要应用于禾本科作物田,土壤处理主要为大粒种子的作物田进行封 闭处理,但盐类化合物不能应用。 3)主要防除阔叶杂草。

4)施药时期为禾本科作物3 叶期以后6 叶期以前,否则药害严重。 5)酯类化合物活性高,但漂移严重,应注意漂移药害问题。 6)均为传导性除草剂。

7)不能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混用,会明显降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 剂的除草效果。

2. 苯甲酸类(麦草畏(dicamba)) 主要特性:同苯氧羧酸类

3. 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禾草灵, 精喹禾灵) 杀草原理

大多数被植物叶片吸收,在共质体内传导到根、芽的分生组织。个别品种如禾草灵 除了被叶吸收外也能被根吸收,在植物体内进行有限的传导。 作用于乙酰辅酶A 羧化酶(ACCase),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作用于分生组织。 主要特性

1)只能做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基本无效。

2)用于阔叶作物田防除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基本无效。

3)不能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其自身除草效果明显降 低。

4)均为传导性除草剂。 4. 环己烯酮类 杀草原理

被植物叶片吸收,在韧皮部传导。作用于乙酰辅酶A 羧化酶(ACCase ),从而抑制 脂肪酸的合成。 主要特性

①用于阔叶作物田防除禾本科杂草(近年合成了新的化合物,能够防除禾本科作物 田的禾本科杂草); ②茎叶处理。

5. 酰胺类(甲草胺, 乙草胺, 丙草胺, 敌稗 杀草原理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可抑制脂肪酸、脂类、蛋白质、类异戊二烯(包括赤霉素)、类黄 酮的生物合成;

敌稗抑制光合系统Ⅱ的电子传递和花青素、RNA、蛋白质的合成; 主要特性

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对某些阔叶杂草也有一定效果。 2)只有敌稗是触杀性除草剂,其它均为传导性的除草剂。 3)只有敌稗是茎叶处理剂,其它均为土壤处理的除草剂。 6. 磺酰脲类(绿磺隆,甲磺隆,苯磺隆) 杀草原理

被植物的根、叶吸收; 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

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从而抑制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生 物合成。 主要特性

1)活性高,被称为超高活性除草剂; 2)大多数品种防除阔叶杂草;

3)用法灵活,多数即可茎叶处理又可土壤处理;

4)个别品种持效期长(绿磺隆、甲磺隆、氯嘧磺隆、胺苯磺隆)为长残留性除草剂, 易造成残留药害。

7. 咪唑啉酮类(咪草烟, 甲氧咪草烟) 杀草原理

被植物的根、叶吸收 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

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从而抑制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生 物合成。 主要特性

(1)超高活性;

(2)以防除阔叶杂草为主,同时能够防除禾本科杂草; (3)施药方式灵活,土壤处理兼茎叶处理;

(4)为长残留性除草剂,后茬敏感作物多,如水稻、甜菜、油菜、棉花、马铃薯、 高梁等

8. 嘧啶水杨酸类(双草醚, 嘧草硫醚) 杀草原理

茎叶吸收为主,一些品种也可以通过根系吸收,能够在植物体内传导。乙酰乳酸合 成酶(ALS)抑制剂。 主要特性

1)高活性、低用量,可与磺酰脲类除草剂匹敌;

2)杀草谱广,主要防除阔叶杂草,有的品种也兼治稗草,尤其是稻田稗草; 3)在土壤中的残效期短,对后茬作物比较安全; 9. 磺酰胺类 杀草原理

被植物的根、叶吸收; 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

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从而抑制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生 物合成。 主要特性

长残留除草剂; 防除阔叶杂草为主;

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

10. 三氮苯类(西玛津,西草净,扑草净) 杀草原理

光合作用抑制剂,作用靶标酶是光合系统Ⅱ中电子链中的QB,抑制电子从QA 到 QB 的传递,从而阻碍CO2 的固定和ATP、NADH2 的产生。 主要特性

都是光合作用抑制剂,光合作用强,除草活性强; 防除阔叶杂草为主,对禾本科杂草有抑制作用; 都可进行土壤处理,个别品种兼有茎叶处理活性。 11. 三氮苯酮类(嗪草酮,赛克津) 杀草原理

根吸收为主,茎叶也能吸收, 在植物体内通过木质部传导, 抑制光合作用。 主要特性

都是光合作用抑制剂,光合作用强,除草活性强; 防除阔叶杂草为主,对禾本科杂草有抑制作用; 都可进行土壤处理,个别品种兼有茎叶处理活性。 12. 氨基甲酸酯类 杀草原理

主要被正在萌发的幼根、幼芽吸收,有的可以被茎叶吸收。作用机理不太清楚,主 要是抑制分生组织中的细胞分裂。 主要特性

1)挥发性强(比2,4-D 强)。在旱田应用必须混土处理,在水田应用必须毒土处理。 2)杀草谱窄,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 13.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杀草原理

主要被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根部吸收少。作用机理不太清楚,可抑制脂肪酸、脂 类、蛋白质、类异戊二烯、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主要特性同上

14. N-苯基肽亚胺类 杀草原里

被植物幼芽和叶片吸收,叶片吸收时不向下传导。作用靶标是原卟啉原氧化酶,抑 制叶绿素合成。

主要特性触杀性;超高效。 15. 噁二唑类 16. 二苯醚类 杀草原理

作用靶标是原卟啉原氧化酶, 抑制叶绿素合成,

破坏敏感植物的细胞膜。 主要特性

1)均为触杀性除草剂。

2)以茎叶处理为主,多数品种也可以土壤处理。但土壤处理时氟磺胺草醚残效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