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普通话的声调有阴、阳、上、去四声,古代也有四声,即平、上、去、入。同是四声,内容却不一样。
四声的名称起于南北朝齐梁时代(五世纪末至六世纪初)。在此以前,汉族人自己并没有察觉到汉语中有四声的区别,这正像现代有些方言区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方言里有多少个声调、有多少个声母和韵母一样,不足为奇。据《南史·陆厥传》说:齐永明年间,“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眺,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约等为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这是平上去入四声名称见于记载的较早的材料。四声本是客观事实,但当沈约等人刚提出来的时候,只为少数人所掌握。
一、平分阴阳
古代的平声现代普通话分化为阴平和阳平。这个现象不光是普通括,在现代汉语方言里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只有少数的地区例外。现代普通话和大多数方言,平分阴阳的条件很明显,它是按声母的清浊来分化的,即清音变成阴平,浊音变成阳平,清音包括全清和次清;浊音包括全浊和次浊。
平分阴阳这种现象,在汉语语音史上产生的时间比较早,大约在唐代就开始了,宋代的文献材料也有这方面的反映,但是明确地把平声分为阴阳两个调类,那是从元代(十四世纪)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开始的。
二、浊上变去 所谓“浊上”,只指全浊声母的上声字,次浊上声不变。比如“尤”韵的“九、舅、有”,古代都是上声字,到现代普通话里只有“舅”字变成了去声,这是因为它是全浊“群”母字;而“九”是全清见母,“有”是次浊喻母,所以仍念上声。
全浊上声变去声,大约在唐代(九、十世纪)就开始了,但是明确地把全浊上声字跟有关的去声字看成是同音字而编排在一起的,那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三、入派四声
现代普通话没有入声字,古代入声字,到了普通话里已转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去了,这就叫做“入派四声”。
入派四声有个过程:在《中原音韵》时期,只是入派三声(阳平、上声和去声),并且有很强的规律性,即;全浊声母变阳平,次浊声母变去声,清声母变上声。
其中全浊变阳平,次浊变去声,从《中原音韵》到现代普通话,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中原音韵》归到上声去的清声字,到了现代普通话里,则有派入阴平的,有派入阳平的,有派入去声的而读上声的,比起《中原音韵》就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