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的动态能力测量维度研究、综述与分析——个人作业 下载本文

《竞争战略》课程报告

对于企业的动态能力测量维度

研究、综述与分析

【引言】

战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是企业如何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究竟是什么,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什么,以及如何获取、使用和更新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当前研究动态竞争能力的主要三个问题。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主导范式无疑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方法,这个方法来源于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这种范式强调公司可以设置可防御性的职位来防御竞争,其主导思想是企业可以通过采取行动定位来规避竞争。它将竞争战略形成的实质看作是“将企业与环境联系起来……,而企业环境的关键方面是它所竞争的那个或那些产业。”波特认为产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企业可采用的战略以及博弈的竞争规则。

在其提出的竞争力模型中,产业层面的五种力量——进入壁垒、替代威胁、客户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以及产业中企业间的竞争决定了一个产业或一个产业的子市场可能的盈利能力。这一观点可用来帮助企业在产业中进行定位以规避竞争力的影响或是采用对企业有利的方式影响整个产业结构(Porter, 1980: 4)。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质疑,Rumelt、Cool&Schendel、Jacobsen等学者都注意到了企业间的利润差异要远远高于产业间的差异这一事实所带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发展导致了动态能力理论的出现。

【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

在众多学者对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质疑声中有一种范式慢慢回归到企业战略研究者的眼中,那就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层面的效率优势所带来的企业家租金。这一范式起源于较早时期对企业优势和劣势的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企业是通过效率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以及组织经济学与技术组织变迁的研究在战略研究中的运用,这一思路再次焕发了青春。这类研究中的一脉通常被称为“资源基础观”,它们认为企业独特的能力和资产以及相应的

1 / 11

《竞争战略》课程报告

隔离机制决定了企业的竞争绩效(Penrose, 1959; Rumelt, 1984; Teece, 1984; Wernerfelt, 1984)1。

这种资源基础观点在早期非分析的战略管理文献中就已出现了。如一本20世纪60年代流行的教材(Learned等, 1969)就指出,“组织的能力就是其外显的和潜在的才能,这些才能使得企业即使面临不利的环境和竞争时都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任何组织都拥有潜在的优势和劣势,而找到和明确这些优劣势就非常重要。”因此,一家企业的绩效的并非取决于它所面临的机会,而是取决于它所能调动的资源。

Learned等(1969)还指出,企业成功甚至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找到或创造“一种完全独特的能力”2。当然,他们也承认存在一些对企业行为的约束,并且特别认识到我们不应该期望管理层能够应对任何情况。他们的这些思想与当前的资源基础观点有着较大的相似性,然而他们并没有为分析企业战略提出相应的理论或系统性的框架。事实上,Andrews (1987: 46)指出“在分析过程中,有些直觉的成分还有待检验。”遗憾的是,对于企业能力的学术研究停滞了几十年。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受Penrose的“企业内生成长理论”的启发,提出了“企业内部具有异质性的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来源”的论断,建立了资源基础观分析范式 。20世纪90年代初期,Prahalad和Hamel 在“资源基础观”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认为资源和能力满足“有价值、难以模仿、不可复制和稀缺性”这四个标准时,竞争优势具有持久性。“资源基础观理论”遂成为战略管理的主流理论。

但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外部的竞争环境也愈加动态。多变的竞争环境使得“核心能力理论”理论以及资源基础观的静态分析视角的局限越发突出。Leonard和Barton指出,企业必须根据变化的环境更新核心能力,否则核心能力的刚性将使企业处于劣势一 。另一方面,知识

1

在这些作者中,Rumelt最早明确地将资源的视角应用到战略研究中。Rumelt (1984: 561)指出“战略企业的特征表现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独特资源与资源转化活动。” Teece (1984)同样也指出“成功的企业通常拥有一项或多项无形资产,如技术或管理知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资产会跃出企业原有市场的可盈利再投资领域。如果存在有效的转移模式,企业相应地会考虑在那些可能具有更高期望收益的产品市场或地理市场上运用这些无形资产。”Wernerfelt(1984)也较早认识到这一观点与产品市场观点的差异,并认为它可能会形成战略研究的另一个范式。

2 而Andrew(1987: 47)则将一项独特的能力定义为企业能够做得最好的能力。

2 / 11

《竞争战略》课程报告

和技术对企业竞争成败的影响越来越关键。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资源基础观已不能很好的回答企业如何动态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据此,大卫·蒂斯(David J. Teece)等学者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和理论,试图从“动态”和“能力”整合的视角来回答这一问题 。他们研究能够找出为企业带来具体竞争优势能力的维度的方法,正是这些维度创造了企业未来的成就,而企业所取得的成就又将解释企业自身如何发展、运用、保护其能力和资源之间的联系

【动态能力理论】

大卫·蒂斯(David J. Teece)等学者于1997年首次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构建(Build)、整合(Integrate)和重构(Reconfigure)企业内部和外部能力(Competence)的能力(Capability) 。同时,还提出了能力分析的“3P”框架,即动态能力包括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过程(Processes)、其所处的市场位置(Positions)与其发展过程中所依赖的路径(Paths),而组织和管理过程又包含了整合/协调、学习、重组与变革三个方面内容(Teece et al,1997)。2007年,蒂斯更明确地提出动态能力就是“不断以快于竞争对手的速度感知、抓住突现的机会并进行必要的资源重构的能力”。Zollo and Winter在2002年提出了动态能力是改变惯例的惯例,Winter(2003)提出动态能力是集体的学习方式,能够系统地产生和修改其经营惯例,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Eisenhart and Martin(2000)指出动态能力应该当作可以辨认的独特的惯例。

【企业的动态能力测量维度几种方式】

由于动态能力被看成是抽象的概念,学者们认为动态能力是隐藏、看不见的(Itami,1987)、复杂、内隐的(Dierickx and Cool,1989),不可操作性和难以检验的(Eisenhart and Martin,2000), 因果模糊的(Williamson,1999),故动态能力的实践性一直不强,甚至很多学者认为该理论无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其中,对于“动态能力”几个维度的标定与测量就成为目前实证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被看作将“动态能力”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关键环节。

本文通过大量的查找、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寻找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3 / 11