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否决”的20种弊端
今天上午,湖南省综治委在长沙召开省直和中央驻湘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湖南省副省长刘力伟在会上强调,要坚决实行“黄牌警告”、“一票否决”,依法依规追究单位和领导责任。(2010年10月28日来源:红网)
一位乡党委书记数了数自己亲手签订的责任状,一共有20多份,诸如道路交通安全、防汛、森林防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动物防疫、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等等。其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可见一斑。(2010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一票否决”原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决时所采用的决策表决制度。从决策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说,“一票否决”是群体决策时的一种表决计票方式,即某人的否决票会导致备选决策方案不能通过,实行“一票否决”的方式本质上是实行全体一致的决策方式。近些年被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广泛采用。实行“一票否决”是一种目标管理责任制,是为了强调某项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对其管理的力度,即提高考核指标体系中相应指标的权重,使之在对考核对象的评定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围绕中心、保证重点的“一票否决”指标的设臵,突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特定时期的中心工作,对于全局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现在很多管理者将“一票否决”当成了一把“上方宝剑”到处滥用,动辄就高举这把“上方宝剑”威胁下级。将其作为考核与评估的重要标尺乃至惟一标尺,而且列入“一票否决”考核的指标也越来越泛化:“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社会综合治理一票否决”、“计划生育一票否决”、“环境保护一票否决”、“节能减排一票否决”、“社会扶贫一票否决”、“信访工作一票否决”、“招商引资一票否决”、“ 森林防火一票否决”、“生态建设一票否决”?? 只要官员要重视某项工作,就将某项工作纳入“一票否决”的范畴。 笔者认为,“一票否决”本身并没有错,如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这些事关基本国策的“一票否决制”应该而且必须坚持下去。但是,任何先进的方法一旦异化就会变成非常危险的手段。现在,被异化滥用的“一票否决”已经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一首出自乡镇干部之手的“打油诗”无奈地倾诉了基层干部在“一票否决”下工作的苦恼:“投身乡镇英勇无畏,工作生活极其繁碎,各种检查屁股紧追,日不能息夜不能寐,接待应酬经常喝醉,不伤感情只好伤胃,身在其中方知其味??”
目前,“一票否决”制已产生了以下20种弊端:
⒈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当过多的工作事项被纳入“一票否决”时,就会出现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以确保“一票否决”事项能顺利过关的境况。在此种情况下,工作中一旦出现什么纰漏,没有成绩不
说,还得承担相应的责任,拼命工作换来的却是“零”成绩,很容易挫伤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⒉ 弱化了重点工作。对下级实施多项指标“一票否决”,看起来件件工作都很重要,实际上什么都不重要。管理工作的实践表明,干事情既要着眼全局,又必须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实施多项指标“一票否决”没有了主次,不仅淡化和弱化了真正的重点工作,也分散了基层干部的精力,不利于重点工作的突破和有效推进。
⒊ 恶化了部门的权力。掌握有一票否决权的管理者都是身处要职、拥有一定权力的角色。他们对下级动辄约法三章,将权力扩展到方方面面,一旦某项工作被列入“一票否决”,就意味着他们多了一项可以对下级“兴师问罪”的权力。因为与这些指标对应的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下级单位政绩的好坏,关系到地方官员的奖惩与升迁罢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就演变成为了某些部门和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⒋ 导致了极端事件的发生。如“信访一票否决制”中发生的极端事件就层出不穷。由于信访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防止工作成绩被个别上访事件而“一票否决”。不少基层政府打出了严防死守的旗号,不仅要通过开办各种学习班来“教育”上访群众,还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截访”。在国家信访局门口就常年驻扎有许多地方派来的截访工作队,任务就是堵住前来上访的群众,并拉回办理。一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